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论如今这项阳城里谁最春风得意,那可是非刺史大人家的大公子袁历韬莫属了。不仅今后能顺理成章地承袭刺史之位,而且有娇妻美妾即将双双为他诞下麟儿,这将是何等美事!诸位看官许是知道,这大公子之妻乃是并州刺史之女,两人正是门户相当,天作之合。可大家可知道这袁大公子又是如何得了那一美妾?说起此事,就不得不提到我们这项阳城的司马大人袁历韧了。”
徐莹听到那熟悉的名字,一口茶呛在喉咙里,猛烈地咳嗽了起来。拍着隐隐作痛的心肺,她茶也不喝了,蹙眉接着听了起来。
“司马大人去年去了一趟稽陵县,机缘巧合下结识了那稽陵县县丞的小女。那位小姐姓秦,名幽婳,不仅生得极为貌美,而且弹得一手好琴。司马大人爱惜其才情,有心娶她为妻,便将她带至项阳,以求刺史大人见到她后能放下门第之见,允许他二人结为夫妻。
可无奈天不从人愿。人道女人心,海底针,却是极有道理。谁知那秦小姐见过大公子袁历韬后,竟一见钟情,非他不嫁。不仅婉拒了司马大人的求娶,而且在酒宴上公然以琴曲向袁大公子一诉衷情。那袁大公子本不愿抢夺自家兄弟心头所爱,无奈那秦小姐以命相逼,只好应允了下来。
说来也怪,那袁大公子成亲三年都没有子嗣,而纳了那秦小姐为妾后,不仅那秦小姐很快就有了身孕,就连他的嫡妻也被诊出怀上了子嗣。前几日那袁大公子的妻妾一起前往庙中进香,两人手挽着手,竟是像要效仿那娥皇女英一般,真是羡煞旁人。”
那说书人讲到此处便停下来,喝了口茶,又开始讲起其他故事。
徐莹早已是惊得目瞪口呆。她本以为他过得很好,谁知竟还不如从前了?众人皆羡慕那袁历韬的齐人之福,可有人在意被夺走所爱的那人心中的苦?
匆忙付了茶钱,徐莹大步朝刺史府走去。她想要见他,迫切地想要看见他,哪怕只是一眼也好
她一向知道袁历韧在她心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所以过去的大半年里,她拼命让自己忙碌,只为了让自己不要有空去想起他。她本以为自己会渐渐将他忘记,从此以后便是桥归桥,路过路,彼此的生活不会再有交集。可谁想,原来不过是自欺欺人啊!对他的思念一旦涌出,竟犹如洪水一般泛滥起来,直冲击得她脑海中再也无力思考其他任何问题。
她只想要见他。
一路奔奔走走,那座奢华的府邸总算是映入了徐莹的眼帘。等她走到宾客惯常出入的侧门一看,就见徐菀正手足无措地站在门旁,满脸焦急。
见到徐莹来了,徐菀面上一喜,轻声叫了一声“二姐”,便迎了上来。
“二姐,他们说姑姑去了城郊的别院居住,如今不在府内,所以不让我进去。这可如何是好?”
别院?怎么会去别院?以她离开时姑姑受宠爱的程度,是不该被送至偏僻的别院的啊!
难道其中另有内情?
第四十二章 贪念
想到此处,徐莹带着徐菀离了侧门,去了她更为熟悉的后门处。当初她之所以能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刺史府,正是因为她从那扇门出入了几近两年,太熟悉那守门的人以及他们的脾气和作息了。
可令她吃惊的是,后门的守卫竟然早已换了人!
