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无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王道无敌- 第3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时,阿江与暗下决心:定要让淀夫人明白家康的良苦用心。
  “也许淀夫人会做出将军进京时那样的事。”阿江与夫人仔仔细细检查了一遍写给常高院的书函,方交给民部卿局,提醒道,“世人因此添油加醋,说江户与大坂不和,纯属子虚乌有。”
  民部卿局不答。
  “你想想,”阿江与夫人爽朗地笑了,“若我们两家不和,只会令世人笑话,我们姐妹也丢脸。我亦常这般对常高院与松丸夫人说。”
  “是。”
  “我和两个姐姐,当初从越前北庄逃出时,都直叹自己命薄……”
  “是,今日想来,还令人伤怀……”
  “但我们姐妹生的儿子一个要做摄政关白,一个要做将军,共同负起天下重任,这又是何等幸运的事啊!”
  “是。”
  “你说淀夫人会不会这样想?”
  “是。不……虽然认为如此,但……上次将军进京,便发生了不快。”
  “呵呵,你不能总这样想。对方误会,就要把误会解开。”
  “是。”
  “我不能亲自去说服她。常高院和松丸夫人会带你去,你只要告诉常高院即可。我以前也不喜欢大御所大人,冷冷的……其实不然。人都在不断成长,大御所大人对此甚是清楚,他知我早晚会明白过来,故一直等着。如今,他连教导孩子的心得都写下来给了我。”
  “大御所大人……”
  “你要让常高院也明白这些。大御所大人最近老了许多,对我们的教训都将成为遗言。今年他想见见秀赖,想看看秀赖长成什么样子了。若能进京,希望能高高兴兴见面。倘若能见到淀夫人,大御所大人不知多快慰。就这样说吧。”说着说着,阿江与夫人眼中蓄满泪水。
  “大御所大人若怨恨秀赖,为何特意把忠辉派去大坂?他自然希望,姐姐和她周围的人能够醒悟。我身边几曾有过如此宽大之人啊!我如今方明白过来。”
  阿江与夫人一番恳切的言语,听得民部卿局也流下泪来,“明白。人不会一成不变。静静等待对方成长,这真是神佛一般的心思啊。”
  “是啊。这样的人就在身边,对我们姐妹来说,乃是前所未有的幸运啊!”
  “是。”
  “大御所大人若不在这个世上,京极氏就会先灭亡了。”
  “正是。”
  “关原合战时,京极几遭灭门之难,也多亏大御所大人。而且,正是因为有这么好的公公,阿江与今日才能如此幸福。你要好生说给常高院听。我认为,浅井三姐妹真正的守护佛,乃是大御所大人,阿江与日夜都参拜呢。”
  这是阿江与夫人近日的真实心境。先前,她亦认为家康乃是一口深不可测的冰冷古井,但后来才渐渐发现,家康那种喜怒不形于色的冷淡,其实来自于慎重劳苦的“忍耐”。他对媳妇阿江与都能如此怨耐,为何不会同样对待淀夫人和秀赖?
  “我要是离大坂近,肯定立刻就前去,亲自说给姐姐听。你帮我转达,大御所大人对我们姐妹不分彼此。我考虑得很是清楚,他不会长生不老,故,我希望能做些让他快心的事。”
  “夫人放心,奴婢会好生向常高院夫人禀告,一定让大坂明白夫人的心意。”
  “好。你和她一起去大坂,千姬的人若说了什么不中听的话,也莫要放在心上。”
  “是。”
  “这次是为了我们姐妹。”
  “谨记于心。”
  “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既是为了我们姐妹,也是对大御所大人的报答。此事定要办妥,拜托了。”
  民部卿局转天立刻离开江户,前往京城。
  明白了家康要成濑正成转达的意思之后,秀忠自无任何异议。不过,土井利胜却不肯轻易点头。他打理幕府诸事,一向事必躬亲。和秀赖见面的影响和后果,家康虽已充分考虑过,然而利胜还有顾虑:丰臣旧臣多还幻想着会把天下交给秀赖。在这种时候,大御所提出想见秀赖,甚不合时宜。他会怎样向秀赖解释呢?大御所真是老糊涂了,还是看到了秀赖的才具,要把他从大坂城赶出去?
