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第23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骂,制造民主假象,转移人民的注意力。因此,两党制对于维持资产阶级的
统治起了重要作用。恩格斯把这种由两党执政的制度形象地叫做“跷跷板游
戏”。
    本来,漫画上的驴和象是讽刺两党都是一路货色,一样愚蠢,但有意思
的是,这两个党都欣然接受了这幅画。民主党认为驴象征自己的倔强;共和
党认为自己恰恰像大象一样稳重,于是这两个党干脆把驴和象做了他们的党
徽。每逢竞选时,双方都高举着分别绘有驴和象的旗帜,鼓乐宣天地到处进
行演讲、宣传等活动。久而久之。人们便习惯地把两党的选举竞争称之为“象
驴之争”了。

                “最胆小”和“最胆大”的美国总统
                  
    1881 年,当爱迪生公司为白宫安上电灯以后,入主白宫的哈里逊总统却
像惧怕毛毛虫一样,对这玩艺儿心怀戒心。他不敢去碰电灯开关,但又不好
意思说自己不懂电,只好经常亮着灯睡觉。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尼克松对电比哈里逊“有胆量”。有一次他在
纽约市住所听到屋顶的警钟误鸣,急忙抓起手枪上去察看,当他的保镖们赶
到现场时,只见这位总统正无所畏惧地拿着螺丝钻在拼命地钻一架大冷气
机。他弄得火花四溅,口里还念念有词地叨咕着:“我准能把警钟修好!”
这次“逞能”,几乎使尼克松触电丧命。

         向国徽敬礼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一次一名黑人少校军官和一名白人士兵在路上
相遇。士兵见对方是个黑人,就没有敬礼。正当他擦身而过,准备继续向前
走的时候,忽然听到背后一个低沉而又坚定的声音说道:“请等一下!”士
兵只好站住了。黑人军官严肃地对他说:“年轻人,你刚才拒绝向我敬礼,
我并不介意。但是你必须明白,我是美国总统任命的陆军少校,这顶军帽上
的国徽代表着美国的光荣和伟大。你可以看低我,但你必须尊敬它。现在,
我把帽子摘下来,请你向国徽敬礼!”
    士兵认真地看了黑人军官一下,终于向他行了军礼。
    这位黑人少校,就是后来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黑人将军的本杰明·戴
维斯。

       三位名人的祝酒词
                 
    有一次,富兰克林同几位名流在一起用餐,一位英国人用傲慢的语调祝
酒说:“为大不列颠——给地球上所有国家送去光明的太阳——干杯。”一
位法国人听了以后接着提议说:“为法兰西——用自己奇妙的光轮辉映世界
潮汐的月亮——干杯。”最后,富兰克林缓缓地站起来,用谦逊而又虔诚的
语调说:“请为我们尊敬的乔治·华盛顿——美国的约书亚(西方神话传说
中的一位能让太阳和月亮站住不动的圣人)干杯,他命令太阳和月亮站住不
动——而他们果真就踏步不前了。”

       总统偷吃花生米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总统,斐然的政绩使他深
孚众望。但这并不能保证他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他非常喜欢吃花生,所
以不时有人送袋花生给他,但保安人员却担心花生里有毒,有污物,或混有
炸弹,于是每次都不厌其烦地用 X 光检查,农业部甚至还把每颗花生的壳都
剖开,检查果仁的成分是否异常。有时,为避免麻烦,他们干脆把花生丢到
一边去了。
    罗斯福对此非常不满,他对人诉苦说:“他们这样做连说也不对我说一
声。”他手下的工作人员感到作为总统不该受此不公平的待遇,就起了恻隐
之心,跑到街上买了一袋花生悄悄地塞给了罗斯福。罗斯福如获至宝,连忙
把花生藏在口袋里,不声不响地躲到一边儿全吃光了。

          两个字的谈话
                   
    卡尔文·库立奇是美国第 13 任总统。他生性孤僻,不爱讲话,在担任总
统期间,时常要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但无论走到哪儿,他都守口如瓶,不肯
多说一句话,常常弄得主人们束手无策。
    有一次,一位社交界的知名女士与总统并肩而坐,她滔滔不绝地独自高
谈阔论,而总统却依然故我,一言不发。最后,一筹莫展的女士只好央求说:
“总统先生,您也太沉默寡言了。今天,您无论如何也得为我多说几句话,
起码要超过两个字。”库立奇有些恼火地咕哝说:“徒劳”。

           先发制人
                 
    詹姆斯·波尔克是美国历任总统中身材最瘦小的。面对蜂拥而来的想同
他握手的人们,他并不像杰克逊总统那样,怕被那些争睹他风采的人踩死或
握手握痛,从而躲到被首都平民戏称为“棚屋”的加兹比饭店过夜,而每次
总是先发制人地力争主动。他曾神秘地向别人介绍了他的经验:“当我看见
某个身强力壮的人朝我走来时,我总是抢先一步,抓住他的指尖,同他来个
亲切握手……”

       美化语言的效果
                 
    美国前总统杜鲁门的语言非常粗鲁,在公共场合讲话时,他总是不自觉
地说上几个“见鬼”和“去他妈的”。据说,一位民主党的知名人士曾请求
杜鲁门夫人劝她丈夫说话干净些,因为他刚刚听到杜鲁门在指责某位政治家
的发言“像一堆马粪”。杜鲁门夫人听后,却不吃惊地说:“你不知道,我
花了许多年的时间和心血,才把他的语言美化到现在这种地步。对他来讲,
这已经算是很文明的了。”

