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雷逐鹿 作者:金龙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惊雷逐鹿 作者:金龙鱼- 第13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松币环龈叩停谒堑耐纺灾校阅桓锉那亢氛搅ψ苁墙沤桑椋遣谎奂担翟谀岩孕姆诜�
  他们反而对幕府不要朝贡,而是偏要费力费时的在青海蒙古征收‘羊马抽分’一事无动于衷,因为每户牧民满五百头只牲畜,幕府才抽取一头作为幕府的税赋,若牲畜不足五百头只则一律免征,比起诸王公台吉向牧民征收的‘羊马抽分’可以说相当之低,对王公台吉们的利益影响微乎其微,比朝贡帝国的贡赋还要少不少,似乎没有反对的必要。
  但这一点,图鲁虎却是有苦说不出,青海蒙古本也是受帝国册封,名义上是要向帝国朝贡的羁縻藩属,要说在会谈中抵制幕府征税之议说不太过去,但如果青海蒙古就此同意了幕府改朝贡为征税的提议,那既是在无形中承认了幕府就是帝国权威的代表,而且等到十年之后,青海蒙古上下都在潜移默化中习惯了幕府征税的现实,人心归汉,情势就更是要脱出掌握,难以控制了。
  但是幕府方面似乎有意要在双方的会谈中声东击西,总是在从征作战的问题上大做文章,而在征收税赋上却轻描淡写,给人造成的印象是幕府只重视从征作战的问题,甚至连军法、军令、军纪、战功以及战利品的分配,伤亡抚恤等事项都巨细无遗的加以商谈议定。
  那些个王公台吉眼窝子浅,即使提到了征税之事,又如何能是那些精于算计的幕府幕僚的对手,三两句话就被幕府幕僚把事情绕到了从征作战的事情上。
  而图鲁虎则也不好在这个问题上多说,况且十年时间,那还长着呢。
  这么着,图鲁虎也不反对和幕府骑兵来一次比试,以便摸摸清楚幕府骑兵的真正实力。如果胜了,正好压压幕府方面的气焰;输了,不过两百骑而已,于实力丝毫无损,再说怎么输,也不可能惨败收场的局面。
  蹄声骤响,一队铁骑如狂飙一般冲过雪原,卷地而来!
  当先两面迎风舒卷的黑色战旗,带着雀尾,旗面之上,一是飞鹰,一是怒豹,旗枪闪烁生光,正是调拨给马锦等先遣的幕僚和部属,担负随行护卫任务的幕府骑兵所用的战旗。
  他们都是从六大黑旗军团和两大行营中临时抽调出来的一千骑兵,旗帜各异,从认军旗上鹰和豹的徽记来看,是从雷瑾嫡系的黑鹰军团和黑豹军团中抽调来的两个曲。
  看这两百骑兵,清一色的高头大马,清一色的黑色铁甲,在满是积雪的草原上奔驰,其声势竟恍若千军万马!
  四面万千人众肃然寂静,竟是忘记了喝彩。
  顷刻之间,这两百骑的马队便已经飞驰到中央高台下列阵。
  从图鲁虎往下的诸位王公台吉脸色都不好看——往日里,这些幕府骑兵并无如此声势啊!
  青海蒙古的王公台吉原本还以为这次比试,雷瑾会动用随他而来的护卫亲军——在青海蒙古的王公台吉心目中,幕府最强悍的骑兵就是雷瑾的护卫亲军,但没有想到竟然只是随行护卫马锦那一帮人的幕府骑兵出阵比试。
  这些幕府骑兵虽然骑射看起来虽然不错,但怎么看都不象是杀伐凶悍的骑兵,应该不如他们的蒙古游骑强韧善战,但今日比试却与平日大不相同,突然露出狞恶的声势来,实在超出诸位王公台吉的预料。
  出人意料的事情,往往就意味着事情出现了偏差,无法控制的变数将使事情脱离原本的预想。
  图鲁虎瞥了一眼两个最得力的儿子——鬼力赤、火儿赤,他们眼中也流露出忧虑的眼神。
  不过,此时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号角呜呜,鼓声雷动,两个蒙古百夫长率领各自的百骑队从远处雪原飞出,眨眼便到了正对高台的雪原中心。
  弯刀闪亮,装束齐整,亦是青海蒙古的精锐骁骑。
  这些骑士气焰骄横,压根儿就没有将幕府骑士放在眼里,他们可不象高台上的这些个王公台吉那般有敏锐的洞察力。
  一个多月的相处,他们自认为对幕府骑兵完全了解了,在人数相等一对一的情况下,幕府骑兵绝不是他们蒙古骑兵的对手。
  他们不知道,这些幕府骑兵事先都被告诫过,不许惹事,违令者军法从事。
  幕府骑兵都在竭力收敛着呢,所以给人的印象,就是战力并不是特别强悍。
  现在这些蒙古骑士人人心中冰寒无比的杀意不可遏止,决意一阵冲杀将这些幕府骑兵剁成肉酱!
