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迷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丛林迷失- 第3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韩阳道:“王大恒应该有他的难言之隐,我们都知道他最喜欢方采菱,未必希罕做这个阿夏王,估计是被逼的,女王已经看中了他,他又怎么敢说不呢?”
  甄真拉着韩阳问道:“要是当初女王看中的是你,你怎么办啊?”
  韩阳说:“哪能有选择吗?不从命估计被杀头,从命的话就得跟你分手,你会愿意看到我被杀头吗?”
  “你们男人都是这种德性。”甄真幸福地依偎在韩阳身边,其实她心中倍感庆幸,要是入宫为“妃”的是韩阳,不知道怎么办的该是自己了。
  王大恒在种种繁琐的仪式中很不自在,尤其是方采菱就在身旁,他几次眼神向方采菱致歉示意,而她低眉顺眼面无表情地装作看不见,显然是一肚子的恨意了。
  仪式终于结束,韩阳甄真秦歌不无担心地看着王大恒被侍女们簇拥着回了内宫。所谓一入宫门深似海,王大恒方采菱从此要长居宫中,日夜陪伴女王,以后要见他们恐怕就难了,好在旁边还有一个伊妙,虽然她也是侍女,但又是十三勇士之一,拥有更多的自由和权利,不需要时刻伺候女王身边,更多地是承担女警卫的角色,因此韩阳他们和王大恒方采菱之间的联系,主要是依赖于伊妙。
  皇宫内苑中,侍女成群。艺伎们舞蹈那样柔情似水,歌伎们的靡靡之音那样缠绵悱恻,整个寝宫里涌动着浓浓的春情。女王姬稣正很是惬意地欣赏着歌伎们的表演,旁边端坐着的便是王大恒。
  古夏女子地位很高,远不像古代汉族女子那样矜持扭捏,凡事都率性而为,尤其在男女之情方面大胆而开放,往往占据主动。歌伎们的表演,很快让女王姬稣也春心萌动了,她先是拉着王大恒的手,不一会儿整个身子就靠了过来。王大恒何时与女人这样亲近过,何况还是一个娇艳尊贵的女王,一时局促得不知如何是好,再看看身边面红耳赤的方采菱,于是更加羞怍。
  姬稣拉过王大恒的手臂,让他抱住自己,王大恒不敢抱,姬稣不解地问他怎么啦?王大恒只好谎称,刚才在外面站得久了,腿脚不舒服,浑身都酸疼。
  女王早就知道王大恒与方采菱关系非比寻常,也许是出于女人的嫉妒心,她特意吩咐方采菱去取来热水帮王大恒沐足。
  方采菱一肚子怨气,端来的热水故意少加了冷水,王大恒不加试探就双脚进去,被烫的尖叫,但怕女王因此责怪方采菱,又连忙违心地说没事。
  女王又让方采菱亲自帮王大恒洗脚,方采菱气得恨不能摔盆而去,王大恒暗地示意她不要轻举妄动。
  方采菱无奈,只能忍气吞声地认命,看着王大恒很享受的样子,她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于是偷偷地用力掐了他一把,一下子将王大恒的美梦惊醒。
  王大恒前有人洗脚,后有人捶背,还有莺歌燕舞,佳人在旁,传说中皇帝般的生活今日总算见识了。可惜看着最受委屈的方采菱,他哪里享受得起来。
  女王姬稣已经意兴勃发,当下吩咐侍女们准备香汤,她要与新任阿夏王共浴温情。如此艳福却让王大恒慌了神,想着自己二十四年来,尚是童子身,就连跟女人拉手今日也是头一回,如今还要与女王洗鸳鸯浴,还有众多女子在旁边伺候,更要命的是女王还特意让方采菱为自己更衣。王大恒心想以后怎么解释,方采菱都不会原谅和接受自己了。
