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来回工作。这一新装置使织布速度提高了一倍,织出的布匹门幅长于织
工伸开的手臂。在飞梭发明以前,织工得用一只手投掷织梭,用另一只手把
它接住。
发明获得了专利。织工最初并不对此感到欢欣鼓舞,因为担心因此有一
半的织工会失业挨饿。不断增长的需要不久就证明,他们的顾虑是没有根据
的。几十年后,约翰·凯的儿子罗伯特·凯发明了不同颜色的纬线的自动换
线箱,用以生产带颜色的布。
飞梭发明以后,一个织工所需的纱,需有十几个纺工全力工作才能供应
得上。这样就引起了纺纱工的生产能力与织工对纱日益增长的需要之间的矛
盾。这只有通过改进纺纱工序才能解决。于是进行了很多种试验以提高纺纱
工生产能力。
1751 年,伦敦皇家学会悬赏 50 英镑给予“发明一部最好的,能同时纺
六根棉线、亚麻线或黄麻线,只需一人照管的机器”。直到 13 年以后,即
1764 年,才有了第一个应征者:詹姆斯·哈格里沃斯出示一种机器,它甚至
有八个锭子。哈格里沃斯是一个文盲,夏天当木工、冬天当织工。他为其发
明起了个名字,称为“詹尼纺纱机”。詹尼是他女儿的名字(也有说是他妻
子的名字)。这样他设计了第一台可用的纺纱机。机器固然还得用手工操作,
只能纺纱,生产一种易绕的纬线。尽管如此,毕竟意味着这一问题的解决又
迈进了一大步。
不久理查德·阿克赖特于 1769 年制造了一种新的纺纱机“机架”,用水
轮驱动,经过初步试验阶段后于 1771 年投产,并成批制造。阿克赖特和哈格
里沃斯一样,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他以前是个理发师,挨家兜售一种染发
剂,是一位具有扎实的经商本领和企业家素质的“好动脑筋的人”。这种机
器通过一根纱轴和滚筒,把纱精纺,从而大大改进了绕线工作。由于纱线有
较强的拉力,故适合织成线带。英国从此也能生产纯棉织物了。1774 年撤销
了在这之前一直实施的生产纯棉织物的禁令。
阿克赖特的企业是用贷款在诺丁汉附近的克罗姆福特创业的,它当时已
被认为是一家工厂了。纺纱由手工操作转向机纺就随着这家企业的创建而开
始了。其粗细均匀的纱线以“水线”之名而闻名遐迩。1771 年,阿克赖特制
成第一台机器。之后就即刻从事机器的批量制造,1775 年继续有所改进。后
来,他把专利使用权转让给别的企业家,成为棉纺织业工业化的先驱者。
三年后,技术员塞缨尔·克伦普敦又有新的革新,改进了哈格里沃斯和
阿克赖特的纺机。他把 20 到 50 枚纺锤安排在一部进出移动的车上,把两种
结构成功地结合在一起。他把它称为“骡子”,形象地指出它是混种交配的
产物。
这样,到 18 世纪 80 年代初,纺机的结构已达到成熟的阶段。其基本原
理成为好几代人的准则。改进的只是驱动的形式。不久,在一些企业中蒸汽
机替代了水轮机。对此我们将另加阐述。在这方面,阿克赖特也是创始人。
1785 年和 1790 年在他的纺纱厂内安装了两台蒸汽机。同年有八家纺织企业
跟着做了。1800 年,在棉纺厂已有 84 台蒸汽机,那是半个世纪以后的事。
每次都有万只锭子改装转动。阿克赖特是第一个大工厂主。他的工厂发展成
为纺纱厂中的领导企业。他本人也被封为贵族,成为富翁,死于 1792 年。
一台精纺机当时就比一台脚踏纺车的产量高出 30 倍以上。手纺女工当时
即使竭尽最大努力,也不可能与这些占优势的新纺机进行竞争。没有几年功
