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赵、魏、齐、燕。
如果把战国的开始定在前403年,那么,出生于约前390年的商鞅正好赶上了战国初期那一段兵荒马乱的年月。他虽然是一个小地方的人,但好歹父亲是卫国国君,母亲是一个没有什么正牌地位的姬妾。这样的出身,虽然是庶出,也算是一个公子哥了。
据说,商鞅从小喜欢刑名法术,便有专攻法家兼兵家的鬼谷子做他的老师。这位老师可是金字招牌,教学质量绝对过得硬。他的学生当中,还有孙膑,苏秦,张仪等,都是鼎鼎有名的人物。这些人一出山,便能引领朝局变化,主导历史风云。从名师麾下出来的,就是牛逼!
不知道商鞅是鬼谷子的第几届学生,总之,他学得很不错。不过,卫国是一个小国,到了战国后期,已经名不见经传。商鞅留在那儿没有用武之地,便不惜辞别父母,到了当时的战国七雄之一——魏国。他确实会挑地方,当时魏国的最高领导人是魏惠王。这个人很牛,一度把秦孝公打得屁滚尿流。但是这个名字大家也许还不够熟悉,为了提高他的知名度,也为了让大家看看商鞅的择业眼光有多强。笔者觉得有义务告诉大家,魏惠王实际上就是孟子常说的梁惠王。
至于孟子和梁惠王的关系,和现在校园里横幅上常出现的一个句子很像,那就是: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总之,梁惠王的名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靠拥有三寸不烂之舌的孟子给炒起来的。有句话说:〃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果然是这样。
孟子怎么写梁惠王暂且不去管他,只说这梁惠王与商鞅之间的故事。商鞅作为一个小地方出来的人,到了魏国那样一个人才济济的地方,并不能一下子给识别出来。是金子还是沙子,都还在闺中待沽。
当时,魏国的宰相公叔座还算有眼力,识出了商鞅有奇才便举荐了他。但是魏惠王没有看出来,只让商鞅做了一个中庶子,公孙座也没有提出什么异议。大家都知道,在古代,〃庶〃就代表着地位不高。商鞅作为中庶子,也就是负责教育王侯大臣们的小老婆所生的儿子。都说子荣主贵,商鞅没那福分沾上那个边。
不过金子都是从沙子里淘出来的。所以,是人才,都难免有一段被埋没的经历。奇怪的是公叔座这个人,生前不举荐商鞅,任他沉沦沙底。临死却对魏惠王说商鞅多么多么有才。虽然嘴上没毛,但是办事牢靠,可以继任宰相。这对魏惠王来说,也是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的事情。他当公叔座老糊涂了,商鞅还那么年轻,哪能让天下人都听他的?魏惠王只是笑笑,没有作答。公叔座这时却认真起来,他见魏惠王没有重用商鞅的意思。
于是下了一条霸王条款:〃如果您不能重用商鞅,那就把他杀了吧。〃此时,魏惠王只有把这当作遗言答应了下来,全为公叔座能够安心死去。公叔座一闭眼,魏惠王便把这个承诺抛到了九霄云外。
第三部分 第70节:商鞅:自食其果的魔术师(3)
公叔座之所以这么做完全出自私心。他之前曾把吴起赶出魏国,便是害怕人家危及到他的宰相地位。在他眼里,商鞅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危险人物。不过,人死了,还有什么好争的,不如为国家考虑,推举一个真正的人才。
只可惜,一切都太迟了。商鞅等得心中的花儿都谢了。他没法忍受魏惠王的冷漠。有时候做凤尾,确实还不如做鸡头。商鞅在魏国呆腻味了,于是,他便开始伺机跳槽。正好秦孝公贴出的一张招聘启事,一下子吸引了他的眼球。
