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第42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实照应,将自己的相思之苦,以平缓的语言表答出来。问的是“归期”,而
答的却是“未有期”,次句接写眼前的景色。“巴山夜雨”,淅淅沥沥,如
泣如诉。“张秋池”,既是实景,又象征愁情之深切。后两句则是写诗人的
美好憧憬。他预望相见之日,再来追话今夜思君念君的相思之苦,又该是另
外一番情意。“共剪西窗烛”,表明了相聚的欢乐。末句的“巴山夜雨”,
与次句的“巴山夜雨”往复对照,更显情深,并造成音调上的回环之美,表
现出含蓄隽永的艺术效果。这首小诗,语言平缓,感情曲折,余意无穷。

无  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简注]①“丝”,双关语,隐“相思”之“思”。②“云鬓改”,指容
颜憔悴。“云鬓”,指妇女浓软如云的鬓发。③“蓬山”,即蓬莱山,东海
三山之一。④“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信息的神鸟,后因借称爱情信
使为青鸟。
[导读]这是一首送别情人的诗。首联以“别”字领起全诗。正因为“相
见时难”,所以分别时也就更加难以割舍。接着写送别时百花凋残的凄凉景
象,以衬托难于作别的心情。此句除点明暮春景象外,实是对人生与命运的
深深叹惋。次联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做比喻,形象地写
出了诗人至死不渝的痴情。这两句乍看似乎重合,其实各有侧重。前句缠绵
悱恻,后句沉痛凄凉。第三联是虚拟情景。“云鬓改”、“月光寒”,细致
地描绘了伊人别后的心态。既是对青春易老的惶惑,也是对情人冷暖的关怀。
这些丰富的想象,入微的体贴,使感情更加深挚真切。尾联借用神话中的青
鸟,寄托了对情人的殷勤劝慰和叮咛。情意深长,十分动人。全诗构思新奇,
以婉转的笔调,清丽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构成深邃的意境,是人们喜读的
作品。

范仲淹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先世居邠(陕西邠县),
后徙苏州吴县,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大中祥符进士,官至参知政事(副宰
相),后贬邓州守,旋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为官清廉,卒溢“文正”,词工
写边塞生活,意境开阔,风格豪放。
[简注]①“塞下”,这里指西北边疆地区。②“衡阳雁去”,相传衡阳
(今湖南阳市)有回雁峰,雁至此回飞。③“无留意”,没有留恋荒凉西北
边塞的意思。④“边声”,边地的悲凉之声。⑤“角”,军中的号角。⑥“千
嶂”,层层山峦。⑦“长烟”,指天上横亘的云霞。⑧燕然未勒,用西汉窦
宪追击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铭功的典故。这里是说没有打败敌军。⑨“羌管”,
即羌笛。 “征夫泪”,戍边士兵的思乡之泪。
[导读]这是一首写边塞生活的词。作于西北军军中,词中既表达了作者
誓守边疆、为国效命的英雄气概,也反映了他和他的战士们的强烈思乡之情。
“将军白发征夫泪”句,更是苍凉悲壮,慷慨生哀,为千古传颂之佳句。全
词格调沉浑,景象开阔,语言豪迈,慷慨悲壮,是一幅描写边塞生活的精美
图画。

晏  殊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作者简介]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
人。少时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宋仁宗时,官至宰相,能引用贤能。
他是北宋初期的重要词作家。诗酒是其一生的重要内容。他的词作仍未摆脱
五代绮丽词风的窠臼。
[简注]①“旧亭台”,昔日的亭台楼阁。②“香径”,铺满落花的园中
小路。

[导读]这是一首感伤春残,痛失年华之作。词中抒发了作者难以排遣的
闲愁暗恨,似无多大积极意义。然“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二
句,工巧流利,清新上口,冲淡了全词的伤感情调,使诗人进入了“小园香
径独徘徊”的闲适恬美的沉吟境界。

张  先

天仙子

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
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
明日落红应满径。
[作者简介]张先(990~1078),字子野,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
宋仁宗时进士,做过刑部的属官。能写比较含蓄的小词。
[简注]①“嘉禾”,宋时郡名。“小倅”,小官。②“持酒”,端着酒
杯。③“临晚镜”,晚上照镜子。④“流景”,光阴似流水一般。⑤“后期”,
后会的期约。⑥“记省”,即记忆。⑦“并禽”,成对的小鸟。⑧“暝”,
日落,天黑。
[导读]这是一首怀旧之作,开篇一、二句点明愁之深,恨之切,难以排
解。第三句是问春之语,意谓春去能回。然而年华易逝,意中人相会无期。
下阕一、二句写了“并禽”、“月来”、“花弄影”,显示出眼前的景物虽
然和谐,但是“明日”呢?又将是满径落花,人老春残。这里具体点明了上
阕的一个“愁”字,一个“伤”字。“云破”句,字句描写精工,为张先平
生得意之作。

