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行动局已把这次行动的组织者空投到法国,以便为“进攻”做好准备。7 月下旬,在海峡这边的英国国土上,军队开始在田野上行进,成队的坦克向南方沿海开去,疗养和游览胜地突然关闭了,“进攻地区”的邮政和电话也中断了,英国皇家空军的战斗机成群结队地在法国上空进行挑衅飞行,报纸和电台也大肆鼓吹、宣扬进攻就要开始。
但这次诈骗计划突然乱了套,连许多计划的参与者都被搞糊涂了。摩根本人也抱怨说:“哪位好心人能告诉我,我应当说些什么,什么时候说,为谁说呢?”记者和广播员为英国政治战执行处有意透露的消息所鼓舞,不再局限于推测大反攻已经迫在眉睫了,合众社就向全世界宣告说:“据非官方人士透露盟军将在秋天进攻德国,英美联军将赶在苏联军队之前到达柏林。
各种迹象还显示,盟军可能于下个月内在意大利和法国登陆。”新闻记者把大量这类消息从伦敦发给世界各地的编辑先生们。英国广播公司在1943 年8 月17日广播了一项通告,使法国进入了高度戒备和期待的状态,通告说:
“敌占国家的解放运动已经开始了。
当然,我们还不能透露进攻的地点,但是在沦陷区第一批迎接解放部队的人民将在最后时刻得到通知。
当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向听众播送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时,首先向你们提出一项呼吁:
现在,一切准备工作应当全部完成,整装待发的时刻已经到了。各界人士应当不遗余力地,为迎接法国领土的解放贡献自己的力量。
你们应当枕戈待旦,准备在解放祖国的事业中竭尽全力,这个日子已经为期不远了。”美联社和路透社转发了这条消息,使它成为全世界的新闻。法国民族解放委员会因而通知所有的爱国武装力量做好准备,迎接“随时可能到来的”盟军的进攻。合众社也乘机煽风点火,在从伦敦发出的消息中说:“据今天披露的消息,法国地下组织的领导人正在满怀信心地等待着即将到来的进攻法国的行动,同时,伦敦普遍认为,向西欧发起攻击的时刻已经迫近”与此同时,内务大臣赫伯特·伯里森下令在英格兰东南部地区招募大批消防队员。坎特伯雷大主教号召全国人民为“即将进军欧洲大陆的人们”祈祷,丘吉尔在魁北克向加拿大人民广播演说时,保证在“秋叶落地之前”进入欧洲——虽然他没有讲从哪个方向进攻。
在二十天内进加来海峡上空的盟军飞机多达三千架次,这更加剧了法国的紧张气氛,好像马上就要发生重大事件。被这股“进攻热”点燃的起义烈火开始在欧洲西北部燃烧起来。一个星期之后,戴高乐司令部报告说,法国枪手在法国杀死了五百多个德国兵;一颗塑料炸弹在里尔炸死了二十三个德国军官,一列军车在第戎翻车,伤亡二百五十多人。在荷兰,唯一投靠纳粹的荷兰将军亨德里克·塞伊法德在海牙自己的住所外面被特种行动局的武装枪手击毙;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人质问德寇:“你们该卷铺盖滚蛋了吧?盟军就要来了!”在丹麦,一个德国军官在欧登塞被人用脚踏死;丹麦海军向瑞典投诚;一列德国军车在奥尔堡附近爆炸。到处都是暴动和骚乱,德国人不得不宣布实行军事管制。
正当海峡两岸的气氛日益紧张之时,大西洋彼岸的《纽约时报》在1943年8 月15 日头版以三栏的大字标题刊登了“艾森豪威尔宣布:军队整装待发”,和“盟军要求欧洲人民做好准备”的消息。世界各地的报刊也放出风声说,已经召开魁北克会议,来监督大反攻的进行。可是从法国传来的消息却令人焦虑:假如那种热烈的情绪不平息下去,抵抗运动将会发生重大动乱。
