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入手来分析这篇文章。她想,这回可能会交白卷了。但转念又一想,她不应该读不懂,既然老师会拿这篇文章考他们,就是说他们应该能够读懂。于是,她静下心来,读第四遍。读到三分之二时,她茅塞顿开,终于感悟到文章的主旨。这时,离交考卷的时间就只剩下30多分钟了。她火速提笔,一口气写了好几页,回答了考卷中问的所有问题。
由于答题很不顺利,女儿没有指望能得到什么好成绩。但是,老师公布的结果却出乎她的意料。不,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全班只有女儿一个人答对了这次的考题。这篇文章的实质是在影射女权主义问题。除了女儿看出来以外,其他同学没有一个人体会到了这一点,因此他们的答题都是所答非所问。后来,老师又告诉她,事实上,不只是他们班,全年级上她课的同学,除了女儿之外,没有一个人答对了她的考题,因此,这门课程她给女儿的成绩是优。她还问女儿是如何想出正确答案的,并且和女儿一起进一步讨论了作者在文章之外,想让读者悟出的弦外之音。
事后女儿很自豪地对我说,这回她算是给中国学生争了口气。因为在大学英语课和其他文科课上,中国学生很难得到“优”的成绩。有些老师,一看到学生的姓氏是“张、王、李、赵”等,就知道英语不是他们的母语,就不情愿给这些学生高分。有的学生做过实验,在几百人的大课上把同样的一篇文章,写自己的中文名字交上去,得到的成绩是“良”,用同学的英文名字交上去,得到的成绩就是“优”。因此,为了避免因老师的偏见而失分,有些中国学生在上大学以前还特意把自己的姓名改成了洋人的姓名。
我知道,老师的这种偏见虽然不普遍,但也不是不存在。因此,在女儿上UBC大学之前,我也试探过女儿,我问她是否考虑把姓名改成洋人的拼法。我说,把我们姓的“王——Wang”改成英语中国王的“王——King”很容易,而且意思还相同,这样老师在判分的时候,就不会因为知道你不是洋人,而给你减分了。当时,女儿就斩钉截铁地说,不!她决不改名。她自信可以靠自己的实力考出好成绩。这回她在UBC大学当代文学课程上的考试确实是靠自己独特的分析能力考了第一。然而,如果在中学时,不注重英语学习,上大学时临阵磨枪,这样的成绩是不可能取得的。
即使是取得了这样好的成绩,我也没有让她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有所放松。我不断在她耳边吹风,让她与洋人同学和同事中最优秀的相比,找到自己的差距,赶上去。事实上,语言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只要她有心,她就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因此,直到现在,她还一直在努力提高着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只不过,现在努力的重点不再是基本的写作技巧,而是如何使自己的语言更生动感人,有幽默感和魅力。我的那句“英语永远是要提高的”的话,也成了她的信条。这个信条使她受益匪浅。
模拟投资项目影响她的一生
曾经有不少朋友问我,女儿怎么想起来干金融投资这一行?说来很简单,那是由于她在十年级(相当于国内的高一)上社会学习课时,做了一个模拟投资的项目。
老师让每个学生假设自己有两万美元,用这两万美元进行股票投资,可以买美国股票,也可以买加拿大的股票。股票的买卖价格都必须是股市的真实价格。这就是说除了钱是假的以外,买卖价格和市场行情都必须是真实的。这个项目的完成期限是一个学期。在此期间,学生要跟踪北美股市的发展变化情况,根据自己对北美经济和公司业绩的了解,决定买哪些行业和哪些公司的股票。买到后,每天要按照股票市场收市时的真实股价做记录,绘制股价走势的图形。卖出后,要说明原因,统计收益,计算投资结果,并画出图表加以说明。在西方,这种做法叫做纸上交易。很多人,都是从纸上交易练起,过渡到后来真实操作股票买卖的。
女儿在做这个项目以前,对股票一窍不通,对股市行情也一无所知。老师虽然在课堂上给他们介绍了一些有关知识,但是,到底该买哪些公司的股票,什么时候应该买进来,什么时候应该卖出去,还是要靠他们自己来决定。
当时,女儿还不知道怎么按公司的业绩去选股票,她采用的原则是买她熟悉的公司的股票。我们家里用的是戴尔公司生产的电脑,她就买戴尔公司的股票;我们家里用惠普公司生产的打印机,她就买惠普公司的股票。她还买了摩托罗拉和北方电讯等她熟悉的好几家科技公司的股票。
算她运气好,当时全球股市中的科技泡沫还没有解体,科技股的势头正旺。女儿的股票涨得不错。这下子,她可兴奋了。每天一放学,就上网查她买的股票的价位,还特别注意看财经要闻。过了不久,她就懂得了道琼斯平均工业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含义,并且关注政治、经济、财政新闻对这些指数变化产生的影响。
那时,正赶上美国联邦储备局为了控制股市过热而不断加息。每次联储局提高利息都会引起股市震荡。女儿告诉我,老师给他们解释说,股市震荡的原因是因为提高利息,首先会增加贷款公司的生产成本,从而影响公司的利润,而公司的业绩又直接影响其股票的价格。同时,联储局提高利息也会影响投资取向,因为投资人会把资金从股市中撤出,存到银行赚取高额利息。如果投资人大量抛售手中的股票也会导致股价下降。