  幕府不会让秀赖就这样坐在大坂城内。原因有二。虽然都是谣传,但绝不能掉以轻心。传言之一,大坂城固若金汤。不过,除了以前的火枪,幕府已有了能把大坂天守阁炸飞的威力无比的大炮。“攻不下的城池”虽已成过去,但是,那些经历过关原合战的浪人们还依然坚信不疑。另一个传言则是关于秀吉留下的黄金。那些黄金被用来修缮、建造了无数寺庙神社,基本告罄。但无论浪人还是百姓,都以为大坂城里仍有数不尽的黄金。
  这两个传言让土井利胜很是担心。家康想见秀赖,风声一旦走漏,必将掀起轩然大波。无人认为天下会交给秀赖,世人定会认为,家康乃是欺负秀赖。
  土井利胜想罢,悄悄叫来米泽堪兵卫。土井自是有他的考虑,令米泽先于民部卿局到达京城,和所司代板仓胜重约定,务必防止谣言。“堪兵卫,你去京都,以拜年的名义去见所司代,转告说,我想见片桐且元和织田有乐斋。”
  拜年真是好借口。
  阿江与夫人对骨肉至亲的想念,与土井利胜出于政略的考虑,有天壤之别。
  利胜并非与家康作对,而是要维护德川的体面。他想先让秀赖出大坂,家康也当有同样的想法。但二者的区别在于,利胜乃是出于为政的需要,家康则是出于对丰臣氏的感情,希望丰臣氏能够永存。
  利胜想先让板仓胜重到大坂去,给秀赖拜完年后,再和片桐且元、织田有乐斋见面,让他们同意移封秀赖。不过,且元和有乐斋也不易说动,但他们至少不会妄动。
  “休要让大御所想与秀赖见面一事传扬出去,否则一旦世人议论纷纷,将对秀赖不利。”利胜毕竟老成持重,一切考虑都围绕着现实利害,“与其这样,不如让秀赖去看望大御所大人,毕竟大御所大人仍是长辈。而且,还有将军夫人和常高院,这乃是浅井三姐妹真正会面。然后在一片和气中引出移封的话题,讲明这乃是让丰臣家永续的最好方法。必须这么做!移封的费用,无人敢反对,尽可命诸大名帮衬。城池筑好以后,推举秀赖为关白,斯时千姬夫人也许已生子嗣了。总之,莫要让两家之间生起风波。关于移封后的治所,大御所大人有他的想法,将军和我亦正在考虑大和的郡山城。此事如有必要,可以透露一二。”利胜自信这是最好的办法,米泽堪兵卫牢记在心。
  谱代大名和众旗本之中,依然有人认为“先下手为强”。但如今,天下太平,丰臣氏已不是敌人。秀吉公的血和家康公的血,为了实现太平,已融合在一起。虽然利胜这样认为,但毕竟是他一厢情愿的看法,并不知阿江与夫人作何想。
  第十七章 大坂回心
  生于不同月份之人,体质亦有差别,有人耐寒,有人抗暑。淀夫人的体质亦随季节变化。天气转寒时,她就会迅速消瘦,变得颓废;到了夏日,则精力旺盛。夏时见到淀夫人,人都觉其性情暴躁,给人莫大的压迫;但冬日见她,她就如一个多愁善感之人。
  想到母亲正在这初春时节,于大坂城内庭拥炉而坐,秀赖感到一阵难耐的苦楚,不过他已不再抗颜。
  秀赖的侧室,在荣局之外只增加了一个,即伊藤武藏之女千种。千种被淀夫人亲自选为儿子侧室时,城里有过各种传言:“主母不愿少君宠千姬夫人。”她乃是为了让秀赖的视线从千姬身上转移,方特意从自己的侍女中挑选了天真可爱的千种。秀赖自然也听过了传言,一笑置之。
  “世人认为,丰臣与德川不和,希望看到两家打起来。两家若真兵戈相向,本来已无望再出人头地的浪人,必会煽风点火、火上烧油,那只会给我们带来莫大灾患。”片桐且元说得煞有介事,秀赖亦模模糊糊明白些。