  此时最郁闷和气愤的当然是方采菱了,昨日王大恒的坚持和柔情终于感动了她,心想着在这异域他乡,有个心爱的人相依相伴也算是莫大的幸福了。然而天意弄人,尚未与心爱的人共叙温柔,转眼他就要在自己的面前与别的女人厮磨缠绵,而自己不但要作壁上观,还要帮他宽衣解带,再将他送到那个女人的怀抱。
  姬稣是个天生的尤物,她的美貌不是最出众的,但她有摄人心魄的迷眼,和让任何男人都难以抗拒的柔美身段。在侍女的服侍下,她轻解罗裳,曼妙的玉体有如出水芙蓉,卓然挺立。
  那木盆足够大,足以让一对男女在里面鸳鸯戏水。女王姬稣已经先进了水中。王大恒根本不敢看女王,也不肯让方采菱帮他脱衣,还暗自拉着方采菱的手,向她求助。方采菱面若冰霜,双手有些颤抖生硬地替他宽衣。
  二人拉拉扯扯好一会儿,王大恒的衣袍还没被脱下了,女王示意其他侍女都去帮忙,那些女子如同抢新郎闹洞房一样,很快将王大恒脱得只留下下面那块小禁区。可怜王大恒局促不堪,方采菱尴尬不已,女王姬稣却笑得花枝乱颤。
  姬稣将水泼洒到王大恒光光的身子上,引得侍女们大笑。看着姬稣如此轻佻自己,王大恒感觉受了侮辱一般,也顾不得在一旁的方采菱怎么想的了,径自进了木盆一把抱住姬稣柔软光滑的身躯。姬稣先是一惊,但很快四肢缠住王大恒浪笑不断。
  这活生生的春宫图,方采菱再也看得不去了,趁着女王嬉闹之时,便偷偷地退了出去。王大恒血气方刚,已经豁了出去,身子依着原始本能的驱动在恣意的迎合,直到最后激情泄尽才想起方采菱,发现她早已黯然而去……
  没多久,王大恒便成了女王最宠爱的人,因为他来自现代文明社会,有着远远超过古夏人的见识,他不会将女王当作神来对待,充其量把她当情人而已。本来在性方面,他是最没有经验的,但毕业后跟一帮猪朋狗友混在一起,色情片子没少看,耳濡目染早已让他无师自通,因此,尽管女王有不少男宠,但王大恒无疑是最让她感到新奇和刺激的那个。
  有了女王的宠幸,王大恒也有了更多的特权,方采菱也不用再做侍女了,还可以叫上韩阳秦歌甄真他们,在古夏国畅游无阻。但大部分时间还得陪着女王姬稣。
  姬稣其实年龄尚不到三十,以前每天闷在宫中实在无聊透顶,于是只能与男宠寻欢作乐。如今有了王大恒就大不一样了,因为王大恒给古夏人带来了无数新奇的玩法,这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的。开始王大恒教姬稣一些有趣好玩的事情,比如在结冰的湖面上开洞抓鱼,制作木滑轮在湖面上滑冰,晚上玩玩孔明灯之类的。到后来韩阳他们也加入了,他们决定玩更大的,要将外面先进科技文明带入这封闭的古城。王大恒他们常常光顾古夏国的冶炼所,几个人东拼西凑地回忆快要忘光的化学物理知识,竟然帮助古夏人大大提高了冶炼和锻造技术最成功的作品就是拉出了一根细长坚韧的铜丝。
  一次在铁矿石堆中,王大恒他们意外的发现了硝石,于是几个人异想天开地想制造火药,但造火药除了硝石之外还要有硫磺和木炭,木炭倒可以信手拈来,但要在冰天雪地中寻找硫磺那实在太难了,他们几人可一点找矿的知识都没有。正当要放弃的时候,他们常遇到不少古夏人大冬天往后山跑,于是好奇地询问,原来是古夏人在深山里易患冻疮和风湿,是到后山去泡温泉,说谁要是皮肤有烂疮瘙痒之症,去那里泡一泡不久就好。听说有温泉,甄真方采菱两位女孩也来了兴趣,便拉上王大恒他们慕名而去,发现那里果然有几处温泉,温度四十度上下,蒸气腾腾,走近还能闻到阵阵药香味。大家仔细考察一番,兴奋得大叫起来,原来这几处温泉里面有大量的硫磺矿,硫磺具有杀灭细菌、霉菌、寄生虫之功效,尤其是能防治皮肤瘙痒、疮疖、脚气等皮肤病。
