《细说民国大文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细说民国大文人- 第9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次来上课的时候,学生带了几本《宋元学案》,当堂质问,这位老师竟连《宋元学案》都没见过。学生们哈哈大笑,他也狼狈而去。

1919年,冯友兰考取官费留学生,傅斯年邀冯一起到英国留学,但冯因为弟弟冯景兰已于前一年到美国留学,便决定去美国,进入哥伦比亚大学读书。

冯友兰经过对比发现,中国是个“官国”,美国是个“商国”。在中国,无论什么事情,都要办手续,比如学生对学校有要求,要写申请等校长批准,校长的批示,还要装在镜框中展示出来。在美国,即使国家最大的事情,也往往用商业广告的方式宣传。他在纽约街头看见动员参加海军的宣传语为:“加入海军,周游世界!”他认为,这就是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

冯友兰谈论:“美国人赚钱的方法,也真是无孔不入,而中国人则是有孔不入。”他在美国东部读书,冯景兰则在西部,每逢暑假,冯友兰都到冯景兰处过暑假。一次,冯友兰收到一封铁路公司寄来的信,里面写着:“听说你要到西部去旅行,请你坐我们的火车,可以买来回票,价钱打八折。”

在美国留学时,官费有时不能按时寄来,冯友兰便勤工俭学,去餐馆收拾盘子,每天干一个小时,还可以在餐馆吃一顿饭。一天,他去中国城演讲,因为讲的时间长,耽误了上工的时间,等他到餐馆,已经开始营业了,老板大怒,冯便失业了。不久,他又找到了一个刷盘子的工作,他将脏盘子竖在一块木板上,把木板推进一个水箱里,拧开水龙头冲洗,一两分钟后打开水箱,盘子已经被冲洗干净了。冯友兰觉得这个工作比原来省力多了。

冯友兰在中国城的那次演讲有一个小小的收获。演讲结束后,他收到一位听众的来信,说很喜欢哲学,现在正在读哲学史教科书,但英文生字太多,查起来很费事,他想每天将生字记下来,标明书的页数,让冯填上相应的中文字,他按照每个字给报酬。于是冯友兰便当起了此人的“活字典”,每天大约可以收入五角。

冯友兰曾申请过哥伦比亚大学的奖学金,杜威的推荐信上写道:“这个学生是一个真正学者的材料。”但因为送去晚了,没有申请成功。不过学校为冯提供了一个勤工俭学的机会,在图书馆管理中国报纸。有了这几份工作,加上断断续续的官费,冯友兰勉强可以维持生活了。

【为学】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上、下卷分别成书于1931年、1934年,这是中国人自己写就的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由美国人D。卜德翻译成英文。卜德在《冯友兰与西方》一文中说,此书一直是世界各大学学习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该书上卷出版后,清华大学马上就将其列入《清华大学丛书》。

联大文学院迁到蒙自,举行临时集会,请冯友兰讲演。冯曾听从钱穆的建议,在《新理学》一书中加入鬼神一章。故演讲时,冯友兰说:“鬼者归也,事属过去。神者伸也,事属未来。”又指钱穆说道:“钱先生治史,即鬼学也。我治哲学,则神学也。”

抗战期间,重庆召开学术评议会议,会上评选抗战以来的最佳著作,冯友兰的《新理学》一书当选第一等,金岳霖的《论道》也被选为第一等,但因为第一等规定只有一个名额,故最后《论道》只能降为第二等。冯友兰得奖金一万元,金岳霖得奖金五千元。

一次,冯友兰和张荫麟谈到“抽象”,两人各讲了一个笑话,张说:柏拉图有一次派仆人到街上买面包,仆人空手回来了,说没有“面包”,只有方面包,圆面包,长面包,就是没有光是“面包”的面包。柏拉图说,你就买一个长面包吧。仆人又空手回来了,说没有“长面包”,只有黄的长面包,白的长面包,没有光是“长面包”的长面包。柏拉图说,你就买一个白的长面包吧,结果仆人又空手回来了,说没有“白的长面包”,只有冷的长白面包,热的长白面包,没有光是“白的长面包”的白的长面包。如此,仆人总是买不来面包,柏拉图于是饥饿而死。冯友兰的笑话则是:先生给学生讲《论语》,讲到“吾日三省吾身”,先生说,“吾”就是我。学生放学回家,父亲考其学问,问他“吾”是什么意思,学生说“吾”是先生。父亲大怒,说“吾”是我!第二天学生去上学,先生问学生“吾”是什么意思?学生说“吾”是我爸爸。冯友兰说,人若没有一种抽象的能力,就连话也不能说,说话总要用一些有一半意义的名词,这些名词的来源就是抽象。

40年代,宗璞在文林街巧遇罗常培。罗对宗璞说:“今晚你父亲有讲演,题目是‘论风流’,你来听吗?”宗璞当晚并未前去。很多年以后,宗璞读了父亲的《论风流》,深为这篇文章所吸引。冯在文中议论风流四要素:玄心、洞见、妙赏、深情是“真名士自风流”的极好赏析,让人通彻了名士风流的审美的自由人格。

20世纪60年代,冯友兰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重写中国哲学史,书名定为“中国哲学史新编”,这套书只出版了前两册。此书因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特点,冯友兰80年代重写《中国哲学史新编》时,被完全抛弃。

冯友兰将自己读书的经验总结为:“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

晚年,冯友兰耳目失聪,但他没有停止著述。据他的博士生回忆,冯视力有障碍后,全靠记忆指导学生协助自己编写,需要引用什么资料,他凭记忆让助手去某处查某一部分,然后由助手念给他听,由他决定取舍。一般他所要查找的资料,与他所说出的书籍出处竟然无大出入。对此他说:“我现在好像‘反刍’,把吃过的东西再咀嚼一遍,也增加不了什么材料。所以后面几卷分量不大,每本都写得简短,把要说的话说完就行了。”