  去看望畏寒的母亲,说些安慰的话,乃是秀赖最近愿做的事。这种时刻,经常让他生出温暖的喜悦,心中爽快。
  看到秀赖成熟了,淀夫人心里也甚是宽慰——少君长大成人了,得赶快让他和千姬圆房。淀夫人全然未听过那些不怀好意的传言。京极高次故去了,越前秀康亦亡了,曾和她争夺太阁宠爱的、美貌的加贺夫人也往生了……身边的人一个个或死或去,让她感到无比落寞,与这寒冷的季节一道,让她日渐憔悴。
  人总有一日会老去,从这个世间消失,淀夫人亦不例外。她常想,身后最终能留下什么?这样一想,就觉得先前的固执真是愚蠢之极。因此,淀夫人对来拜年的人都尽可能亲切些。这天,她迎来了两位意外的客人——京极高次遗孀常高院和高次的姐姐松丸夫人。带她们来的,乃是秀赖近侍木村重成之母右京太夫局,她故意未提前向淀夫人通报。
  “夫人,有稀客来了,您切切想不到。”
  “稀客?你又胡闹!”
  “不,夫人猜猜……是谁?”
  “嗯,是谁?”
  这时,常高院轻悄悄走了进来。
  “啊,妹妹!”
  松丸夫人也紧接着跟了进来,“听说夫人身体不太好,看来不像啊,还和过去一样精神。”
  “哦,松丸夫人!”
  “好久不见了。”
  “是啊是啊。”女人间的问候,有着少女时的夸张。
  “夫人,我常想起在伏见时的日子。”松丸夫人叹道。
  “来来,你们来得正好,请坐。”
  “唉,听说加贺夫人已经亡故了。”
  “是啊,太阁亡故后,她立刻就改嫁给了万里小路,让我们好生羡慕。”
  “昨日凋谢的花,和今日凋谢的花,虽有早晚,结局却是一样。”
  “大节下,快别说这样的话!妹妹今春丧期满了吧?你可松弛一些了。”淀夫人笑道。
  “我来给姐姐拜年了。夫人,恭喜您啊。”
  二人忙朝淀夫人拜倒。
  此时右京太夫局已不在室内,许是令侍女们给客人准备茶点去了。刚过正午,外边日正当空,屋里却有些阴冷。
  “姐姐您真是消瘦了,比上次见您时瘦多了。”
  “是啊,也变得更加年轻了,是吧,常高院?”
  正如松丸夫人所言,常高院也觉得淀夫人的憔悴,反而为她增添了一种不可思议的艳丽。但常高院佯作未见,不言。也许淀夫人的憔悴,乃是因为大野修理。况且还有传言说,她也颇疼爱右京太夫局之子木村重成。
  “请姐姐保重身体啊。哦,江户将军夫人知我们要来,还让我们转达问候。她希望我们也能去江户,三姐妹再聚聚。”常高院一边说一边仔细观察淀夫人的反应。
  “阿江与夫人可有信给我?”
  “有。江户派人到所司代府上拜年了,应是先到大坂拜完年后才去的吧。”
  “江户来拜年的……”淀夫人回忆着。
  “听说,骏府的大御所大人今年正月好像身体不太好,总归上了年纪……”
  “是啊,已经七十岁了啊。”淀夫人道。
  “不,六十九岁。”松丸夫人插嘴道。
  淀夫人好像小女子似的红了脸,歪着脑袋道:“好了,我们又不是他房里仁。”
  “嗯。”
  “不过,真那样的话,又要经历一次分别啊!丈夫嫁一个就够了。总有分离的一日。”
  常高院放心地抚了抚胸口,听说家康和淀夫人之间曾定下盟约。淀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