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惊奇的是,图中大小 30 条河流、山脉、城镇与今天的地图几乎基本相同。
现代人只有借助于发达的科学技术、先进的测量仪器,甚至遥感技术和人造
卫星才能绘出。那么,2100 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又是靠什么绘制出如此精确
的地图的呢?
世界上最早的立体地图 据《史记》中记载,秦始皇用水银灌制百川
江河的大地模型图,这大概就是世界最早的立体地图了。但是最著名的还是
北宋沈括用熔腊制成的定州(今河北定县)西部山川地形模型,后来沈括又
把它复制成木雕立体图。沈括的立体地图比西方学者布朗所说的世界最早的
立体地图——瑞士苏黎士州立体图,要早 600 年。
世界上最大的地图 17 世纪,荷兰人绘制了 3 本世界最大的地图集。
其中 1 本现保存在德国柏林图书馆,长 1.7 米,宽 1.1 米,重 175 公斤。另
外 2 本分别存放在德国的罗斯托克大学图书馆和英国伦敦不列颠图书馆。
西方最早的地图集 1700 年前由古希腊的托勒密编制了西方最早的地
图集。此后直到 16 世纪之前,欧洲所有的地图集都叫“托勒密”。
令人琢磨不透的南极地图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不解之谜。1531 年,法国数学家、地图学家阿郎斯·凡
画的一张世界地图就是其中之一。
不久前,美国地理学家吉·维豪普特对这张世界地图进行仔细研究,发
现这张 400 多年前画的地图上,南极大陆的轮廓线竟与我们今天所知的相差
无几。
据史料记载,最早发现南极大陆的时间是 1820 年,是一位俄国航海家发
现的。而对南极洲的详细测绘只是近代的事。那么,生活在 16 世纪的阿郎
斯·凡又是怎么知道南极大陆的情况的呢?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张地图上没有罗斯陆缘冰。而实际上,这块冰
早在 1531 年前就已形成了。因为要结成这么一大块冰,至少要经过 1000~
5000 年。因此,有人猜测,阿郎斯·凡在绘制这张地图时,是依据古代流传
下来、我们不知道的资料或地图画的。也就是说,人类知道南极大陆的时间
至少应往前推 1000 年。那么,在遥远的古代,科技非常落后,是什么人通过
什么方法航行到南极,又用什么手段绘制了这样准确的地图?
这张南极地图中蕴藏的秘密至今仍困扰着世人。
各具特色的地图
现代地图的方向,一般都采用“上北下南左西有东”的表示法。可在历
史上却有过与此截然不同的各种地图定向法,且往往与地图绘制时期的政治
或宗教有关。
我国封建时代以南为上,皇帝的宝座是朝南的,住的正房是向南的,地
图的上部也表示南方。如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地图就是“上南下北”。
1154 年绘制的著名的阿拉伯世界全图和其他阿拉伯地图,其上部也为南
方。这是因为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城和麦地那城都在阿拉伯地区的南部。
中世纪,在基督教势力极盛的古罗马,人们为表示对位于欧洲东方的基
督教圣地耶路撒冷的虔诚和向往,将地图的上部定为东方。
美国早年的地图却以西方为上,这与当时美国正致力于开发西部有关。
后来,人们确定了以北极星为定方向的根据,从此,世界上广泛采用了
以北为上的地图方位。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运用不同的方法绘制出各种不同形式的地图,
这与人类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关。
陶片地图,出现在 4000 年前的古巴比伦。
草纸金矿图,绘于 3000 年前的古埃及。
金属地图,2200 多年前我国战国时代中山国的《兆域图》。它是用金线
缕嵌的线条、符号和数值制成的铜板地形图和建筑工程图。
丝帛地图,2100 多年前的汉代地图。
石刻地图,现保存在西安碑林中的 800 多年前的宋代石刻地图——《华
夷图》和《禹迹图》。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使地图的花样不断翻新:立体感强、携带方便
的塑料地图;用高分辨率制作的缩微地图,既可储存在电脑中,又可在屏幕
上自由展示;能发光的荧光地图,为夜间作业提供了方便;影像地图,能表
现出人类在地面上看不到的情况。
地球上的神秘地带
地球上有许多地方,常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怪事,连科学家都不解其因,
因此,人们把这些地方称为神秘的异常地带。
地心引力异常地带 在美国犹他州议会大楼附近,有一个约 500 米的陡
坡,表面与其他任何斜坡公路没什么异样。可当你驱车来到坡下,停车不动
时,车竟会自动缓缓爬上斜坡,就像有个无形的力从后边推你的车或从前边
拉你的车似的。人们把这神秘的斜坡称为“重力之丘”。越重的物体,在“重
力之丘”受的作用力越大,而对童车、皮球之类较轻的物体,几乎不起作用。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鲁斯镇,这里的人可以一步步走上墙壁,轻松自
如,如履平地。是魔术吗?不是。这也是地球引力异常造成的。这里的吸引
力不是来自地下,而是来自斜壁,或是斜坡。镇里还有个小屋,人们只要穿
着胶底鞋,就能斜着站,甚至能成 45°角,倾斜站立,而不倒地。当飞机从
小镇上空飞过时,所有的仪表指示器都会失灵,飞机会脱离航线;小鸟飞经
时,也会像迷失方向一样瞎飞乱撞,甚至坠落到地面上。
水流方向异常地带 靠近希腊卡尔基斯市附近的埃夫里波斯海峡,是一
个让人捉摸不透的地方。这里的水流瞬息万变,反复无常。一会儿向南奔泻,
一会儿向北倾注。一昼夜这么忽南忽北地变化方向达 11~14 次之多,最少也
有六七次,海水流速也大得惊人,每秒 8.5 海里!这对过往的船只常造成极
大危险。有时,浪涛滚滚的海面突然风平浪静,像个熟睡的孩子,悄然无声;
可不到半个小时,海水又像一匹横冲直撞的野马,忽南忽北地折腾起来。有
时又能一连 12 小时规规矩矩,认准一个方向奔流而去。
我国台湾省东部沿海地区有个叫都兰的地方,这里山脚下有股溪水,一
反“水往低处流”的常规,涓涓细流莫名其妙地向山坡上流去。是大自然中
的“虹吸”现象,还是另有原因?