夫,手工作坊也都使用了这些新机器,变成了工厂。不管是诸如捣毁机器的
这种恐怖行动,还是火烧厂房,对发明者进行威胁,都无法挽救家庭纺纱业
的命运。机纺棉纱的产量不断上升。棉纱不是交给家庭织工,就是出口。在
国内市场,在居民的各个阶层中,棉纺织品迅速与毛麻织品并驾齐驱。但国
外市场对厂主则具有更大的意义。1792 年在欧洲大陆的展览会上价廉的英国
机织棉纱首次占有重要的地位。英国控制了许多海外国家的棉织品市场,而
且没有竞争敌手,这些国家构成了英国棉织品出口的市场。
过去是棉纱太少,不能满足由于发明飞梭而增长的对棉花的需要。现在
正好相反。由于棉纱的供应量增大,织工的步子常常跟不上来。1783 年又有
了棉花印花机。印花棉布、薄的印花布、斜纹细布、白坯棉布都成为重要的
出口商品。这样,1790 年以后,手工织布在几十年内还经历了一个前所未有
的繁荣兴旺时期。
1785 年虽然已发明了机械织机,但在其构成对手工织机的严重威胁之
前,也还经历了一段时期。值得注意的是:获得机械织机专利权的是一个乡
村神甫埃德蒙·卡特烈特。他脱去黑袍成为一名工厂主。但他缺乏经商本领。
他的织布厂有 20 几台织机,但如其他新事物一样,还不够成熟。他的企业在
几年以后歇业了。直到 1804 年,卡特烈特才改进了织机,提高了功效,从而
能在与手工织机的对抗中生存下来。
纺织机排挤了纺车,这只是把妇女的家庭副业搞垮了。但动力织布机把
分散在小作坊中的手工织工排挤掉,其意义却深远得多。因为这样,在整个
英国就为男工创造了广泛的就业机会。
1806 年,曼彻斯特建立了第一家大型织布厂,机械织布机是蒸汽机驱动
的。1818 年已经有了 15 家机织布厂,1833 年英国纺织厂有 8.5 万台机械织
布机。同时在农村及小城镇还有几十万手工织布工人为了糊口,靠劳动工资
谋生。不久机械织布机占领毛织业。由夏普和罗伯茨(1822 年和 1825 年)
对卡特烈特织布机的改进,引起了新的投资浪潮。以很多人贫用为代价所获
得的机器,在与落后的生产形式之间的不断斗争中取胜,到 19 世纪中叶以后
在英国彻底占居了统治地位。1850 年有 22.4 万台机械织布机。但 5 年后还
有 5 万名手织工人。他们在一个垂死的行业中同他们的家属一起艰苦挣扎,
直到最后死去。
在 18 世纪 90 年代,有 34 万人在新的机械纺纱厂工作。其中男工 15 万
人,女工 9 万人,童工 10 万人。棉纱生产集中在迅速涌现出的一些工厂里,
首先是在兰开夏郡、诺丁汉郡,特别是在海港利物浦的后方地带以及在曼彻
斯特附近、苏格兰的西部地区和港口格拉斯哥附近发展起来。这些地区从而
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工业地区,棉纺业也成了最早的工厂产业。
英国对原棉的需要飞速增长。在纺织机普遍采用后没有几年,原棉的供
应就很紧张。纺织品的重要原料棉花,加工起来很费功夫。那些白色的棉桃
得去掉脱籽。在东印度群岛和美洲的种植场,缺乏足够的黑人奴隶劳动力。
一个女工脱籽一磅棉花得花上整整一天。美国人伊莱·惠特尼制造成功一种
用手工操作的脱籽机,每天可清理 50 磅棉花。这种棉籽机,被称为轧棉机。
在惠特尼为他的发明申请专利权以前,在短时期内轧棉机就已经成为种植场
主普遍拥有的财物。美国南方各州的棉花产量,已经从 1791 年的 19 万包达
到 1803 年的 4100 万包。这是一次真正巨大的飞跃!