进入80年代,冯友兰终于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了。他身体欠佳,却坚持完成《中国哲学史新编》一书,他说此书“不依傍别人,只写我自己”。

年过九十之后,冯友兰仍坚持每天9点钟起开始工作,由于行动不便,他坚持上午不喝水,避免上厕所。生命的最后一两年,冯更是频繁地来往于家与医院之间。1990年初,病床上的冯友兰低声对宗璞说:“庄子说过,生为附赘悬疣,死为决疣溃痈;孔子说过,朝闻道,夕死可也;张横渠又说,生,吾顺事;殁,吾宁也。我现在是事情没有做完,所以还要治病。等书写完了,再生病就不必治了。”1990年7月,冯的《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七册终于完成,同年11月,在他95周岁生日到来之前几日,魂归道山。

冯友兰撰写《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七册时,预料到不能及时出版,他在序中说:“在写八十一章的时候,我确是照我所见的写的。并且对朋友们说:如果有人不以为然,因之不能出版,吾其为王船山矣(王夫之在深山中著书达数百卷,几百年后才得以出版)。”

《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七册,因书中论述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思想,尤其是第七章“毛泽东和中国现代革命”,与当时的主流意见有一定出入,致使未能收入《新编》在内地出版。1992年,香港中华书局将其易名为“中国现代哲学史”,在香港出版。广东人民出版社和三联书店于1999年、2009年相继出版了这部书。

【传道】

20世纪30年代的清华园中,有两位教授可以不用讲稿就把课讲得引人入胜,一位是哲学系的冯友兰,另一个就是经济系的陈岱孙。冯讲课极为生动,通俗易懂,他不进行逻辑分析,而是讲一些哲学史上的故事,学生有时根本不用记笔记,听得高兴的同时,也了悟了他的意思。

清华学生对冯友兰最深刻的印象便是口吃,往往一句话在黑板上已经写完,他的话还没有讲完。冯念墨索里尼,必“摸索摸索摸索”许久。冯在清华开“古代哲人的人生修养方法”课,首次听讲者达四五百人,第二周减到百余人,第三周只余二三十人,四五周后竟只有四五人听讲,因为他的口才不堪卒听,一句“学而时习之”的“而”字,要“而”一分多钟,在学生中传为笑谈。

许渊冲回忆说,他在联大听过冯友兰的演讲,冯说话虽然结巴,思想却非常流畅,犹如十月怀胎受尽折磨,一朝分娩却生出了掌上明珠一样。

杨振宁说:“冯先生把他的口吃转化成一个有用的演讲办法。”因为冯口吃,所以每当口吃的时候,他都停顿一下,这样一停顿反倒给听众一个思考他接下来讲什么的机会。也因为口吃,他讲话简要而精辟。这也是很多学生喜爱听冯友兰讲座的原因。

西南联大学生汪子嵩回忆,西南联大哲学系的老师各有特点:“汤用彤矮矮胖胖,一头极短的银发,是佛学专家;冯友兰留着一头浓黑的长发、大胡子,长袍马褂,手上总拿着一个书包,包书的是一块印有太极八卦的蓝布,一副道家装扮;冯文潜瘦瘦小小,留着长到后脑的灰发,很像一位慈祥的老太太。当三人走在一起时,学生就戏称他们是一僧、一道、一尼。”

鹿桥(60年代在台湾发表小说《未央歌》,反映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学生生活)读联大二年级时,有一段时间感到生命空虚,了无意义,准备结束自己的生命。某日,他忽然想到去拜访冯友兰,请教人生的真谛。经过冯的劝导,鹿桥改变了消极厌世的人生观,从此积极努力,发愤读书,后来成为美术史专家。

冯友兰在联大开设伦理学课程,讲课的内容主要依据他的著作《新世训》。因为联大没有能容纳全校所有大一学生的大课堂,只能在一片松树环抱的空地上讲课。他开口就说:“当年孔、孔、孔子杏坛讲学,我们今天在、在这松林里授课……”似乎有以孔子自况的意思。

抗战时期,冯友兰曾站在炸弹坑里上课。宗璞在《漫记西南联大和冯友兰先生》文中感慨地写道:“并不是没有别的教室,而是炸弹坑激励着教与学,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上昭日月。”

【言论】

1923年,冯友兰在老师杜威的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人生理想值比较研究》(又名“天人损益论”),并顺利通过答辩,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在文中,冯将哲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损道,第二类是益道,第三类是中道。冯的说法与梁漱溟的“文化三路向”说异曲同工,区别在于,梁以印度文化作为人类的最后归宿,冯的最后指向则是儒家文化。

冯友兰说:“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哲学与科学的区别在于前者求好,后者求真。”

冯友兰曾经比较他和金岳霖的异同说:“我们两个人互有短长,他的长处是能把简单的事情说得很复杂,我的长处是能把很复杂的事情说得很简单。”

京师大学堂虽改授新学,但传统观念仍认为它是“太学”。因此,20世纪40年代冯友兰一再主张,北大(原京师大学堂)不论在哪里上课,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一定要在国子监举行。冯友兰还谈道:“北京大学校史应该从汉朝的太学算起,因为我看见,西方的有名的大学都有几百年的历史,而北京大学只有几十年的历史,这和中国的文明古国似乎很不相称。”

冯友兰认为,辛亥革命实际上是“绅权和官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