几番挣扎,徐莹只好重回侧门,请求门人通传,求见袁历韧。
“二少爷近期不见客!”门人冷冷地打量着她。单看这女子的打扮,就知道她不是什么贵人,哪里值得他专门为她去跑一趟。
“那我求见袁行!”徐莹慌忙道。若是能见到袁行,想必能解她心中迷惑。见那门人神情似有松动,她赶紧塞了一两银子到他手中。
那门人这才不情不愿地去了。
半刻钟后,徐莹姐妹被带到了莲院。院子大缸中的子午莲正在绽放,那般的灼灼清华,光华内敛,令徐莹有片刻都无法转移视线。
袁行匆匆地赶了过来,见到徐莹,他神色复杂地看了她一眼,便带着她去了院中的凉亭处。
凉亭的视野最为开阔,袁行选此处与徐莹会面,分明是别有目的。
只怕那人却并不想要见她
徐莹心中叹息,只说是为徐菀求医而来了刺史府,因听说姑姑徐世萍去了别院,六神无主,这才想到要求见袁行。
袁行听了,目光朝一扇窗户瞟了瞟,见那窗门大开,窗前却不见自家二少爷的身影,不由得有些泄气。
收敛了失望之色,他看了看徐菀额心的红点,这才道:“翰塍医馆的尹翼我倒是有缘见过几次,他与二少爷是州学中的旧识。想必只要二少爷一句话,那尹翼必会为菀儿姑娘诊治。”
“你说的可是真的?”徐莹心中一松,可转念又想到袁历韧不一定愿意为她们去求见尹翼,不由得蹙起了眉尖。
这时袁衣捧着茶盏经过,看见徐莹,惊得手上一松,差点将茶盏摔了,“徐姑娘,你回来了!”
他笑眯眯地小跑着过来,将茶盏往石桌上一放,便绕着徐莹上下打量了起来,嘴中还念念有词。
“恩,身量似乎高了一些,眉目也更为清秀了,只是脸色却不是很好,是因为舟车劳顿的缘故么?”
听到有人当着她的面这般直接地评论她的外貌,徐莹不由得有些羞窘,稍稍别过了头。眼光流连处,就见一个白色的身影从那扇熟悉的窗前一闪而过。心中顿时突突作响,徐莹敛了目光,低声问道:“你不是还要给二少爷送茶吗?”
袁行听了,端起茶就走,嘴里还嘀咕道:“还是我去吧!袁衣都这么久没见过徐姑娘了。”
徐莹自然能看穿他的心思。其实她心中也好奇:不知袁历韧知道她来了,会有怎样的反应?
袁行端着茶进了二少爷的书房,见他正神情专注地读着书册,不免更加失望。上前替换了冷掉的茶盏,他迟疑了片刻,还是将憋在嘴巴的话说了出来。
“少爷,徐莹姑娘来了。”
“那又如何?”袁历韧头也未抬,淡淡地反问道。
袁行将徐莹来的目的跟自家少爷详细说明了,就静候在一旁,期待地望着自家少爷。
“她若是想要求我,就亲自来求。”
袁行听了,心中一喜,忙退了出去。
依旧是那间书房,依旧是那道清冷的身影,只是与记忆中相比,徐莹踏入的那一刻才真实地感受到她曾经在这里出出入入过多时,她有多思念这萦绕在梦回深处的男子
古朴而简单,一眼望去,除了简单的桌椅,满目皆是书册。记忆中屏风后还有张软榻,袁历韧间或累了,会去躺上片刻;而更多的时候,徐莹在此处见到的他不是在奋笔疾书,就是在潜心苦读。
她一直知道,纵然机敏,家世显赫,他还是付出了比常人加倍的努力才取得了今日的成就。
项阳司马,从五品下,掌管军政和军赋,包括兵役和军用物资。司马不仅要进行“书土田,度山林,鸠薮泽”等大量工作,而且还要“知师旅甲兵乘白之数”。其中管理军赋,并不是只掌管其使用,而是从制定军赋标准到征收运送,直至调配使用均由其负责。此外还要定期组织城中兵士进行军事训练和演习,并负责执行军事法令。
锦州短短三年间就成为了临近各州中军事最为强大的州,可以说袁历韧功不可没。
见袁历韧正在翻阅书册、潜心演算,徐莹进去后侯立一旁,等着他注意到她的存在。
这一等就是半个时辰。
忧心徐菀等得急了,徐莹上前一步,硬着头皮道:“大人,徐莹有事相求。”
袁历韧眉头紧锁,似有不悦,抬眸冷冷地看了她一眼,他从众多的册子中挑出来两本扔到一旁,靡靡的声音也随之传来:“先帮忙核对完这批军赋。”
徐莹听了,立马就上前去拿,可是指尖刚碰触到那册子,却不由得迟疑起来,呐呐地道:“大人,这怕是不太妥当”
她早已离开了刺史府,如今不过是一介平民小女子,又有何资格去帮他核对军赋?