  找到了硝石矿、硫磺矿,只是成功制造火药的一小步,但要提炼出高纯度的硝、硫可是个大难题。好在王大恒有女王宠幸,无论他要人要物,古夏国上下都全力支持。经过反复实验,他们先是将原料磨成细粉,然后经过密度筛选法,竟然提炼出了纯度七成左右的硝、硫。
  有了原料,但该按照什么样的比例配方几个人争论不休。王大恒想起了做黑火药的俗语:一硫二硝三木炭,然而按照这个比例配制而成的火药,一点火连黑烟都不冒。后来才知道这个比例是指火药在燃烧时三种反应物(硫硝木炭)的系数之比,而在火药混合物中,三种成分的质量比一般为:硝75%,木炭15%,硫磺10%。
  将三种成分磨碎的工作看似最简单,却让王大恒几人吃尽了苦头。硝石非常容易吸潮和吸附在青铜器内壁,硬度又最大,很不容易研磨粉碎。硫磺在碾磨过程中能产生大量静电,因此颗粒都吸附在一起。那些古夏的工匠第一次接触到大量静电,一下子须发倒立,有的还有了被点击的感觉,当场骇然如见了魔鬼一般。后来总结经验,在硝石、硫磺中分别加入少量木炭,碾磨的效果好多了,但后来还是发生几起起火事件,个个被烧得焦头烂额。几人心想,好在里面没有现在工业的硝酸之类的东西,否则制成烈性炸药,只怕他们要成为古夏国的诺贝尔了。
  火药终于制成了,这天夜里,古夏国女王和众多臣民都来参与盛大的点火仪式。王大恒他们既是紧张又是自豪。王大恒模仿大祭司的摸样煞有其事地弄了一段简单的仪式,弄得韩阳他们忍俊不禁。火药装在一个特制的青铜长筒里,下端还留了导火索。紧张的点火开始了,王大恒亲自拿着火把点燃了导火索,导火索里放了磷粉,所以一下子就哧哧地烧完了。然而火药并未见响。见此情景,所有人都面面相觑,王大恒韩阳他们更是急得冒汗。正待他们靠近欲查看究竟的时候,只听得一声巨响,焰火冲天而出,直达数丈之高,最后散落成美丽的烟花……
  人群中爆发出长时间的惊叹和欢呼。
  第二十二章 归心似箭
  古国清冷寂寞,比不得深圳那样的繁华都市,夜生活璀璨多彩。起初韩阳他们还觉得这里远离尘世喧嚣,是一处修心养性的世外桃源,加之前段时间他们给古夏人带来不少新奇玩意,受到了万人拥戴,一个个都志得意满,不觉思乡之苦。然而时间一长,此前的兴奋早就烟消云散,化作无以释怀的寂寞。
  又是一个月圆之夜,韩阳和甄真邀上秦歌王大恒方采菱他们,学作古人一般,在一处高台举杯赏月叙怀。
  望着如银的月色,几个人都免不了感慨万千。
  王大恒说:“以前在深圳啊,一年到头只知道上班赚钱下班睡觉,从来没有静静地看过一回月亮,现在发现这月亮的确让人挺伤感的,难怪古代的游子能写出那么多咏月怀乡的好诗句。”
  秦歌说:“从小到大,我就喜欢一个人看月亮,毕业后跑了很多城市,但还是最怀念深圳,夏天我常常一个人到莲花山顶看月亮,我觉得深圳的月亮最圆最亮。”
  这时一片乌云暂时遮住了明月,山中的鹄鸦似乎受惊,悠长地哀鸣几声。山川大地积雪未化,如同铺裹着厚厚的白霜。古城里传来声声刁斗声,那是在打更报时。其实在这深林古国之中,空间千年不变,时间也似乎静止,仅有的变化也不过是月亮的阴晴圆缺,少年慢慢变白头,但古夏人还沿袭着千百年来古蜀人的习俗。
  见此情景,王大恒想起了一首古诗道:“‘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好诗啊好诗!”
  看着王大恒如酸秀才一般吟弄风月,大家却笑不起来,因为此情此景,太让人思亲念家了。
  王大恒悠悠地说:“以前在深圳,住在火车站附近,常常半夜听到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