显然,政治攻势目前已经无法控制了。
因此,比万于8 月20 日召集全体参加诈骗行动的人员开会,决定由政治战执行处设法“制止”“做好准备”的运动,“防备敌人寻找借口把抵抗运动一网打尽。”这种情况生动地表明,利用广播和报刊来充当诈骗行动“不自觉”的代理人是一种多么危险的做法。政治战执行处也不得不向所有报刊编辑部发出一份秘密通知,指出:
(一)如果继续在报刊上宣传联合王国将于今年夏季对欧洲大陆发动大反攻,就会使人们严重曲解我们的军事意图,并使我国和敌占国的人民过早地心存希冀,这样做的后果将是危险的。
(二)情况简单介绍如下,请务必遵守并严守秘密。
(三)目前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在今年夏季全面加剧敌人的紧张状态,使斯疲于奔命。为达此目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诱使敌人相信大规模登陆即将开始。同时必须避免引起欧洲敌占区人民提前举行起义,以及随后产生的失望和悲观情绪。此外,尽量避免在我国群众中造成错觉,不使他们以为今年夏季联合王国确实要进攻欧洲。
(四)今年夏季将举行大规模的陆海空三军联合行动。在努力达到预期效果的同时,我们也要尽一切可能防止盟国人民对进攻欧洲期待过早,所以,请务必不要就此问题继续发表评论。这道禁令发出之后,英国的报刊和电台立即停止了各种推测。但美国的情况却截然不同。到8 月28 日,法国的形势已变得十分严重。因此伦敦政治战执行处指示它在华盛顿的代表戴维·鲍斯·莱昂(此人是斯特拉恩莫尔第十四世伯爵的儿子,女王的亲戚,孟席斯的同事)向美国战争情报局递交了一封信件,提出“建议”说:“由于不断从法国得到消息,证明那里的人民正期待着大反攻,所以请特别注意,不要加剧那里的紧张局势。”他们希望战争情报局在“斯泰基”计划的登陆日之前“要停止一切关于进攻的推测”,在发动攻击之后,“在尽可能充分地报道官方对一行动所做的解释以及所取得的成果。”显然,伦敦没有估计到美国的宣传工具有多么巨大的能量,也没有估计到法国人民对德国占领军有多么深重的仇恨。但是,究竟怎样做才能澄清有关“反攻”的谣言,而又不让德国人看穿“斯泰基”的骗局呢?怎样才能不失掉抵抗运动的信任,保住英国广播公司的声誉呢?政治战执行处负责“帽徽”计划政治攻心战的皇家海军陆战队达拉斯·布鲁克斯将军在打给鲍斯·莱昂的电报中,作了这样的回答:把责任推到德国人身上。于是政治战执行处的战争情报局开动他们所掌握的一切宣传机器,极力宣扬说:
“警惕德国人的挑衅。我们已得到消息,证明德国人正在散布谣言,蛊惑人心。
他们扬言我正在沿海一带集结兵力,准备进犯大陆。千万不要听信这些谎言。他们的目的是制造假象,让你们上当!你们只应当按照英国广播公司的话行动。”与此同时,其它活动照常进行,一支“进攻舰队”开始集结在海峡沿岸,但是进攻日期一天天迫近了,德国人却没有任何上钩的迹象。英国皇家空军和美国空军出动大批战斗机和轰炸机达三千二百一十五架次,但是德国人却只回敬了三百六十二架次。
即使在进攻的前夕,德国空军在英吉利海峡上空也只进行了六次侦察飞行,在“登陆日”当天,只发现了八次侦察飞行,比平时还少。“斯泰基”没有引起敌方任何异乎平常的轰炸行动。只在9 月8 日——9 日夜间,有十架德国轰炸机从英格兰东部和东南部的上空飞过,向斯奈韦尔、塞福特、斯坦顿、赫普沃斯、东温奇和佩林等几个小村庄扔了几颗炸弹,只有哈斯丁一个港口受到一颗炸弹的轰击。至于那支所谓“进攻舰队”,只有四架德国飞机在它的上空盘旋了一阵。
