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见了林海的做派,水溶道理上自然知道自己合该容忍,可心里实在难受,当日回了郡王府就把自己关在书房,一时急就章成,转过天来,这封折子成了北静郡王府的催命符。
景仁一朝最大的波澜,正是以北静郡王被降爵作为了结的。由此开国时候的四王八公,四王无有王爵,八公无有公爵,各家渐渐沉寂,将来竟与平民无异了。
待到转过年来,朝中诸事底定,又逢选秀之年。各家朝臣有适龄之女的,这回不似以往着急将女儿嫁出,皆都老老实实上报,只待朝廷有了说法再行婚配之事。
一日正逢春暖花开,西内大明宫的苑囿里,有一处名为“慈云普护”的胜景,铺排下了宴席。一众宫人和小内监一桌桌摆上象牙筷,配上琉璃杯子彩瓷碗碟,忙碌了半晌,方才把这太上皇称为家宴的宴席整治好。
徒景之和徒行之都只做家常打扮,分坐主位,忠顺与襄王陪侍,另有林海、王金利等与太上皇亲近的老臣一同陪宴。
席间徒景之从徒行之又得了个儿子起头,只道徒七年纪不小,身子将养多年,如今看着大好,也该到了婚配的时候了。
转过脸来,徒景之便对林海笑道:“朕知道林卿家中尚有一女,不知可到了及笄之年否?”
虽是满桌子佳肴,不过林海从开席就没怎么动过筷子,他摩挲着面前因盛满飞云方露酒映着阳光闪烁的琉璃杯,从徒景之看起,环顾徒行之和徒七。
想起前日他问起黛玉对徒七的想法,黛玉虽是在父亲面前含羞带怯,可终究点头的娇柔之貌,不由微笑起来,举起杯子一饮而尽,笑道:“臣女正是及笄之年。”
徒景之笑道:“林卿乃是行之的老师,与朕也是君臣相得多年。若令爱与小七结缘,你我便是亲家了。”
徒七忙离了席,只在林海面前跪下,却是心里太过激动,让他竟一时不知说什么好了。林海只见年青人的形容已经脱去了少年时的稚嫩,可眼中依然纯净,对徒七打量半晌,他终究点了点头。
太上皇亲自为襄王向林家求亲的佳话,不久便传遍京城。林家姑娘既然已经定下了与襄王的婚事,自然不用再和那些选秀之女一样,经历待选时的种种尴尬之事。更兼太上皇和景仁帝都对襄王十分关爱,这一场婚事,在大夏朝六百年历史上,也是数得着的奢华铺陈了。
却是不久,海外长华之国的国主前来大夏,为着长华世子已到婚配之年,特来向大夏求亲。那长华国是景仁帝方才册封的海外属国,如今大夏国势甚强,海军尤胜,长华想要在海外站住脚,大夏的支持是少不了的,更兼国主苏锦华本就曾是大夏子民,他为儿子求娶大夏之女也分属自然。
景仁帝在朝中拣选一番,挑选了皇后的义妹贾氏,封为郡主,为她和长华世子赐婚。
待到又是人间三月三,百花盛开的日子,京城运河码头上,大夏为贾郡主赐婚长华的船队正要出发。却是每每长华来船,除了官面上的事务,也有不少商事要办,因此离开大夏,也往往有不少游商船队跟着一起出发,好借着大夏和长华在海上的威势行船。
京城里有个徒氏游商,早年间曾经在姑苏、扬州都转悠过,可生意似乎总也没什么起色,如今又组了个船队,想要去海外闯荡一番。正好听闻长华国所在之地乃是海商活动的枢纽,又是大夏属国,民风与大夏无二,便要先去长华落脚。
徒行之和徒七自与徒景之在岸上话别,黛玉和林海在船上亦是洒泪。林海见不得黛玉哭,只道:“玉儿莫哭,更不要为我担心。莫说长华的国主是苏师弟,就是你哥哥和嫂子也都在长华,自然不怕无人照应。且来回不过一年光景,我们也就回来了。”
黛玉也知此番出海,乃是林海长久以来的期望,便忍了泪,只道:“我与七哥都好好的,等父亲游历海外的趣闻呢。”
林海和徒景之在船头看着码头渐行渐远,身边逐渐失了人声,却有对方的心跳留在耳边。待到大帆扬起,有海鸥掠过之时,林海伸出手去,想要握住始终陪在他身旁的徒景之的手,却是徒景之也是同样作为,两人相视而笑,只道我们终能抛开一切,长长久久地在一起了。
【正文完】
======================
作者有话要说:正文完结了。
不要走开啊!我想要长评!而且还有好多番外……
还有好些话想说,不过太困了,等有精神的时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