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的代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光明的代价- 第2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伙叛逆们企图伪造主教遗书的阴谋,化解了那次危机。我和所有忠实于神的信徒都对他怀有感恩之心。后来,即位的查尔曼国王帮助清理了参与阴谋的几名大臣并把其中几个流放。谁知道竟埋下了后面的祸患。”

“请问主教大人,他们被流放到什么地方?为什么没有按律处决?”

“因为当时的局势很混乱,已经为此牵连了不少人,王朝上下人心浮动。为了尽快安定人心,避免更多的仇恨和流血,是我提议把几名仅仅是参与者的大臣流放到远离王国且荒无人烟的迪特里亚岛。后来证明我是错误的。不久有人回来报告说,被流放的几个叛臣竟然失踪了,他们在同伙的参与下又筹划着新的阴谋。十年后,在查尔曼国王死于一场刺杀、新王尚未登基之际,他们就组织一伙军队发动了叛乱,而此次平息叛乱的不光有托恩祭司,还有新王的叔叔波庞。 奥古恺斯公爵。就这样,双方付出了血的代价,以阴谋再一次被挫败告终。平乱之后,托恩祭司继续回他的神庙隐居,而由我为新王加冕。如果没猜错的话,大概就在九岁的亨利国王登基那年,你差不多刚刚出世。”

“您猜的一点不错,我正是奥古恺斯八世元年出生的。”龙影赶忙说道。

正文 第三十八章 弱冠之年知天命

第三十八章 弱冠之年知天命
“由于波庞。 奥古恺斯公爵平乱的功绩,加上亨利国王年幼,再没有比他当朝摄政更合适的人选了。波庞公爵是一位铁血公爵,在他摄政的那几年,强力推动了几项重要的国政,其中提升各郡城堡对抗攻城的防御措施、整顿军务并强化士兵训练以及在各镇增建光明祭坛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三项。实际上,众多的镇祭坛就是国家和郡祭坛光明守护阵威力的延伸和加强。那几年,我时常去拜访托恩祭司,向他请教了很多神学领域的疑惑,受益良多,以至在亨利八年,波庞公爵因意外辞世后我能和祭司们平息那场旨在篡位的颠覆,维护了王权的秩序。那时我会常常碰到你的师父莱英哈特牧师。托恩祭司的教诲,使我和哈特牧师受益匪浅。有趣的是,托恩祭司会时常催促哈特牧师的婚事,可你的师父似乎对婚事不感兴趣,但他看起来比一般人老得要快一些。而托恩祭司则为此非常忧虑。

亨利三年,魔族开始有组织的入侵,而在此以前,他们还处于比较弱小的地位,所以一直都未公开行动,只是暗中制造危机并利用矛盾分化各种势力;同时也在野蛮人和矮人部落里煽动蛊惑、散布仇恨。这就是为什么各族之间内部、外部始终陷入混乱并互相仇视的原因。

“正是靠着波庞公爵强有力的手段,以及来自教会的支持,才能一次次地挫败魔族的图谋。你师父哈特和我一起承担着光明祭坛的修缮工作和教会的事务。因为建造如此之多的祭坛,不但需要大量的水晶,还要祭司们消耗极高的法力去提纯,决不是件容易的事。可你的师父跟托恩祭司一样始终拒绝在国家寺院从事教务,使我很费解。他总是开玩笑说怕时间不够了。我当时并不理解那话的意思,现在看来一定是出于什么难言的苦衷。你的师父看起来的确是比一般人衰老的快,直到最后见他的时候,他的年纪似乎都快赶上托恩祭司了,而实际上你的师父从一出生就是由托恩祭司抱走并养大的,这正是成为他教父的理由。

亨利六年,你大概六岁,魔族利用我们的一次疏忽袭击了甜水井镇西南民居,造成较多的自由民伤亡,也使你成为孤儿,当然遭受如此命运的决不止你一个。你成为哈特牧师的养子,而更多的孤儿将要由王国来抚养。当时因连年的战争和巨额开支,国库已不胜负荷,很多孤儿就照例由一个富商收养。他很慷慨,尤其热心抚恤遗孤和赈济灾民,还为此开设了孤儿院,分布在王国各郡。”

