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门之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千门之圣- 第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支偏军?”
  云襄点点头:“所以咱们不能在他身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快的办法将他解决。”
  俞重山摸摸颌下的短须,疑惑地问道:“咱们连东乡的下落以及行动计划都还一无所知,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他解决?”
  云襄嘴边泛起一丝成竹在胸的微笑,对俞重山从容道:“请将军将剿倭营借我几天。”
  看到云襄脸上那熟悉的微笑,俞重山如释重负地舒了口气,哈哈笑道:“没问题!你想借多久都没问题。为兄已从你眼中看出东乡平野郎的死期不远了!”
  在最前方的东乡平野郎双唇紧抿,双眸时不时闪出令人胆寒的锐光。在中原混迹多年,他的外表已经和汉人没有两样,根本看不出他是倭人。
  这片荒岛是东乡补充淡水,会见眼线的秘密所在,远离大明海岸线,在一处背风的礁石后,那魔门探子正向他禀报:“剿倭营这两日有所异动,他们来了个新的统帅,俞重山对他非常推崇。”这探子多次为他送来沿海驻军的调动和布防情报,使他避开了明军的围剿追击。
  “是谁?”东乡平野郎冷冷地问。知足者常乐打…自那次几乎全军覆没的大败之后,他在族人中威望一落千丈,再也无法像当年那样登高一呼,应者云集。如今他又招募了数千武士,迫切地需要一场大胜来重登霸主地位。
  “剿倭营上下都称他云公子,是个外表瘦弱的书生。”探子忙道。东乡平野郎眉梢一挑,眼里蓦地闪出逼人的寒光。他没有忘记这个手上沾满无数大和武士鲜血的仇人,更没忘记就是他阉掉了自己的手下,使自己在族人面前抬不起头来,他的手不由抓紧了剑柄。
  探子继续禀报:“那云公子得知东乡君您重返东海,所以赶来杭州面见俞重山,在俞重山支持下掌控剿倭营,这几日正在抓紧训练水军。”
  一旁的魔族长老花眼施百川察言观色,怕东乡被仇恨冲晕头脑,忙提醒道:“如今咱们的实力还不足以与剿倭营硬碰硬,还是避其锋芒为上。”
  “咱们要躲到什么时候?”东乡怒道,“如今所有族人都在看着我东乡,若不能为被阉的大和武士报仇,谁还会跟着我?”他目光灼灼地瞪着那探子:“公子襄住在哪里,平日都有什么爱好或行止?”
  探子禀报道:“他平日几乎都在剿倭营训练兵卒,不过每三天要回杭州去见俞重山,向他汇报水军训练情况。”
  东乡追问:“他每次回杭州都有多少兵将护卫?”
  探子沉吟:“只有一个老者随行。”
  东乡眼中蓦地一亮,拍手喝道:“地图!”两名倭寇立刻将一幅地图在他面前铺开,另有两名倭寇举起灯笼照亮。就着灯笼昏暗的火光,东乡很快就在地图上找到了剿倭营的驻地,它在离杭州百里外的远郊,从那里到杭州要经过一大片空旷无人的海滩。东乡目光灼灼地盯着地图,手指随着地图上的线路慢慢滑行,最后停在一个点上。
  施百川见此不禁担忧地问:“东乡君莫非是想在途中伏击公子襄?”
  “咱们现在的实力无法和剿倭营硬碰硬,但要刺杀他还是绰绰有余。”东乡往地图上重重一指,冷笑道:“这里是去杭州的必经之路,离大海很近,我要带人趁夜潜上岸,刺杀公子襄!”
  施百川有些担忧地看看地图,迟疑道:“这。。。。。。会不会太冒险了?”
  东乡哈哈笑道:“你们中国人有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只要公子死在我手中,谁还敢对我东乡不服?”
  施百川还是有些顾虑:“万一失手。。。。。。”
  东乡挥手打断施百川的话,自信满满地道:“就算万一失手,我也可以潜入附近丛林,凭我现在的样子,谁能认出我是东瀛人?”见施百川还有些担心,他笑道:“施长老放心,没有绝对的把握我不会出手,无论是否得手我都远走高飞,决不恋战。”
  施百川心知行刺与和剿倭营直接对抗相比,把握大一些,他对探子叮嘱道:“严密监视公子襄,一旦发现他去杭州,立刻飞鸽传书!”探子领令而去后,东乡手握剑柄遥望西方,眼中似燃烧着熊熊烈火。
  施百川对东乡平野郎拱手道:“在下预祝东乡君马到成功!”
