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第26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北史》纪传为隋代而作者,业已并入《隋书》,乃独《四夷》一传仍及隋事,而《隋书》内遂删去之,为例亦间有不纯。然南宋诸儒,大抵研究性命,而轻视史学。故朱子作《贡举私议》,欲分年试士,以《史记》、《两汉》为一科,《三国》、《晋书》、《南北史》为一科,《新旧唐书》、《五代史》为一科。
  盖虚谈无实之弊,朱子亦深虑之矣。祖谦虽亦从事于讲学,而淹通典籍,不肯借程子玩物丧志之说,以文饰空疏。故朱子称其史学分外仔细。附存其目,俾儒者知前人读书,必贯彻首尾。即所删节之本,而用功之深至,可以概见。则此二百七十三卷者,虽不能尽诸史之全,而足以为宋儒不废史学之明证也。
  △《东汉精华》·十四卷(衍圣公孔昭焕家藏本)
  宋吕祖谦撰。是编乃其《两汉精华》之一。即范氏之书摘其要语而论之,或比类以明之。於光武、明、章、和四帝《纪》尤为详悉。所略者惟《表》、《志》耳。然不具事之始末,所论每条仅一二语,略抒大意,亦不申其所以然。盖是书乃阅史之时摘录於册,以备文章议论之用。后人重祖谦之名,因而刊之。与洪迈《经史法语》均非有意著书者也。
  △《诸史提要》·十五卷(内府藏本)
  宋钱端礼撰。端礼字处和,临安人,吴越王俶六世孙,荣国公忱之子。少以恩荫入仕,累官至参知政事,兼权知枢密院事。以庄文太子妃父罢为资政殿太学士。再知宁国,移绍兴,复以观文殿学士提举洞霄宫。卒谥忠肃。事迹具《宋史》本传。是书乃取诸史之文可资词藻者,按部采摘,汇辑成编。各以一二语标题,而分注其首尾於下。凡《史记》一卷、《前汉书》二卷、《后汉书》二卷、《三国志》一卷、《晋书》三卷、《南史》一卷、《北史》一卷、《新唐书》三卷、《五代史》一卷。其著录於《宋史·艺文志》者,与此本卷目相同。前有其门人刘孝韪《序》,不著年月。详其词意,盖端礼为参政时所刊行也。其体例颇与洪迈《史汉法语》、《诸史精语》相近。陈振孙《书录解题》尝讥其泛然录钞,毫无义例。盖南宋最尚词科,以妃青俪白相高,故当时有此抄书之学也。
  △《汉隽》·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宋林越撰。案陈振孙《书录解题》载此书,卷数与今相符,而注称“括苍林钺”。《处州府志》亦载林钺。此本则皆作林越,未详孰是也。其书取《汉书》中古雅之字,分类排纂为五十篇。每篇即以篇首二字为名,亦间附原注。前有绍兴壬午越《自序》,称大可以详其事,次可以玩其词。然割裂字句,漫无端绪,而曰可详其事,其说殊夸。后有延祐庚申袁桷重刻《跋》,称《汉隽》之作,盖为习宏博便利,斯为定论矣。
  △《元史节要》·十四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张九韶撰。九韶字美和,清江人。洪武十年,以荐为国子助教,升翰林院编修。是编因当时所修《元史》版藏内府,人间多不得见。於是仿曾先之《十八史略》例,节其要为一书。其编年系事,则仍用《通鉴》之体。前有洪武甲子《自序》一篇。然纪载多不具首尾,未为该备。且此书成於洪武间,而《顺帝纪》内多有称“明太祖高皇帝”者,疑其经后人所改窜,非九韶原本也。