“是那个叫盖尔的富商吧,他有很多生意。”龙影问。

“不错,正是他,戈比奥。盖尔,他的善举使很多失去养护的孤儿有了新的生活而不至于流落街头。有些就在他自己的店里干活,还有些被其他店主雇佣。这些孤儿现在都有了不错的着落。

亨利九年,也就是当今国王亲政的第二年,爆发了可怕的瘟疫并开始流行,鼠疫和霍乱席卷整个王国,很多人身染重疾危在旦夕。你的师父莱英哈特开始显露神迹,为大众解除瘟疫,足迹遍布王国的各个角落,他对人们的爱没有任何偏见。无论是谁〃奇〃书〃网…Q'i's'u'u'。'C'o'm〃,他总是先医治那些病情恶化、奄奄一息的重患者。为了补充巨大的法力消耗,我和祭司们则日夜不停地忙于祭坛的修建和所需各种水晶的提纯。与此同时,我们得知安查斯。古喀的手下,几名魔导师利用瘟疫、战争和王国固有的矛盾在一些边远小镇煽动叛乱并蛊惑叛乱者投奔他们的邪恶阵营;不仅如此,他们还攻克了一些监狱,杀死守卫并救走一批声名狼迹的囚犯;更鼓动一批流动的盗贼和据险盘踞的土匪加入他们的行列。据野蛮人酋长和矮人部族派来的使者说,他们那里也遇到了颠覆和叛乱的威胁,而且有些部族在魔导师的鼓惑下直接加入了魔军。这就是魔族为什么会突然从小规模袭击演变为大规模进攻的原因。我已经感到王国正面临一场深刻的危机。而我观察到的另一些迹象表明那些只是冰山一角,王国更大的危机还远不止这些,但我目前还无法作出清楚的判断。”

说到这,主教稍作停顿,似乎想理一下思绪。龙影就把他这次独闯盗贼据点的经过和一些困惑说给主教。他又引述了山寨盗贼的对话内容并补充说,“那些盗贼多次提到什么契约、契约的诅咒、长生的,不明白他们指的什么;还有他们抓来郡主的目的是想要挟哈克领主,以哈克领主的禀性会起作用么?还似乎提到袭击祭坛的事,不知和我在约克郡寺庙遇到的情况是否关联……”

罗兰德主教沉思了片刻说,“如果象他们所说的那样,那么那个极具诱惑的契约就是魔族的灵魂契约!这是一个将签约者的灵魂抵押给魔族并附带诅咒的承诺,它靠的是一种古老的暗黑魔法的力量使这个可怕的契约得以履行:如果魔族实现了他们的计划,那么就必须兑现承诺,使签约者得到他们所希望的永生;如果签约者中途背叛,那么他们将灵魂永灭且死状奇惨。至于袭击祭坛,的确是他们这次大规模出兵的另一个阴谋。这一点,我在接到一封神秘信件后就做出了安排,故意召集各寺院长老和高级僧侣来王城。一方面想引出魔族的神秘人物现身;一方面加强王城的守备力量,毕竟安查斯。古喀的两万兵力对京师是一个不小的压力。”

“哦,难怪那些盗贼有些后悔,这个可怕的契约附带的诅咒使他们永远受到奴役,再也不能随心所欲、自由自在。他们已沦为魔族的奴隶和工具,只能供安查斯。古喀任意驱使。”龙影若有所悟地说。

“是的,但我总是隐约地感到,魔族正在有计划地实施一场更大的阴谋。只不过他们目前还在积攒势力,似乎他们还缺乏足够的准备。我相信在查斯。古喀背后还有一个神秘人物在幕后操纵着这一切。”