  东乡傲然点头,龙步虎步地登上战船,向黑黝黝的大海一指:“出发!”十几艘战船悄然启航,像怪兽般缓缓驶向西方。。。。。。
  海浪涌卷,撞在岸边林立的礁石上顿时乱涛飞溅,轰然作响,令人心惊胆战,东乡平野郎像狼一般地伏在乱碎之中,紧盯着离海不远的官道,他已得到探子的飞鸽传书,公子襄一大早便离开剿倭营赶去杭州,而这里进可攻、退可守,这计划堪称万无一失。
  一辆马车终于出现在官道上,缓缓向东乡埋伏的地点驶近,车辕两边分别坐着一个面相憨厚的车夫和一个花甲老者,二人边赶车连小声闲聊着,一脸的轻松,东乡一眼就看出那老者就是公子襄身边的老奴,他立刻挥手向埋伏在乱礁中的几个手下示意…………动手!
  几名倭寇像影子般扑向马车,车夫立刻挥动马鞭反击,老者也跳了下来,大声喝骂抵挡,二人武功虽然不低,但在围攻下却也脱不得身,就听那老者在对车夫高呼:“张宝,你快护送公子离开,老夫替你殿后!”
  车夫立刻驱车而逃,那老者则奋力拦住倭寇,众倭寇按计划缠住老者,使他不得脱身,却将马车放过,马车疾驰而来,东乡一跃而出,长剑应声出鞘,一剑割断了马颈,足尖在马头上一点,挺剑刺向车夫,这一剑挟凌空下击之威,声势骇人,那车夫吓得面如土色,翻身滚下车辕,狼狈闪避,东乡径直刺向车帘子紧闭的马车中,狞笑道:”公子襄,你死定了!”
  东乡的长剑刺入车厢,剑上并未受力,显然是刺在了空处,几乎同时,一道寒光从车厢中倏然刺出,速度快到极致,角度妙入毫厘,东乡大惊失色,百忙中仅避开了心窝要害,就见那道寒光带着逼人的杀气,径直刺入他的胸膛。
  东乡捂胸跌落在地,惊恐地瞪着紧闭的车帘,方才那一剑无论速度还是角度都为平生罕见,就算正面对敌,东乡自忖也难以应付,他想不出公子襄手下怎会有如此高手?
  车窗缓缓撩起,就见一个面目冷峻,衣衫一尘不染的披发男子端坐车中,他用剑挑开车窗,目视东乡淡淡道:“我南宫珏不屑暗剑伤人,不过你为祸边海多年,手段残忍,行事乖张,无论妇孺老幼,你都从不放过,所以,我已不将你当人。”
  话音刚落,东乡就感到方才那一剑的剑劲在体内爆发,如万千利刃在体内透出,将他的身体刺得千疮百孔,鲜血如喷泉般从无数裂口中喷出,使他看起来就像个喷血的血人。东乡惊怖地一声大叫,一头栽倒在地。
  东乡一死,几个围攻筱伯的倭寇顿时心胆俱裂,争先恐后想要夺路而逃,就见南宫珏一人一剑如天外飞来,准确地拦在几个倭寇去路,不等几个倭寇反应过来,他的长剑已发出死神般的锐啸,接着锵然入鞘。
  张宝望着那些陆续倒下的倭寇,惊恐地喃喃道:“二公子这剑。。。。。。二公子这剑。。。。。。才真是杀人的剑法!”
