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高手的现代养成计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林高手的现代养成计划- 第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且他身上并无多少的伤痕,这麽多时日也渐渐的对这个世界有了认知了,安文先生收留他这麽久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他就算是再不懂事,也不该在主家厌烦自己的时候再留在这里。
  或许自己现在还不知道该往哪里去,又能往哪里去。但是,只要自己身体健康,还是可以谋一份工作的吧。出门的时候李溪已经想好了,他准备顺著曾经出门几次的记忆往郊外走,记得上一次出门的时候在霍安文的车里面看到有很多高楼正在建设中,自己如果过去,想必还是可以找到一份包吃包住的工作的。
  不是李溪不想找些好的工作,只是,他现在身上不仅分文也无,连这个世界的身份文牒都没有,能糊口已经是万幸了,他也不能,不敢去要求太多。
  在大雍的时候没有身份文牒就已经是寸步难行了,更何况是在这个如此先进的社会里。哦,对了,身份文牒在这里好像是叫做身份证的,上面还要有人的画像,神态面目逼真的就连最顶级画师画的画儿也比不上。就连李溪想要作假偷来一个备用都不可能了。
  手指尖划过衣服下摆的一个不显眼的补丁上,李溪低头看著它,眼神有些怀念。这身衣服还是半年前小妹一针一线做给他的,足足花了半个月的功夫。记得那时他刚接过衣服的时候虽然心中也很欢喜,但还是看著小妹那一副得意至极的模样,他很是坏心的调笑小妹女红只是马马虎虎的水平,气的小妹拿著这衣服追杀了他半个园子。
  其实这件衣服在李溪坠崖的时候已经被树枝岩石等利物挂的不成样子了,衣襟开了两个大口子,连下摆也破了好多,只是他念著这是自己身上仅存的几件往昔的回忆,还是舍不得丢。
  安文先生那时看出了他的思乡之情,悄悄的将衣服拿走命人缝补好,还专门在缺口和划烂的地方绣上了华美的暗纹,将衣服补的跟簇新的一样,然後才给了自己。现在自己要走了,不愿意穿著别人家的衣物,所以,就还是如何来的,就如何离开吧。
  出小区的路上,李溪有些不自在的顺了一下滑到脸颊前的发丝,加快了步伐。刚刚一路走出来,有好几个见都没见过的陌生男子女子一直盯著自己看,就好像自己脸上长了什麽东西一样。
  李溪微低下头,知道是自己这样的装扮让别人感觉到很新奇的缘故,他心中微恼,不去看走在路上的那些女孩子裸漏出来的手臂大腿等肌肤,心中想道:要是在大雍,自己这样的装扮才是最最正常不过的。而那些穿著暴露的女子们,肯定会被路上那些嘴碎的妇人们戳破脊梁骨了。
  “去扮COSPLAY啊?”一个跟霍安文住同一楼层,曾经见过两面的男子走过自己身边,微笑著和自己打招呼。
  李溪很有礼貌的跟那男子颔首示意,不过等到两人错身过去的时候才露出一副苦思不解的表情。
  可,可思什麽来著?李溪眨眨眼睛,不懂那个男子说的是什麽。不过转念想了想,似乎安文先生和自己说过在这个年代里,人们不仅会说官话,连夷人的话也是要学的,特别是,特别是那种叫做英吉利的夷人的话,是最流行的一种。那麽,刚刚那个男子说的就是夷人的话咯?只不过不知道是那一种了
  李溪的心中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一时之间也说不上来是什麽。或许,跟这个年代人人都要学夷文说夷话有关吧。