只见启事上方正中央三个大字——求贤令。正文为:致天下各位有贤之士,过去我的祖先秦穆公修德行武,征服了许多国家,占领了土地千里,受到周天子奖赏,诸侯们朝贺。不想轮到我当政时,国势衰微。面临着内忧外患,诸侯对秦耻笑不已,我实在痛心。现诚聘英才,若能出奇计强我秦国,我一定拜他为官,并与他分享国土。
这个诱惑性极大,挑战性也不小,正合商鞅的胃口。他便弃魏国而投秦国了。不过,秦国虽然急需人才,可人家把关仍然很严。商鞅通过一个熟人的关系,见到了秦孝公。
其实,商鞅也不是特别聪明的腕儿。他又是第一次面试,没有多少经验,便以为主考官都喜欢听大话。他便搬出尧舜治国的方法,劝说秦孝公。结果秦孝公听着听着就睡着了。这场面试基本上算砸了。
好在人家商鞅有关系呀。他又托那个熟人找到了秦孝公,请求再给一次面试的机会。秦孝公又答应了。这回,商鞅吸取了之前的教训,觉得不可再大言欺世,便用次一等的君王打比方,说明治国的办法。秦孝公依然是一副不感冒的样子。商鞅可急了,再失去这次机会,他真的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在哪儿了。他便厚着脸皮求见了第三次。孝公还真有耐心,面对这样一个人还不烦。给了商鞅第三次机会。
商鞅一道选择题选了三次,这一次总算选对了。他向孝公介绍了春秋五霸的治国方法,孝公听了都觉得很受用。不知不觉,两人越说越默契,竟到了彻夜长谈的地步,简直把时间老公公都丢在一边了。
现在那么多人渴望成功,却都想走捷径。世上哪有什么捷径可走,好比商鞅的成功只是用了一种最笨的方法,那就是这一条路行不通,就换一条,最后总有一条行得通的。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只是当今时代,容不得你慢工出细活。第二节不和谐的前奏
秦国,便是商鞅的魔术天空。要知道一个人拥有一片自由的天空并不容易。商鞅经过多年的学习,成为了法律界的才子。如今依法治国起来,才能够游刃有余。他又经历了数次冷遇,使得他在坚持自己的道路上越挫越勇。不管怎样,变魔术之前,他得找棵大树撑着。因为无论哪种改革,总有一部分人要反对的。这些人如果来捣乱,背后总得有人撑着。对于商鞅来说,这棵树便是秦孝公。然而就算是皇上,也不能想干吗就干吗,特别是要推出一个什么新政策的时候,总会遇到罗里八说的人,能把你耳膜整崩溃了。
孝公便遇到这样的情况。他任用商鞅后不久,受商鞅鼓动,打算变更法度。朝中便有许多人站出来反对。孝公犹豫不决,商鞅可急了,慷慨陈词道:〃这样优柔寡断,怎么搞得出名堂呢?做大事的人本来就不容易为世人理解。有独到见解的人也常被一些没有见识的人嘲笑。愚蠢的人总是后知后觉,而聪明的人却可以预知变法的结果。您要和百姓同乐,但不一定要和他们商量办法。为了百姓,为了国家,您应该建立新的法律制度啊。〃
秦孝公听后十分满意,可是,这样一来便引起了甘龙等守旧派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聪明的人不用改变成法就能够治理国家,圣人往往是顺应民俗而施教的,既不费力,又卓有成效。
商鞅仍不示弱,大喷口水,说:〃你们都是些书呆子,完全被成规制约住了,聪明的人才不像你们说的那样。〃这一番话把甘龙这个发言人给吓退了。守旧派另一位代表杜挚这时候跳了出来,说:〃我们不搬圣贤来砸你,那就来看看现实的利益问题吧。请问变法能给我们带来百倍的利益吗?不能的话,还是不要变的好。沿袭旧法最起码不会出差错吧。〃商鞅冷笑道:〃哼,治理国家没有一成不变的办法,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吗?以前汤武不沿袭旧法度而能王天下,夏殷不更换旧礼制而灭亡。你又如何解释呢?〃
第三部分 第71节:商鞅:自食其果的魔术师(4)