  南宫珏不以为意地笑道:“这几日一直躲在暗处替姓云的坐车,差点憋死我了,要是东乡不上当,我非找他算帐不可。”
  筱伯忙赔笑道:“我家公子知道东乡的诡计,所以才请南宫公子出马。南宫公子果然不愧江南第一快剑,我家公子没有看错人。”
  “狗屁的第一快剑!”南宫珏笑骂道,“我这第一快剑,还是败在云襄的六脉神剑之下?杀东乡这等扬名天下的大功,真该留给他的六脉神剑。”说完忍俊不禁,纵声大笑。
  筱伯知道云襄以六脉神剑大败南宫珏的往事,闻方不禁莞尔,而张宝不知,傻傻地问:“公子会武功吗,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筱伯笑着摆摆手,对南宫珏拱手道:“我家公子已在杭州盛云楼备下酒宴,为二公子庆功!”
  “好!咱们走!我虽从不喝酒,不过跟云襄却是例外。”说完南宫珏率先而行。筱伯与张宝将东乡的尸体抬到车上,由张宝拉车而行。
  三人赶到盛云楼,就见俞重山带着几个剿倭营将领迎了出来,见礼后,南宫珏见云襄不在楼上,就问:“姓云的呢?他不在这酒就免了。”
  俞重山知道南宫珏飞剑成痴,不懂人情世故,因此也不介意,只道:“云公子本在此恭候南宫公子,不过方才收到一封书信后,就匆匆告辞离去。他让俞某替他向公子赔罪,改日再亲自到府上请罪。”
  南宫珏奇道:“是什么事如此重要?”
  俞重山摇摇头:“我也不知,不过我从未见过云公子神情如此紧张。”
  筱伯和张宝一听这话,二人连忙告辞,俞重山和南宫珏知道他们担心云襄,也就没有挽留。
  第四章 备战
  筱伯与张宝匆匆赶回杭州城的别院,刚进门就见厅中停着一具棺材,令人不寒而栗,而云襄则独自跪坐在棺材前方,眼神木然。
  二人一见俱大吃一惊,筱伯惊讶问道:“公子,这是。。。。。。”
  云襄恍然惊觉,回头黯然道:“你们不用惊慌,这是我去世多年的师父。”
  筱伯和张宝连忙将云襄从地上扶起,张宝有些恐惧地打量着棺木问道:“公子的师父?以前怎么从未听公子说起?”
  云襄神情复杂地望着棺木,手抚棺盖黯然道:“当年我在扬州蒙冤下狱,被发配边关服苦役,在苦役场遇到了令我脱胎换骨的恩师云爷。是他传我千门之道,教会我以智胜力的道理。可惜后来他死于仇家之手,我当时无力厚葬师父,只得将他草草葬在了一片废弃的矿井中。我曾托天心居替我寻找师父遗骸,没想到她们已将我恩师的遗骸送过来了。”
  筱伯迟疑道:“这。。。。。。真是公子恩师的遗骸?”云襄点点头:“我掩埋时曾做过记号,天心居弟子就是照着我画下的地图和记号找到遗骸的。恩师的遗骸虽然已经腐烂,不过他手臂上的疤痕我还认得。”
  筱伯舒了口气,忙道:“既是如此,我这就去请和尚道士做法事和道场,超度亡灵,让他老人家早日安息。”
  云襄摆摆手:“不必了。恩师的仇敌还逍遥世上,手眼通天,我不想让他们知道恩师的死讯。再说现在魔门蠢蠢欲动,瓦刺虎视边关,我没有时间为师父做法事,你即刻在附近寻一风水宝地,替我将恩师遗骸秘密厚葬,待我替师父报仇之后,再到坟上告慰他老人家在天之灵。”筱伯连忙答应,立刻出门去办。
  张宝见云襄神情落寞,郁郁寡欢,忙劝道:“待此间事一了,公子去看看佳佳吧,咱们好久没有去看他了。”
  听张宝提起赵佳,云襄嘴边不由泛起一丝暖暖的笑意,赵佳已经到了读书的年纪,所以云襄将他寄养在金陵一户老实厚道的人家里,让他们送他去学堂,并按月送去寄养费,因魔门之事,已经好几个月没有去看望他了。
  云襄望向棺木,点头道:“待咱们安顿好事务,就去看望佳佳。”
  筱伯办事利落,第二天就在城郊寻到了一处风水宝地,将云爷的遗骸的安葬,垂泪拜别忘师后,云襄立刻去总兵府向俞重山拜别,俞重山知道他要赶往边关,协助镇西军抵御瓦刺入侵,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