  就先不说他还未穿过来的时候大雍万邦来朝的盛世景象了,只是他这阵子经常看的史书之类的典籍也告诉他,在清朝之前的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富有最强大的国家,从有外邦历史记载的汉朝开始,到清初,一直是他国之人前来朝贺,万万没有天朝的人去番邦进贡学习的事情发生。没想到只不过百十来年,在国际上的地位就从一家独大掉到了二三流,国人还不住的崇洋媚外,这样的状况让人看了都不由得不心痛。
  按理说李溪并不是这个时空的人,是不该对这个时空的种种现象产生过於主观的印象的,但是,大雍跟中国,有太多的相同之处了,相同到,他没看见这些黄皮肤黑眼睛的人,就觉得自己根本没有离开过大雍,顶多,顶多是穿越到了千年後的大雍罢了。
  可是他知道,这只是个妄想,虽然这里和大雍有著诸多的相似,却也不是自己真正的故乡。只是,每每会让自己产生思乡之情罢了。
  一样的文字,一样的风俗,一样的版图,甚至连发展轨迹都很相像的历史虽然在他现在所能翻看到的历史书上找不到一丝一毫关於大雍的历史,但是,因为这太多的相似之处,李溪有时候都禁不住在心中偷偷的想,大雍和中国,是同一片天空和地域的两个历史分支。
  PS:咱知道这文题材不得大家待见,再加上慢热,所以很多读者都是来了又走,来去匆匆不过,路过的觉得还不错的就丢个票票下来吧,咱要求的不多,到征文结束的时候维持在十五名左右就行。
  所以,哪天您看见我掉下去了,麻烦推我一把

  第十三章:无以为家

  比如说,大雍的历史上也是有三皇五帝武王伐纣的传说的,只不过在大雍的史书上记载的,武王伐纣并没有成功,那麽,周朝自然是不可能建立了,其後虽然也有春秋战国,诸侯混战的历史,发展轨迹却完全不一样了。
  而在中国的史书上记载的周朝建立,延续了八百年的江山,最後结束在秦始皇嬴政手里这一段历史,大雍也是没有的。但是争霸天下是哪个时空都有的老旧戏码,大雍的历史上虽然没有秦始皇这麽一位彪悍的人物,但是不遑多让的俊才豪杰也是不少的。
  而且,不管是谁做了皇帝,天下又经历了多少的分分合合,两个时空文化的发展与交融却出奇的一致。比如说,两千多年前两个时空的两位霸主一统天下之後规定的全国通用文字都为小篆;约莫汉朝时候两个时空的王朝都经历过匈奴来侵,而且都将匈奴击退了回去;汉朝时候两个时空都是华丽的大赋盛行,约莫三国时期两个时空都陷入了诸侯混乱,战争四起的局面
  就是这样或多或少的巧合,让李溪对这个时空也是多了一抹归属感,而且算算朝代,李溪应该,是这个时空盛唐时候的人
  其实运势这东西,是谁都无法预料的吧。谁也不知道,百十年後这世界又该是一副什麽样呢?
  霍安文所住的小区是在三环以内的,卖点就是闹中取静。站在小区门口车水马龙的街头,李溪站了一会儿,在引来更多的目光聚集的时候选择了记忆中依稀走过的道路,慢慢的行进著。
  天色已经渐渐的昏暗下来了,也不知道在天完全黑下来之前能不能走到那个工地。李溪环视著四周连一棵大树也没有的成片的建筑区,心下有些黯然,看来连在树上借宿一宿的想法也无法成行了,难道只能露宿街头了麽?
  “李溪?”
  李溪的耳朵微颤,好像听到了有人在叫自己的声音。但是环视了一下四周,并没有发现人。他顿了顿脚步,又向前走起来。
  “等一下!”这回声音的来源确定了,李溪停下脚步,看著马路上停著的一辆车。车门打开,冯华从里面走了下来,他面上有点不确定,看到李溪真的站住了之後方笑道:“刚在马路上看见你我还以为我眼花了呢,没想到真的是你。”
  李溪看著他,没有说话。
  “你要去哪里,用不用我送你一程?”