气候异常地带 我国河南林县石板岩乡西北的太行山半腰处,有一驰名
中外的风景胜地——冰冰背风景区。此地海拔 1500 米,面积约 600 平方米。
它吸引游人之处不仅是美丽的自然景致,更具魅力的是它那冷热颠倒的异常
气候,每年阳春三月,大地草木葱茏,百花盛开时,冰冰背却如进“三九”,
开始结起冰来,结冰期长达 5 个月之久。六月三伏天,人们挥汗如雨,热不
堪言时,这里却正是冰期盛季,一踏入此地,顿感寒气袭人,冰凉彻骨。八
月中秋,霜降叶枯,冰冰背的冰开始消融。十冬腊月,大地冰封,冰冰背却
是热气腾腾,泉水淙淙,温暖宜人,山沟沟里奇花异草,嫩绿鲜艳,美不胜
收。冰冰背为何出现四季错位,至今尚无统一解释。
从地球仪上看到的怪现象
摊开世界地图细细察看,你会惊讶地发现,地球上的海陆轮廓和分布有
许多有趣的现象,令人不可思议。
大陆轮廓几乎全是倒三角形 地球上绝大部分大陆都是南部较狭窄,
呈尖状,越往北越宽,一个个如同顶点朝南的“倒立”三角形。南极洲的倒
三角形状不够明显,若以亚欧大陆为中心看,南极大陆也是“倒立”的,濒
临印度洋的东南沿海岸线与纬线圈呈平行状,构成三角形的一边;西南极的
南极半岛呈尖状,构成南极洲“倒立”三角形的顶点。七大洲中,唯独澳大
利亚大陆是个例外。据说,大约在 2 亿多年前,这片大陆是从贡瓦纳古大陆
分裂漂移而来的,产生了旋转,形成现在与其他大陆方向不同的“直立”三
角形,三角形的顶点朝北。
半岛方向大多朝南 地图上最醒目的一些半岛如欧洲的四大半岛——
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伊比利亚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亚洲的三大半岛—
—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以及著名的朝鲜半岛和堪察加半岛;
北美洲的阿拉斯加半岛、加利福尼亚半岛、佛罗里达半岛等,不知为什么,
统统向南伸入茫茫大海之中。有心人曾计算过,地球上各大陆凸出的半岛中
朝南的数量约是朝北的两倍。不仅一些大半岛如此,连一些略小些的半岛如
日本的波岛、纪伊、房总等半岛也都朝南凸起,小半岛中朝南凸起的数量也
是朝北者的两倍。
陆地与海洋背靠背 如果你用一根长针作直径,从地球仪上任何一块大陆
的任何一点直插入地球仪的另一端,你会发现,这条“直径”(即长针)的
另一端十有八九都是海洋。如亚欧大陆的背面是南太平洋;非洲大陆的背面
是中太平洋;南美洲大陆背面是西太平洋;北美洲的背面是印度洋;澳大利
亚大陆背对的是大西洋;南极大陆背后是北冰洋。
这些现象是一种偶合?还是另有什么原因?目前仍是个不解之谜。
地球上的三条“带”
地球上有各种各样的“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它们是:
气候带 用来表示地球上冷热的分布区域,气候带又可分为天文气候带和
物理气候带。天文气候带,形成于公元前 500 多年,我们的祖先在实践中观
察到地球的纬度不同,所受太阳辐射也不同,由此又形成人类不同的生活方
式和生产方式,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和生物现象。人们便按纬度划分了 5 条
带状气候区域:热带、南北半球温带和南、北半球寒带。
物理气候带是公元 1800 年开始采用的。由于原来的 5 条天文气候带已不
足以反映复杂多变、丰富多样的地球气候。为了更符合全世界各地的实际气
候分布情况,科学家们提出用温度、降水量、风等的分布作为划分气候带的
标准,并称之为物理气候带。物理气候带由 11 个气候带组成:赤道带;南、
北热带;南、北亚热带;南、北温带;南、北亚寒带;南、北极寒带。
气压带 由于地球表面纬度高低不同,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少也不同,于是
形成不同的气压带。赤道附近受太阳辐射的热量多,温度高。空气受热膨胀
上升,气压下降,形成赤道低气压带。而在南、北纬度 30°附近,从赤道低
气压带上升的气流开始从高空下降,致使低空的空气密集,气压升高,形成
南、北副热带高气压带,也叫回归高气压带。在南、北纬度 60°附近,存在
着一组相对的低气压带,叫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极地附近,由于气温终
年很低,空气冷重,气压较高,形成了南、北极地高气压带。地球上总共有
三个低气压带和四个高气压带。
风带 如同水自高处流向低处一样,空气从高压向低压带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