在法国,德国空军的反应也同样“十分令人失望”,正像“斯泰基”的总结报告中所说的。9 月9 日,美国空军第八军沿法国海岸向德军目标出击一千二百零八架次。只是当他们袭击距巴黎很近的西班牙斯维兹飞机发动机工厂和博蒙特一瓦兹战斗机机场时,德国空军才出动飞机迎战。德国人后来用高射炮还击,第八军虽然击落十六架德国战斗机,盟军方面也损失了五架轰炸机和两架战斗机。此外还有一百二十九架战斗机受了伤,主要是因为遭到高射炮的袭击。仅仅为了一次诈骗计划,他们确实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德国西线部司令冯·伦斯德陆军元帅确信这并不是真正的进攻,所以德国空军只是处于二级戒备状态。“斯泰基”计划的重要目标(诱使德国空军投入一场长期空战)并没有实现。正如“斯泰基”的决策者后来所指出:
“在作战计划执行过程中,德军没有向我准备好的目标发动攻击。
(德国方面)显然已经识破“斯泰基”的实质因而推断,假如他们攻击有关的目标,无异于按照敌人的意图打仗,这是与德军的战术原则背道而驰的这个方针可以解释为一种经济措施,也是再次拒绝按照我们的圈套投入战斗。”此外,英国海军部也报告说,德国海军对“斯泰基”的反应微乎其微。
他们注意到,在奥斯坦德和勒阿佛尔集结了进攻性的鱼雷快艇,在敦刻尔克和布伦集结了防卫性的快速扫雷艇。但是海军部指出,这种集结只可能属于正常的换防。在德军海岸防卫方面,只是当扫雷艇在9 月7 日准备从德国布雷区扫开一条通向“斯泰基”计划中的“登陆海滩”时,他们才开了一阵炮。
有一艘扫雷艇受了伤。照原来的估计,在发动攻击时,德国海岸炮兵一定会开炮还击,但事实上他们没有这样做;他们和空军一样,非常狡猾。关于“斯泰基”的总结报告说:
“德国人可能认为,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准确炮位,他们一旦开炮就会暴露自己的目标,不然很难解释他们为什么保持沉默。另一种可能是他们不肯暴露那些大炮的性能、精确度和射种,或是不愿意招引我们的报复性轰炸。
总之,海岸炮兵之所以保持沉默,是由于他们按照德国的规定。遵守绝不提前开火的原则。”德国西面部队的情况也一样。总结报告中写道:
“除高射炮之外,在行动过程中没有发现敌人调遣军队的军事活动。公路和铁路沿线看不到引人注意的动向,指挥部和防卫机构也没有发现明显的活动迹象。敌人的信号没有显示出值得注意的目标,也没有暴露异常征兆。”假如敌人的无线电活动能表明德国对“斯泰基”的反应,那未可以说,在那个炎热的夏季,这方面毫无反应。实际上,敌方的无线电活动在“登陆日”那天反而减少了。英国的无线电侦察系统一直严密地监视着德国的无线电通讯联系,结果只截获了一个有价值的电报——一个山崖上的俯视‘进攻舰队’的观察哨所在无线电中总问:‘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报告以这样一段话总结了“斯泰基”的全部行动过程。
“看来德国方面已窥测到我作战计划的真实目的,因此他们的反应是,没有充分的理由绝不轻易暴露对付我进攻行动的军事部署,从而使英国渔利他们采取了最低限度的‘保险’措施,来应付遭到攻击的可能性。”这就等于委婉地承认“斯泰基”已经遭到了彻底的失败。后来伦斯德澄清了他们失败的原因,他说:
“(英国的)行动太明目张胆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