在英国,进口原棉要收进口关税,因为国家要保护本国的羊毛生产和加
工业。但棉纺织厂厂主们的影响使得在 1789 年终于废除了对棉花的进口关
税。
棉纺工业的飞速发展对毛麻制造业以及纺织业中的其他行业和漂染业不
会不触动。这些行业也进行了技术革新:梳理机,梳毛机,切布机,织袜机
等所有发明和发展大部分在 18 世纪的最后 30 年中迅速次第出现,大大促进
了当时最重要的一个工业部门,即纺织业的生产发展。
第一批机械纺织工场用水轮驱动,厂房简陋,设备粗糙。其中有些厂房
过去是仓库和堆栈。建厂初期投资额都比较低。但情况迅速改变。惹人喜爱
的水纱畅销,这给厂主带来了巨大利润。水纱由英国运至海外销售,所得利
润大部分投资于扩充企业和新建厂房。棉纺工业的建立因此并不那么依赖于
资本市场,主要通过企业利润自行提供资金。
出口的繁荣昌盛以及随着每次技术改进提高生产力,使棉纺业的规模飞
速扩大。每个厂都有好几百人在工作。在一代人的时间内兰开夏郡的纺织业
中心出现了 6 至 8 层高的厂房,以及红砖砌的辅助用房。这些都是一个新时
代开始兴旺发达的最初见证。
对英国在 1790 年前的发展,当然也不能估计得过高。但那时的基本的技
术基础业已奠定。尽管存在着欧洲大陆随后爆发的拿破仑战争及对英国的封
锁,但英国的棉花加工业到 1810 年耗棉已上升到 6000 万公斤,远远超过了
毛织业。在以后的 20 年中棉花的加工量又翻了一翻,于 1831 年达到了值得
骄傲的数字 1.25 亿公斤。1850 年英国有 1932 家纺织厂,其中 834 家纯系纺
纱厂,其余兼搞织布。
英国的兴趣在于输出棉纱和棉织品,而不是输出纺机,以免带来新的竞
争。虽然禁止输出纺机,但却无济于事。英国无法保持垄断。尽管以处罚相
威胁,但工业间谍事件、走私机器零件以及外国的有关人员设法把英国的专
业人才弄出国,仍有增无减。因此从 19 世纪 30 年代起,美国、法国以及瑞
士等国的竞争开始在市场出现,并迫使英国在价格上做出让步。1842 年纺织
机械的出口禁令终于被废除。
成本被迫降低,需要企业不断改进技术。联系到这一点,必须提到 18
世纪 30 年代初引进的理查德·罗伯茨的自动走锭精纺机。在一台纺机上可自
动卷线,装上 400 至 600 锭子,以后甚至增加到 1000 锭子。这是纺织技术上
的一项最有意义的发明。但由于劳动力过剩和厂主利润的下降,妨碍了在纺
纱业中普遍使用这一昂贵的革新措施。纺纱业仍愿用它们古老的设备从事生
产。
到 1851 年,英国以其 1800 万锭子占了世界棉纺织业产量的一半,顽强
地保持其领先地位,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所有世界贸易渠道都告中
断,新的棉纺织业在一些欧洲大国建立起来为止。
矿业和冶金业的变革
英国传统的小型炼铁业,以原始的方法用简陋的“高炉”冶炼矿砂。但
18 世纪初,这已不能满足对生铁日益增长的需要。炼铁需要焦炭,而焦炭日
益稀缺,而且昂贵。居民需要燃料,造船业和其他行业需用木材,森林被砍
光。这导致伦敦——1700 年左右人口已有 50 多万——以及其他一些需依靠
水路供应木材的城市,长久以来被迫改为烧煤。首都对煤的需要量不少,特
别是那些很不经济的、敞开燃烧的壁炉需煤量很大。这发生在欧洲大陆上由
于据称有害于健康而到处拒绝在屋中烧煤的时期。在这一点上,英国无疑又
走在了前头。
由于木材供应日益困难,在伯明翰附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