  李溪摇摇头。冯华失笑:“你不用对我这麽防备的,我又不会算计你些什麽。虽然是我主动找你采访的,但好处也只是台里面得的,我跟你并没有什麽利益上的纠纷,年轻人有些戒心是好的,但是戒心太过了的话,就不容易相信人了。”
  李溪依旧沈默无语,他跟这个男人也只是见过两面而已,算上这次也只是第三次。对於不熟悉的人,他总是不想多话的。
  看著李溪的表情,再扫了扫他的装扮,冯华先是皱了皱眉头,然後眼中划过一丝了悟。看看表,他对李溪说:“你先跟著我上车吧,去什麽地方告诉我,我送你。我的车已经在马路上停了五分锺了,再不走的话会有交警来开罚单的。”
  似乎是交警这两个字触动了李溪心底的一丝神经,他露出了几分犹豫的神色,然後点点头,跟著冯华上了车。
  “你以後再见到我,就叫我冯叔吧。你跟我女儿差不多大年纪,叫我一声叔叔也不为过。”冯华一边开著车,一边问李溪:“你要去哪里?”
  “我不知道。”冯华有些疑惑的看了李溪一眼,随口问道:“我记得你现在住的那所房子,户主的名字是霍安文对吧。他是你”
  “他救过我的命。”李溪淡淡道。
  冯华皱了下眉头,问道:“那你家是哪里的呢?我送你回家吧。”
  “我家不在这里。”李溪看向窗外:“京城里也没有我的亲人。”
  冯华原本还想继续问下去,不过看著李溪不愿多谈的样子,犹豫了两下又停住了问话,他不是一个爱挖人疮疤的人。想了想,他道:“如果不介意的话今晚住我家好了,我家还有一间空余的客房。”
  “不用了。”李溪摇摇头。他还是,找个公园住一晚上好了。
  冯华看著他别扭的脸色,大笑了起来,伸出手在李溪头上揉了以揉,有些慈爱的道:“一个人在外面呆一晚上很危险的。今天就跟冯叔回去吧,晚上好好想想,不要再与霍先生闹别扭了。”
  从放在自己头顶上的这只手中感觉到了主人的善意,李溪看著冯华,点了点头。“你认识安文先生?”
  “安文先生?”这是什麽叫法?冯华愣了一下,但是立刻就反应过来了,他失笑道:“你是说霍先生吧”见到李溪点头,他也点点头道:“只是见过霍老先生一面而已。”
  PS:咱知道这文题材不得大家待见,再加上慢热,所以很多读者都是来了又走,来去匆匆不过,路过的觉得还不错的就丢个票票下来吧,咱要求的不多,到征文结束的时候维持在十五名左右就行。
  所以,哪天您看见我掉下去了,麻烦推我一把

  第十四章:借宿

  冯华家并不大,只有霍安文家不到一半的面积,却住了他们一家三口人,现在还要再添加上一个借宿的人;其拥挤的状况可想而知。
  开车到半路的时候,冯华去了蛋糕房一次,再上来的时候手里提了一个包装精美的盒子。李溪见过这东西,这个纸盒子里面,有很好吃很好吃的点心,霍安文曾经买回家过。
  看到李溪一直盯著那个纸盒子看,冯华将他放在後座上,笑道:“这家蛋糕房的限量点心可是很难买的,没想到今天居然买到了,这下回家可以向女儿交差了。”
  李溪看著他的笑脸,第一次在冯华面前露出了微笑。这样对儿女慈爱的父亲,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在大雍,盛行的一直是严父慈母,对待女儿还好一点,教育儿子一直都是棍棒效应的。父亲对子女太过於慈爱的话,自家的下人们虽然不会说什麽,但是是会招惹到邻居和外人的闲话的。
  李乐山在大雍已经算是慈父中的慈父了,却从未照顾过儿女们的生活,顶多也只是温语宽慰几句而已。这样会将女儿的喜好记在心里,并且记得在回家的路上为女儿捎带点心的父亲,他真的没有见过。在心中,也对这个让自己称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