  幕府没有派遣‘最强’的护卫亲军出阵,已经激怒了这些骄横的蒙古骑兵,他们身上涌动着狂猛好战的热血,暗自发誓道:岂能让这些汉儿在草原上猖狂?
  号角轰鸣,蒙古瓦剌勇士呼啸卷出,绕场狂飙,在距高台一箭之地时,全体戛然勒马,雄骏的战马顿时人立嘶鸣,弯刀闪亮之间,骑队展开,自然列成冲锋阵形。
  一勒、一立、一展,尽显蒙古勇士的马上功夫,雪原上一片暴风骤雨般的欢呼喝彩!
  看架势,青海蒙古这两百骑等会儿是要摆出侧翼冲锋、正面冲击的阵势,显然是要协同配合各显其能,一举击溃幕府骑兵。
  号角呜呜,蒙古骑兵的耀武扬威结束,退开一箭之地,摆成阵势。
  在蒙古骑队对面的一箭之地,便是黑鹰军团和黑豹军团中抽调出来的两个曲的幕府骑兵,幕府现在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随时根据需要,临时从其它军团中抽调部曲加强某个担负任务的军团,所以不同军团中的骑兵临时混编并不罕见。
  黑色战旗下清一色的剽悍骑士,都是青壮,当先的两位百骑指挥也相当年轻。
  这两曲是典型的幕府重甲铁骑,本职就是冲锋陷阵,无论是战马,还是装备,亦或队列,都显得猛锐剽悍!
  骑士胯下的战马,都是凉州大马,高大雄骏,丝毫不逊色青海草原上的青海骢。
  而且战马马身裹着皮制马身铠甲,马头则戴着狭长的内衬软革的精铁面帘,只露出战马的双眼;马颈扣着缀了甲片的鸡颈护甲,其下还有当胸铠甲;马上骑士也是全身铁甲铁胄,长矛弯刀在手。今日比试较量不许用箭,弓箭都已卸下。
  此刻,幕府骑兵摆出了三角锥形的进攻阵势,百骑指挥则在全曲最前端。
  骑术高超,身强力壮的旗手跟定在百骑指挥身后,冲锋时所有骑士都得看战旗,听号令,分合聚散,来回策应。
  两军列阵就绪,高台上一声令下,牛角号呜呜吹动,战鼓擂动起来。
  蒙古骑队一声呐喊,呼啸着同时从正面和侧翼猛扑幕府骑阵!
  鼓噪喊杀之声,犹若海潮沉雷,直要吞没撕裂一切。
  统率幕府骑阵的百骑指挥一声低喝,手势一挥,呼哨声中,只见战旗哗啦一摆,马蹄沓沓,“杀——!”
  幕府铁骑骤然发动,风驰电掣般卷向两百骑蒙古骑兵!
  两曲幕府骑兵或正面迎战压顶而来的蒙古骑兵,或侧翼阻截冲击的蒙骑,闪亮的弯刀长矛在一瞬间碰撞在一起,如同浪花淹没礁石。
  幕府铁骑的阵形象尖刀一般插入敌阵之中,搏杀起来!
  双方骑兵对攻,同样的凿穿战术,如斧头凿子般直楔核心,一般的雷同!
  双方的骑士都注意着相互间保护,配合严密,互相呼应,这让许多旁观者面面相觑,原来这些幕府骑兵的战术和蒙骑也无甚分别。
  铁流冲击,酷烈搏杀,惊心动魄!