     “三明治”与连任总统
                 
    有一次,美国的一位记者去采访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请他谈谈第四
次连任的感想。
    罗斯福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很客气地请这位记者吃了一块“三明治”。
记者得此殊荣,便高兴地吃了下去。总统微笑着请他再吃一块。他觉得这既
然是总统的诚意,盛情难却,就又吃了一块。当他刚想请总统谈谈时,不料
总统又请他吃第三块,他简直有些受宠若惊了,虽然肚子里早已不需要了,
但还是勉强地把它吃了。谁知这时候罗斯福竟又说了一句:“请再吃第四块
吧!”这位记者赶快申明,说实在是吃不下去了。……
    这时,罗斯福才微笑着对记者说道:“现在,你不用再问我对于第四次
连任的感想了吧!因为你刚才已经感受到了。”

          赖不掉的赌债
                   
    1944 年圣诞节前夕,艾森豪威尔接到了蒙哥马利的一份电报,电文是这
样的:
    “该是你还我所欠 5 英镑的时候了。”
    起初,参谋人员还以为这是一条重要的军事行动暗语呢,不料艾森豪威
尔果真找出了 5 个英镑,派人给蒙哥马利送去。
    原来这是一笔赌债!
    1944 年秋天,艾森豪威尔作为盟军远征军的总司令,前往意大利墨西拿
湾蒙哥马利的作战指挥所巡视,两个人谈起了欧洲战场战争的前景问题。艾
森豪威尔认为欧洲战场战争一定会在圣诞节以前结束。而蒙哥马利则认定欧
洲的战事要拖到 1945 年。两人各执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蒙哥马利提
议就此打赌,艾森豪威尔当即允诺。
    打赌早已成为蒙哥马利军旅生活中的一件不可缺少乐事,每当他与人发
生争论而相持不下时,就会提议以打赌的方式定输赢。当然,蒙哥马利每次
打赌的赌注数目不多,他还专门为此设了一个记事簿,上面记着每次打赌的
原因、日期及其赌注数额。为了防备别人日后赖账,他还要求打赌人正式签
字画押。
    蒙哥马利打赌很少成为输家,这次他又赢了。不过,艾森豪威尔因为军
务太忙,他差不多都把这件事给忘掉了。但是蒙哥马利并未忘记,一来他是
赢家,二来他有时常翻阅记录的习惯。

        喧宾夺主的访问
                  
    1962 年,美国总统肯尼迪偕夫人访问法国。由于肯尼迪的夫人杰奎琳能
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法语,故而法国人民和戴高乐总统都对她怀有深深的好
感,她所到之处都受到最隆重最热烈的欢迎。与她相比,肯尼迪倒反而有些
被人们冷落了。
    在巴黎的最后的一天,肯尼迪在夏乐宫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这样对记者
说:
    “我觉得有必要向在座的各位做一番自我介绍。本人是陪同杰奎琳·肯
尼迪到巴黎来的男士,为此,我深感荣耀和高兴。”

           小说的影响
                   
    1907 年以前,美国的食品卫生管理相当混乱。有一本小说里这样描写芝
加哥市屠宰和肉食加工业的内幕:
    “一个工人由于不慎滑进了正在滚开的炼猪油的大锅里,谁也没有注意
到。几天以后,人只剩下了一副骨架,其余的连同所炼的猪油一起拿到市场
上去出售了。”
    “为屠宰和加工出售患有结核病的牛,肉贩花在贿赂检疫人员身上的钱
每周达 2000 美元,对在运输途中死亡的霍乱猪,也同样采取贿赂的办法运往
印第安州,在那里加工成肉食品。
    “在肉食车间里,把毒鼠药和毒死的老鼠一起扫进投料口,加工香肠。”
    在白宫里正一边看着这本书一边轻松地吃早餐的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突
然跳了起来,大叫一声,把口中尚未嚼完的食物吐出来,又把盘中剩下的一
大段香肠用力抛出窗外。
    由于罗斯福总统读了这本小说,制定食品加工法规的时机便成熟了起
来,不久就公布了一个全国通用的《联邦肉食检查法》。

       价值 2000 美元的筷子
                   
    1972 年,尼克松总统开始了他“改变世界的一星期”的中国之行。
    为了准备这次出访,尼克松真可谓费尽了心机。他知道到了中国后免不
了要使用筷子。为了到时不致于在众人面前出洋相,保证能熟练准确地使用
筷子,尼克松在出发前下苦功认真练习了一番。
    2 月 21 日,尼克松一行到达北京的当天晚上,周恩来总理设盛宴款待来
自大洋彼岸的贵宾。在餐桌上,尼克松风头出尽,他轻松自如地运用筷子夹
取食物,还兴致勃勃地让记者给他拍照。不少人都对此感到惊奇,那些随行
的美国人也对尼克松羡慕不已。宴会刚一结束,还不等众人走散,一位加拿
大的年轻记者就捷足先登地飞奔过去将尼克松用过的那双筷子揣在怀中拿走
了。开始人们还迷惑不解,等到醒悟过来,筷子早已成为那人的私藏珍品,
再也没有第二双了。据说后来曾有人愿出 2000 美元的高价收购这双不同寻常
的筷子,可那记者就是坚决不答应。

       意想不到的“处分”
                     
    195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前苏联。一天在前苏联机场上飞机准备起
飞时,突然有一个引擎发动不起来了。这时,在场的前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
夫又气又急,指着满头冒汗的民航局长问尼克松:“我应该怎样处分他呢?”
尼克松宽容地一笑:“提升他,因为在地面上发现故障总要比在空中好得多。”

             巧守秘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