罗兰德主教拿起水杯喝了口水,他深邃的目光中若有所思,龙影猜想他一定在苦苦地探究这些问题后面的真相。

主教叹了口气继续说,“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哈特牧师的安全。我和哈特牧师有着和托恩祭司同样深厚的友谊。他失踪的一年来,我一直和托恩祭司竭力寻找他的下落,但派出去的人只能带回一些零星的线索,有的是我们乐于听到的,而有些则令人沮丧;这些消息之间相互矛盾,相信你和我一样难以接受。现在托恩祭司又离开了我们,我能做的就是为他的灵魂祈祷并调查他的死因;他跟你交代的关于你的师父将可能成为一个可怕的人的担忧,也正是我的忧虑!可惜我无法解读他留给你的这本天书中的秘密,因为那是神的文字。托恩祭司曾留给我一卷专门用来破译它的对照码,但在一场火灾中已遭焚毁。不过我知道一个龙族的先知可以帮助你,但那是一段相当危险的旅程。你要做好准备,如果没有足够的技艺和胆量,你将无法到达,更不用说得到他的指点。鉴于王国目前的状态,我没有精力再陪同你一起去,希望神眷顾你,给你力量和庇护。这也是对你的一个考验。”主教把天书还给了龙影,并把寻找先知的路途和危险告诉给龙影,他的神情显得非常庄重,那是一种很复杂的表情,同时流露出对龙影的祝福和期待。

“还有件事,我德肯叔父叫我问您魔魂现在怎么样了?”龙影转达了德肯对主教的问候和对魔魂的担心。

“放心,他会苏醒的,只是还需要点时间,我会仔细看护住他的。”听罗兰德主教这么说,龙影放下心来。

“我想我会到达那里并见到那名先知的。也愿神保佑您!” 龙影没有再提有关精灵和菩提树的事,他认为这对寻找师父和探究师尊的死因根本没有帮助,也不想过多打扰罗兰德主教。他尽量不去想前路的艰险,此时只想以一副轻松的表情离开主教,不让他为自己分神。毕竟王国正处在危急时刻,主教的情绪对各方面都有重大影响。

临别前,罗兰德主教把送给德肯的“星晷”和记忆水晶也同样各送给龙影一个,并交代了用法。他嘱咐龙影一定要保存好祭司留给他的那块水晶,因为它在任何地方都能极大地提高光明魔法的威力,也能够延伸光明祭坛对星晷的引导作用!但主教并没有解释托恩祭司留给他的两瓶药水的功用,只是交代他一定要保存好,说这个迷先知自然会揭开的。罗兰德主教最后的一句话引起龙影深深的思考,他说,“现在是魔族的威胁对王国乃至天下苍生暗流涌动的时刻,一场大的较量不可避免。但偏偏在这个时候哈特牧师的无故失踪、继而托恩祭司又神秘遇害,让我们陷于极大的困境,看来这一切都绝非偶然,背后一定隐藏着一个天大的阴谋!孩子,从目前的迹象看一切已不仅仅是你师父和师尊两个人的事那么简单……这本天书的破译将关乎众多生灵的命运!……”

正文 第三十九章 奇遇与线索

第三十九章 奇遇与线索
龙影正想说些什么,一个祭司匆匆跑进来,向主教低声报告着什么,罗兰德主教马上就离开了。龙影只能就此辞别。

离开雅伦神殿后,龙影反复回味着罗兰德主教的话,尤其是最后那句“这本天书的破译将关乎众多生灵的命运!……”令他有种很大的压力。难道命运就不能安排自己一种平静的生活吗?除了和师父团聚外,他似乎还没有做好要肩负起这项使命的思想准备。但是如果这种命运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在他身上的话,也只能象哈特牧师曾教诲他的那样义无返顾地面对,此外别无选择。龙影心绪很乱地在王城里信马游缰,不知不觉走到一间高大尖顶的建筑前,有一群疏浚护城河的苦工背着背篓在他前面走过,这些工人几乎每三个月都要把挖起的肥沃淤泥运到城郊充当农田的肥料。就在他们走近自己的时候,只听其中一个河工说,“听说那个慈善家盖尔又要在城外布施了 ,有时候真觉得他比教会的人要来得实在,起码我每次去都能填饱肚子。”又听另一个说,“就是,我们也听不大懂那些复杂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