  四面的牧民们如山呼海啸般呐喊、呼哨。
  迎击,分割,游击,策应
  战马穿插,刀矛挥舞,呼喝、怒吼、呼哨与战马的嘶鸣跳跃纠缠在一起,乱成了一团。
  在电光石火般的激烈搏杀中变换着阵形,任何一个迟滞或混乱都可能致命。
  战旗指示着兵锋所向,时不时,还有一声声悠长尖利的呼哨,响遏行云般直贯云天,调度着骑兵冲击袭杀!
  训练有素配合严密的骑兵,奋力挥刀,不时有骑士在一声声嘶吼中落马,或死或伤;失去主人的战马不断在草原上狂奔嘶鸣。
  “杀——!”
  愤怒的呼喝嘶吼,杀红了眼的幕府骑兵纵马驰突,刀光电闪,不时有骑士躺倒在血泊之中。
  
  喧闹的草原安静了下来,人山人海的茫茫雪原,竟然空寂无声,恍若无人。
  青海蒙古诸部之人,无论如何不敢相信,只是不到半个时辰之内,两百名精锐的蒙古瓦剌勇士竟然全数或伤或死,最要命的是整个冲杀阵形也被幕府骑兵强行击破,暂时不能结阵成军,而幕府骑兵方面;受伤者虽然不少,几乎个个挂彩;但重伤或死亡者看去并不是太多;更主要的是他们整个骑阵却是仍然保持较为完整而坚强的阵形,骑队战斗力依旧强横,再来上一阵都没有问题!
  一干青海蒙古的王公台吉脸色铁青,狠狠盯住雪原战场上兀自结阵以待,静默无声的幕府骑兵军阵,仿佛要活吞了眼前这些杀气腾腾的汉儿蛮子。
  虽然这些幕府骑兵汉人是占了多半,但实际上其他各族之人也都有不少,不过青海蒙古的王公台吉可不管这么多,习惯的认为幕府骑兵都是汉人。
  图鲁虎也是没有想到,这一阵比试,竟然是幕府骑兵大胜之局,一场厮杀下来,幕府骑兵的冲杀阵形依然稳固,保持战斗力,反观二百蒙骑却是死伤较为惨重,关键是整个战斗阵形已经被完全击破,靠余下还有战斗力的蒙骑人自为战的死战;无法抗衡幕府骑兵的结阵冲杀。
  这虽然不是蒙古瓦剌骑兵最为擅长的机动骑射战术;轻骑在对重骑的正面冲击中惨败收场;也并不能说明所有的问题;毕竟这只是一场血腥的比试而已;但显然西北幕府骑兵的强悍善战已经无可置疑!
  脸色阴晴不定,思忖良久,图鲁虎突然哈哈大笑,“幕府骑兵果然名不虚传,勇锐剽悍,不愧是与吉囊大军交锋不败的精兵劲旅。今天本汗总算亲眼见识了!收兵!”
  当天夜里,图鲁虎的大帐里,灯光亮了整整一夜。
  第二日,青海蒙古诸王公台吉摆开连营大宴,宴请雷瑾一行及所有的幕府骑兵,连连夸赞幕府骑士“天下无双”,并向每个幕府骑士赠送一把蒙古弯刀。
  这一手笔也甚是豪气,青海蒙古用来打造兵器用具的铁块铜锭,绝大部分都是通过商贩输入,打造非易,精心锻造的蒙古弯刀更是轻易不会送予人,何况在图鲁虎的驻牧地,现在幕府骑士怕不有三千多人,赠送三千多把蒙古弯刀不是小数目也。
  这一场痛饮,幕府骑士们也纷纷将自己随身的甲胄回赠给了青海蒙古的勇武骑士,人人都换上了青海蒙古的皮袍,惹得笑声不断。
  雷瑾一高兴,更是出大价钱买下了牧民一万五千匹战马,青海草原上一片欢腾,欢歌笑语彻夜不绝。
  五日后,图鲁虎以其女乌日娜(蒙语‘巧女’)与雷瑾联姻结亲,成翁婿之好。
  联姻后三日,雷瑾与图鲁虎及诸王公台吉祭天,杀马结盟,盟誓相约要让马蹄踏遍四方草原。
  再三日之后,雷瑾率众北返武威。
  ——————————————————————————————————
  2005。6。22发布


第六章 暗流无声
  “大人,商队回来了!”
  幕府长史刘卫辰略带着几分兴奋的口气,向正在批阅公文的雷瑾禀报。
  雷瑾正在批阅今天最后一份重要文牍,只轻轻‘哦’了一声,表示知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