反对派那边不吱声了,秦孝公见状,大叫一声:〃好!〃于是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变法的命令终于下达了。这一声吼还真不容易啊。
画外音:好了,观众们可以坐好,魔术就要开始了。
这时,商鞅站了出来,犹如导演一般喊了一声〃卡〃。他本来就是这场魔术的导演兼主演。他觉得有些事还没有办妥。比方说,大家一开始接触到新事物的时候,总是对它怀有些许的质疑。新的法制也是如此。如果要保证变法的质量,那还不如先磨下刀,不但不误那砍柴功,反而有所助益,何乐而不为呢?更何况,民众当中,已经有明显的非暴力不合作者。这种情况下,还是先收买人心要紧啊。
于是,商鞅想出了一个妙计。其实,这招吴起早就用过,但是不如商鞅做得有名气,那就是树木立威。他们同样把一根木头竖在城南,吴起是说,谁要把这根木头推倒了,就封谁作官。商鞅在此基础上做了一点小小的修改。他说,谁要是能把这根木头抬到城北去,就赏金十两。这个活动一公开,凑热闹的人很多,但是去搬那木头的没有一个。这就奇怪了,有谁跟钱过不去。只是他们不相信那是真的,害怕一搬便要被人耻笑。
见势头不好,商鞅继续发挥金钱的诱惑力,将赏金提到了五十两。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回这个勇夫还真是特别,因为他勇于承担的是傻冒的头衔。只见那人愣是不顾众人的目光,抱着根木头走到了北门。这事闹得沸沸扬扬,正中商鞅下怀。这无异于炒作,而一切都是为实行新法服务的。可想而知,那领着五十两赏金的人,将成为他们的义务宣传员。这一招实在是高!花了那么一点广告费,便取得了巨大的收益。商家们可得向他学一学。
商鞅也随着这桩事出名了。在秦国人的心目中,他就是一个言必行,行必果的人。虽然长得不怎么讨喜,但总算能使人信服。一个外地人混到这地步不容易,真是需要一点脑子才行。
这下好了,商鞅在宣传成功之后,趁势推出了自己的作品,颁布了新法。这场魔术终于要走上正轨了。谁知都过了一年多,朝内反对的声音还是没有被压下去。百姓们也都抱怨这新法实行起来特别麻烦,大家习惯了以前的,对这新法都记不住,也懒得去学。面对这种情况,商鞅有些头疼。都说百姓懂法,知法,守法,用法才算是法制国家的标志,这回连最基本的学法,百姓都不配合。既然之前使过了利诱,不如这次来个威逼吧。
恰巧这时太子犯事了。商鞅想:〃这么棘手的问题,倒是给了我一个机会。拿太子做个案例,让众人知道新法的厉害?〃可是,太子是龙种,是不能施以刑法的。商鞅便把责任推给了校方。当时负责太子行为教育的老师公子虔因此受到了牵连,依照新法规定,他应该受劓刑,也就是把鼻子割掉。另外一个负责传授公子知识的老师公孙贾被处以墨刑,也叫黥刑。实际上,这里叫〃墨刑〃更形象。因为这种刑法是在犯人的脸上或额上刺字,然后再涂上墨。这是一辈子都涂抹不掉的印记。真难以想象公孙贾还怎么见人!
商鞅的刑法虽然是歹毒了些,但是实行起来却很奏效,有了各方面的配合,商鞅终于携带着他自导自演的魔术粉墨登场了。
第三节看他怎么捣腾秦国的
商鞅这个名字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但是大家以为他姓〃商〃就大错特错了。这好比他在秦国的变法也很有名,但他却不是秦国人。他的祖先姓〃姬〃,然在卫国的时候,人们都不叫他〃姬鞅〃,而是叫他〃公孙鞅〃。这在我们看来有些蹊跷。但是,只要稍微了解中国古代的称谓习惯,就能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了。那时候,人们的姓与氏是分开的。所谓姓,也就代表着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