“你做得不妥之事还少吗?”袁历韧不以为然。
徐莹只好悻悻地拿了册子,坐到旁边的书桌上,开始认真核对起来。
袁衣进来换过茶盏,低声告诉徐莹已安置好了徐菀,便笑得莫测高深地退了出去。
徐莹因觉得尴尬,便凝神将心思全部放在了那堆数据上。
时间仿佛凝滞了一般,除了间或翻书册与磨墨的声音,再也无人开口说话。
突然“兹”的一声,袁历韧揉了揉眉心,站了起来,朝屏风后面走去。徐莹知他要去歇息片刻,顿时松了口气,盯着眼前的册子发起呆来。
到底发生了何事呢?若如坊间所说,他此时是个情场失意之人,按理应有几分落拓失落;可在她看来,他依旧如她记忆中那般,还是那么清冷淡薄,心思难测。
轻叹一气,徐莹收回心思,又专注地核对起账册来。
等她核对完账册,朝窗外看了看,天竟是有些暗了下来。回头朝屏风处看了看,不由得有些苦恼:袁历韧自进去之后,就一直没有出来,想必是非常疲惫,睡得沉了。可她总不能就这样一直待在房中不走吧?
脚步略微迟疑,她咬了咬牙,轻轻走近屏风,低声唤了一声:“大人?”
等了片刻,里面的人都没有回应。徐莹好奇地探了身子去看,就见袁历韧正躺在软榻上熟睡。
情不自禁地走了进去,她缓步来到榻前,弯下身子目光贪恋地望着他的睡颜。沉睡中的他不像醒着时那般冷若冰霜,反而让人觉得想要亲近。令人羡慕的卷翘睫毛下,隐约可见有些青黑,两片薄唇也有些苍白,他必是累得很了,才会这般沉睡。
想要他许是为情所困,才会这般疲累,徐莹心中叹息,直起身子,正要转身离开,胳膊却被人一拉,脚下一个踉跄,倒在了一具气息温暖的身子上。
瞪着惊惶的眼睛,她挣扎着想要从榻上爬下来,谁知腰间却被人用胳膊牢牢地环住,动弹不得。
低头一看,就见袁历韧正睁着迷蒙的睡眼,似有些不悦地望着她。
“不要乱动。”他哑着嗓子低声道,“就抱一会就好。”说着,又闭上了那双疲累的眼睛。
徐莹顿时僵住了身体,呆傻地望着躺在身下的俊逸男子。片刻之后,她的心中渐渐开始苦涩起来:他到底将她当做了谁?
可她终究还是贪念他的气息,不忍冲他发泄心中的怒气,渐渐放松了身体,寻了一处舒适的位置,靠着他沉睡了过去
第四十三章 谁是渔翁
徐莹这一觉睡到了傍晚,醒来的那一刻,她望着熟悉中又有些陌生的屋顶,一下子惊得坐了起来。
懊恼地撑着额头,她望着一旁的屏风,心中是满满地怨念:袁历韧若是想要卖她,根本就是毫不费气力,只因一向浅眠的她居然三番两次在他身边失去了警觉!
袁历韧已经离开了书房,徐莹出门就看见徐菀正百无聊赖地坐在院子一侧的凉亭里喝茶。看到她出来了,徐菀很是惊喜,小跑着便迎了上来。
“二姐,我等你好久哦!”徐菀可怜兮兮地望着她。
徐莹有些尴尬地红了脸,嗫嗫地道:“对不起菀儿,二姐太累所以在书房中睡着了”
“二姐和司马大人似乎很熟啊?怎么以前都没有听你提过?”徐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