懂得了这些原理,每次美国联邦储备局开会讨论是否增加利息的时候,女儿都会特别注意这方面的新闻报道。她还认真研究联邦储备局监理会主席艾伦·格林斯潘向美国国会做出的关于对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和预测的报告,向老师请教艾伦·格林斯潘讲话对股市的影响以及产生这些影响的原因。
如果她手中的股票涨得不错,她还会在联邦储备局开会以前,把它们卖掉一些,以防联储局真的决定提高利息时,股价会跌下来。她用这种方法来确保利润。当加息引起股价下跌时,她再用手中的现金把她喜欢的股票买回来。就这样一买一卖,她赚了不少钱。因此,研究炒股的劲头也就更大了。
后来,女儿告诉我,联储局加减利息只说明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和经济形势对股市的影响。从微观层面分析,公司的经营情况也会直接影响其股票的价格。法律规定上市公司每个季度都必须公布一次经营情况。在公司报业绩的前后几天时间里,其股价往往会有很大的波动。如果大多数专家都预计某公司的经营情况比上个季度要好,对该公司的发展前景感到乐观,人们就会在该公司报业绩之前抢购其股票,从而导致其股票价格的大幅度上升。有不少同学在这个时候也跟着别人购买该公司的股票,认为既然业绩好,股价就会继续上升。其实,这个时候正是卖出手中持有的股票的时候,因为报业绩这个消息炒过之后,股票价格一般都会有所回落。在回落时再买回来也不迟。
反之,如果大多数专家都预计,该公司的经营情况会比上个季度差,不看好该公司的赢利前景,人们就会在该公司公布业绩之前抛出手中持有的股票从而导致股价的大幅度下降。只要该公司的实力雄厚、产品过硬,有经验的投资人不会在乎它在一两个季度中利润的一时回落,反而会利用其股价低迷的时机大量吃进该公司的股票。女儿班上有些炒过股的同学告诉她这种做法叫做“在有好消息时卖,在有坏消息时买”。只有这样操作,才能做到“卖高买低”,多赚钱。
懂得了这种操作原理之后,女儿开始认真研究她持股的几个公司的经营情况,记住这些公司报业绩的时间。首先,她弄清了这些公司所生产的产品种类、产品销售渠道、市场占有份额、主要竞争对手、产品更新换代的情况,以及公司科研经费与发展潜力等问题。我在开信箱时还接到过她向这些公司索要的公司年度报告。看来,她还真的为手中的股票下了一番功夫。
但是,由于她所掌握的财经知识有限,那个时候她还不能完全读懂公司财务报表中的所有数据。直接影响她做出股票买卖决定的还是雅虎金融网站上发表的分析文章。每次当某知名公司快要报业绩的时候,许多投资公司或金融分析师都会把他们对该公司业绩的预测公布在雅虎金融网站上。女儿根据他们的分析和自己对该公司的了解,决定是否在报业绩以前卖掉她持有的股票,或买进她看好的公司的股票。
在股票买卖时,她没有随波逐流,而是采取了“在有好消息时卖,在有坏消息时买”的反向操作原则。因此基本上做到了“卖高买低”。
女儿的股票中,她最喜欢的是北方电讯这只股票,因为这是她购买的唯一的一只加拿大股票,其余股票全是美国的。北方电讯是加拿大的龙头企业,它的股票占据了多伦多股票交易指数的30%。'奇+书+网'当时在加拿大炒股的人,几乎没有人不买北方电讯公司的股票。出于对加拿大的感情,女儿也买了这只股票。但是,由于该公司财务出了问题,又有做假账的嫌疑,其股票在持续下滑。
怎么办呢?当时,我有几个在UBC大学读书和工作的朋友也在炒科技股。女儿给他们打了电话,听了他们对北方电讯公司的分析,同时还在雅虎金融网站上读了不少关于北方电讯的文章,最后,她决定在赔本的价位上卖出手中持有的北方电讯公司的全部股票。这次交易,她的损失是3000多加元。当然,她很心疼。
这时,我的一位在美国炒股的朋友给我寄来了一篇关于炒股技巧的电子邮件。文章把炒股人士所需的要素概括为三条:第一,要有胆识;第二,要有资金;第三,要有知识。看完这篇文章后,我的朋友向我解释,为什么资金和知识在炒股的要素中都排在胆识的后面,就是因为只有有胆识的人,才肯输着把手中的股票抛出去,把损失降到最低。也只有肯于接受输钱事实,从中总结经验的人才能知道如何避免再次输钱,最后成为大赢家。一帆风顺的成功者是没有的。
我让女儿看了这篇文章,又想用朋友的话来安慰她。谁知,女儿却说,她虽然心疼丢掉的3000多加元,但是,她同时也为自己能够终止损失而高兴,因为她卖出手中持有的北方电讯公司的全部股票之后,该公司的股票还在继续下跌。而她用收回来的现金,购买的其他公司的股票已经看涨了。她有把握将损失在北方电讯上的钱捞回来。
她捞回来了吗?等到学期结束交项目报告的时候,女儿两万美元的股票投资赚了5700多美元,回报率超过了28%。我以为,她对这三个多月的短期投资回报率会感到满意。谁知,她却说,她的投资业绩和班上同学的比起来,还真是不怎么样。班上有的同学,买的是一些价值在一块钱以下的,便宜得只有几分钱一股的股票。这些公司虽然规模小,没名气,而且投资风险也特别大,但是,买这种股票的那个同学,他的投资回报率居然高达600%。女儿感叹地说,可惜她对股市的了解太少,都不知道到哪里去找这些小公司的资料。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