欧阳修

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
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
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今江西吉安人。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参知政事。北宋散文家,史学家,又工诗词。
[简注]①“堆烟”,被烟雾笼罩着。②“帘幕”,是指深院中的帘子。

③“无重数”,言其多。④“玉勒雕鞍”,嵌玉的马笼头和雕花的马鞍。⑤
“游冶处”,游玩过的地方,暗指歌楼妓院。⑥“章台路”,汉时长安有章
台街,多住妓女,这里是妓馆的代称。⑦“雨横”,是说雨势迅猛。
[导读]这首词的前后两阕,都是写的感伤春残、追念旧游的寂寞情怀。
除了闲愁暗恨,很难从中发掘出多少积极的思想意义。全篇感情凄惋,音调
悲凉。它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这首词的主
要表现手法。读来十分动人。特别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两句,以花之无情,衬托人的凄凉,更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历代文人
叹为佳句。

柳  永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
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作者简介]柳永(987?—1053?),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
宋仁宗朝进士,只做过小官。由于仕途坎坷,失意无聊,遂留恋于歌妓曲坊
中。他精通音律,制作的新乐府,受到市民欢迎。柳一生流落,以至于死。
[简注]①“寒蝉”,秋后的蝉声。②“长亭”,古代驿道上供人休息的
亭子,也是古人送别的地方。③“都门”,京都的城门,这里是说京郊。④
“无绪”,情绪不好。⑤“兰舟”,船的艳称,意为木兰之舟。⑥“相看”,
相对而看。“看”念第一声。⑦“凝噎”,言词哽塞,说不出话。⑧“暮霭”,
向晚的云霞。⑨“楚天”,楚地的天空,指离人的去处。“经年”,年复一
年。“风情”,情意。
[导读]这是一首送别的词。上阕写难舍难分,依依惜别的场面;下阕写
别时的痛苦。词中的离人,显然是作者的情人。在表现手法上,以向晚的冷
落秋色,衬托诗人难以排解的离愁别恨。情调感伤,音律低沉。词的艺术手
段高超。全篇用的描写手法,不加藻饰;结构自然,略无破绽。刻画得情景
真切生动,脍炙人口。

王安石

桂枝香

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
掉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进士出
身,宋神宗时入相,封舒国公,是北宋的政治改革家,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

一。
[简注]①“送目”,放眼眺望。②“故国”,旧都,指金陵。③“肃”,
萧索。④“练”,白色绸带。⑤“簇”,指头,状山高而尖。⑥“矗”,高
高地立着。⑦“彩舟云淡”,彩色的舟船如在云端。⑧“星河鹭起”,水洲
上的白鹭纷纷飞起。“星河”,即天河。⑨“竞逐”,竞争,追逐。“门外”,
指陈灭亡时,隋大将韩擒虎从朱雀门外入宫擒陈后及宠妃张丽华的故事。“楼
头”,指张丽华住的“结绮楼”。“悲恨相续”,是说六朝亡国的悲恨相续
不断。“漫嗟”,空空地悲叹。“商女”句,用杜牧诗“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句原意。“商女”,即歌女。
[导读]这首词的内容是金陵怀古。上阕写景。“澄江”、“翠峰”、“征
帆”、“酒旗”、“彩舟”、“鹭起”,构成一幅雄伟壮丽的金陵晚秋图。
下阕通过怀古,揭露了六朝统治阶级“繁华竞逐”的奢侈生活。结句“至今
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则是对当道者的警醒。这首词语言苍劲,
意境开阔,摆脱了当时绮靡词风的影响。

苏  轼(二首)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
嘉祐初,应礼部试第一。历官至翰林学士,后累遭贬斥,死于常州。他是一
位造诣高深的全能作家。词开豪放之先河,对词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简注]①“丙辰”,1076 年。②“子由”,轼弟辙,字子由。③“琼楼
玉字”,传说中的月中宫殿。④“清影”,清淡的人影。⑤“转朱阁低绮户”,
照遍红色的楼台和用绮罗做的低低的门帘。⑥“婵娟”,月里嫦娥,代月亮。
[导读]作者写这首词时正在密州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