  △《两晋南北奇谈》·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旧本题宋王涣撰。涣为仁宗庆历末睢阳五老之一。王辟之《渑水燕谈》,称其官为太子宾客,祝穆《事文类聚》载钱明逸《五老会诗序》,称为太原人,其事迹则未详。然世仅传涣《五老会诗》一首,不闻其著此书。郑樵以下诸家书目,亦不著录。考太学进士题名碑,弘治丙辰科有王涣,象山人。《明史·艺文志》有涣所著《墨池手录》三卷。此本自称墨池王涣,与墨池之号相合,知此书为明王涣撰。其称太原,盖举郡望耳。其书摘录《晋书》以下八史琐语杂事。王士祯《居易录》称,尝见书贾携《两晋奇谈》,不云谁作,疑即此书也。
  △《分类通鉴》·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不著撰人名氏。明弘治中河间知府施槃刊於郡斋,亦不云谁作。其书分类猥杂,标题弇陋,盖即《通鉴总类》之节本,又沈枢之重佁矣。
  △《读书漫笔》·十八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方澜撰。澜,莆田人,正德丁丑进士,官礼部郎中。是书上自《汉书》,下迄《唐书》,随笔采摘其字句,兼及训诂,亦时论断其是非,发明殊鲜。
  △《诸史品节》·三十九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陈深编。深有《周礼训隽》,已著录。是书所采,自《国语》以及《后汉书》,皆随意杂钞,漫无体例。
  △《史纂左编》·一百二十四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唐顺之撰。顺之有《广右战功录》,已著录。是书以历代正史所载君臣事迹,纂集成编。别立义例,分《君》、《相》、《名臣》、《谋臣》、《后》、《公主》、《戚》、《储》、《宗》、《宦》、《幸》、《奸》、《篡》、《乱》、《莽》、《镇》、《夷》、《儒》、《隐逸》、《独行》、《烈妇》、《方技》、《释》、《道》凡二十四门。其意欲取千古兴衰治乱之大者,切著其所以然,故其体与他史稍异。然其间详略去取,实有不可解者。如《君纪》只列汉、唐、宋三朝,偏安者皆不得与,而隗嚣、公孙述、李筠、李重进诸人乃反附入。於列代宦官酷吏叙之极详,固将以垂鉴戒,而唐之杨复恭、来俊臣、周兴等尤为元恶巨憝,乃反见遗。又以房琯为中兴之相、高骈为平乱之将,褒贬既已失平。以纥石烈为人名,姓氏几於莫辨。其他妄为升降,颠倒乖错之处,不可胜言。殆与李贽之《藏书》狂诞相等。乃贽《书》世犹多相诟病,而是编独未有纠其失者,殆震於顺之之名,不敢议欤。
  △《史记钞》·六十五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茅坤编。坤有《徐海本末》,已著录。是编删削《史记》之文,亦略施评点。然坤虽好讲古文,恐未必能刊正司马迁也。
  △《史要编》·十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梁梦龙编。梦龙字乾吉,真定人,嘉靖癸丑进士,官至吏部尚书,谥贞敏,事迹具《明史》本传。其书杂采诸史之文为《正史》三卷、《编年》三卷、《杂史》三卷、《史评》一卷。《自序》谓学者罕睹全史,是编上下数千载,盛衰得失之迹,大凡具在,盖为乡塾无书者设也。
  △《左国腴词》·八卷(内府藏本)
  明凌迪知撰。迪知字穉哲,乌程人,嘉靖丙辰进士,官至兵部员外郎。是编采《左传》、《国语》字句,分类编辑。凡《左传》五卷,为类四十;《国语》三卷,为类四十有三。所摘皆仅存一二语,既不具其始末,又不标为何人之言。
  且注与正文,混淆不辨。非惟不足以资考证,并不可以供挦撦。与所撰《太史华句》、《两汉隽言》、《文选锦字》诸书,体例皆仿林越《汉隽》。而冗杂破碎,又出《汉隽》之下。如“以从欲鲜济”一语,列之《涧溪类》中,盖误以为“济川”之“济”也。是尚足与论乎?
  △《太史华句》·八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明凌迪知编。是编成於万历丁丑。《明史·艺文志》著录,卷数与此本相同。
  皆摘《史记》字句,以类编次。司马迁史家巨擘,其文岂可以句摘,句又岂可以华目。盖王、李割剥秦、汉之风,至明季而未殄,故书肆尚镌此等书,以投时好耳。
  △《两汉隽言》·十卷(内府藏本)
  明凌迪知编。宋林越作《汉隽》,所采止於《西汉》。迪知因仿越体例,辑《后汉》故实,与越书合为一编,改题今名。自第一卷至十卷,皆林氏之旧,题曰《前集》。十一卷至十六卷,迪知所续者,题曰《后集》。采摭亦备。然不自为一书,而补葺旧本,创立新名,是则明人之结习矣。
  △《四史鸿裁》·四十卷(通行本)
  明穆文熙编。文熙有《七雄策纂》,已著录。是编选录《左传》十二卷、《国语》八卷、《战国策》八卷、《史记》十二卷,皆略注字义,无所发明,批点尤为弇陋。其括此四书曰“四史”,亦杜撰无稽也。
  △《全史论赞》·八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项笃寿编。笃寿有《小司马奏草》,已著录。是书以诸史浩繁,难於寻究,特撮其《论赞》,以备观览。凡《史记》七卷,《汉书》六卷,《后汉书》五卷,《三国志》三卷,《晋书》四卷,《宋书》、《南齐书》各三卷,《梁书》二卷,《陈书》、《魏书》各三卷,《北齐书》、《后周书》、《南史》各二卷,《北史》三卷,《隋书》二卷,《唐书》七卷,《五代史》五卷,《宋史》六卷,《辽史》、《金史》、《元史》各四卷。然读史必先知其事之始末,而后可断其人之是非。今笃寿惟存其《论》,使称善者不知其所以善,称恶者不知其所以恶,仍於读史者无益也。
  (案此书皆取《论赞》,宜入《史评》,然皆摘录於诸史,非所自评也。故仍入之《史钞类》焉。)
  △《宋史纂要》·二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王思义撰。思义字允明,松江人。《宋史》极为烦冗,是书仅删存二十卷,可谓约矣。然班、范皆号谨严,而两《汉书》卷帙犹富。宋之历年,几於匹汉,而缩为寥寥数卷,谓事增文省,殆必不然。至以《辽金史》附宋之后,等诸《晋书》之载刘、石,尤南北史臣互相诟厉之见,非公论也。
  △《古今彝语》·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汪应蛟撰。应蛟字潜夫,婺源人,万历甲戌进士,官至户部尚书,谥清简,事迹具《明史》本传。是书杂录史文,上起唐、虞,下迄於元,去取漫无义例,特兴之所至而已。
  △《史书纂略》·二百二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马维铭撰。维铭字新甫,平湖人,万历庚辰进士,官至兵部职方司主事。
  是书取“二十一史”《本纪》、《列传》,各撮取大略,汇成一编。盖亦通史之例。然去取失宜,疏略太甚,非博非约,殆两无所居也。
  △《史裁》·二十六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吴士奇撰。士奇字无奇,歙县人,万历壬辰进士,官至太常寺卿。是书节录史文,始自春秋,迄於宋元,杂采旧论,亦间以己意断之。既非编年,又非纪传,惟随意抄撮而已。
  △《史觿》·十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谢肇淛撰。肇淛字在杭,福建长乐人,万历壬辰进士,官至广西右布政使,《明史·文苑传》附见《郑善夫传》中。是书摘“十七史”中隐僻字句。
  标列成编。凡一史为一卷。谓之“觿”者,《自序》以为解结之义。人之有疑甚於结,故求其解而笔之也。然於《史》、《汉》、《三国》诸书,原有旧注者,所载尚为明晰。於《晋书》以下原本无注者,亦仅录旧文,绝无考证,仍不足以释学者之疑。则所云求其解者,亦徒虚语矣。
  △《读史快编》·四十四卷(内府藏本)
  明赵维寰撰。维寰字无声,平湖人,万历庚子举人。是书於诸史之中摘录其新异之事,始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