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话》中来,皆所谓援儒入墨者也。
△《窥天外乘》·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王世懋撰。世懋有《却金传》,已著录。是编述明代故事,而参以论断。
其体例颇近龙川《略志》,但《略志》记所阅历,此则泛言一代事耳。其论建文当复年号,修实录,景帝当称宗,兴献帝不当祔庙,仁宗、宣宗不宜以兴献帝之故而早祧。又辨宣德非建文子,元顺帝非合尊子,一出於建文故臣之口,一出於宋遗民之口,均未可信。持论皆正。其记佩袋官窑器之类,亦足备掌故。至於论建文敕勿加矢刃於燕王为必无其事,未免臆断。於李东阳曲相宽假,殊不协公评,而诋斥元代,尤为乖谬偏驳,非定论矣。
△《远壬文》·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王世懋撰。是编乃其训导子弟之作,缕陈亲狎之害,词虽浅近,而切中物情。后有王三锡、钱顺德二跋及世懋自跋,厥后王士骕等卒以不慎交游,几遘大祸,幸以右之者众,仅而得解。则世懋可谓先见矣。
△《四友斋丛说》·三十八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何良俊撰。良俊字元朗,华亭人。嘉靖中官翰林院孔目。《明史·文苑传》附见《文徵明传》中。是书分十六类,一经,二史,三杂纪,四子,五释道,六文,七诗,八书,九画,十求志,十一崇训,十二尊生,十三娱老,十四正俗,十五考文,十六词曲。又附以续史一类,杂引旧闻而论断之,於时事亦多纪录。
然往往摭拾传闻,不能核实。朱国桢《涌幢小品》尝辨王守仁实以宸濠付张永,而此书云责中官领肰;章懋卒於嘉靖元年,守仁征广东在嘉靖六年,其归而卒於南安舟中在嘉靖七年,而此书乃云守仁广东用兵回,经兰溪见懋,懋有所请托;又懋卒时其侄拯方为布政使,拯为工部尚书,忤旨归里时,懋已卒十馀年,此书乃称拯致仕时有俸馀四五百金,为懋所责;所记全为失实。又文徵明官翰林院待诏日,为姚氵来杨维聪所侮一事,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亦力辨之,引氵来所作送徵明序以证其诬,则其可以徵信者良亦寡矣。
△《览古评语》·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陈师撰。师字思贞,钱塘人。而自署曰钱唐,云考之《汉书》,不当从土旁也。嘉靖壬戌会试副榜。授华亭县教谕。官至永昌府知府。是书师所自撰者不及十分之一,馀皆杂抄宋、元、明人说部,隐没其名,而年代及称谓之间往往删除不尽。如所载文彦博一条,称福寿康宁近世未有其比,是北宋人语也。辨枫桥一条,称近时孙仲益尚书、尤延之侍郎,是南宋人语也。江南妇一条,称天兵下江南,虞集诗一条,称国朝之诗推虞、杨、赵、范、揭,是元人语也。又如王安石放鱼一条,乃全抄罗大经《鹤林玉露》。其中错认苍姬《六典》书一诗实大经作,故曰余尝有诗云云,乃改余字为人字,遂攘为己有,尤拙於剽窃。其第五卷全为师官助教时讲章,及官知府时公牍,并题为《览古评语》,亦乖体例。
△《禅寄笔谈》·十卷、《续谈》·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陈师撰。是书乃其自永昌罢归,寓居僧舍时作,故以禅寄为名。书中有称支离生者,有称边吏者,又有称更四百六十馀甲子者。案《左传》绛县人四百四十五甲子为七十三年,则师之年合闰计之应亦近八十。书成於万历二十三年,盖生於正德中也。其书《笔谈》分三十二类,而附以杂著数篇。《续谈》分二十则,而附以岁馀随笔一卷,纪录颇为庞杂。如符兆类载明太祖微时轶事数条,及成祖发散被面现元帝像,额森以布囊盛英宗之类,多里巷无稽之谈。又如谓《春秋》非尽宣尼之笔;谓司马光作《通鉴》,私蔽盘结,缪戾乖剌,朱子作《纲目》以正之,犹不敢尽发其私意;谓司马迁以项羽为本纪,见汉世人才风俗之正。其持论皆近於李贽,盖与贽友善,习气沾染而不觉也。至谓宋徽宗尸骨炼油则轻信《北狩日记》,谓元顺帝为瀛国公子则轻信《符台外集》,皆失考证。他如谓《唐书》有韦应物列传,谓苏轼膺使辽之选,谓华山处士如容见,不觅仙方觅睡方为陈抟之诗,谓谢石拆字为李石,疏略又不必言矣。惟论次韵倡和始於卢纶、李端,举端野寺病居卢纶见访诗为证,则前人所未言也。
△《青林杂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王薰撰。薰字简之,天台人。嘉靖中为黄岩县学生。是书盖其随笔记录之文,后人抄而传之者。如第五页中一条,上书一脀字,下注实物於器之名六字,别无他语,可以知其非著书也。中多讲学之语,亦多愤激之谈。如谓越有贵人操予夺之权,宠辱进退,惟其所专制。有三人谒之,一翼之行,举为邑;一为供仆隶之役,举为郡;一为奉溺器,遂举为郡邑长。小贱则小贵,大贱则大贵云云。
虽寓言以鸣不平,亦失之太甚矣。
△《厌次琐谈》·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刘世伟撰。世伟字宗周,阳信人。嘉靖中官宁州州同。其书杂取古人说部而评论之,所见颇浅。又载宋江诱柴进为盗事,尤俚俗附会之说。末附谈后二十八条。其曰厌次者,以阳信乃汉厌次县地也。
△《对问编》·八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明江应晓撰。应晓字觉卿,徽州人。嘉靖末官涪州州判。是书刺取史籍所载天文、地理、人物、杂事分条立说,议论多偏驳不纯。前有自序一篇,文颇聱牙。
盖亦沿历下、琅琊之习者也。
△《孤竹宾谈》·四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陈德文撰。德文号石阳山人,吉水人。嘉靖中以顺天府尹行部永平,馆於夷齐庙。公事馀间,随笔纪载。以永平为古孤竹国,故以《孤竹宾谈》名书。其中论断,率多僻谬。如谓唐之房、杜不过一文人墨士。滕文公恨不与孔子生同时,扶苏、蒙恬得矫诏,当举兵称王之类。皆谬悠之谈,不足辨也。
卷一百二十八 子部三十八
○杂家类存目五
△《应菴任意录》·十四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罗鹤撰。鹤字子应,号应菴,泰和人。是书计二百四十四条。大意欲仿《容斋随笔》、《学斋佔毕》诸书,而耳目颇隘,不能尽有援据考证,多据所闻见,以意褒贬而已。其持论有最偏驳者,如赤龙合庆都生尧,修己坼背生禹,本纬书妄说,皆反覆论辨,以为必然。又引章氏《家谱》、宏益《记闻》、东林《论易语》、尹氏之《性学指要》、赵说之《心学渊源后跋》、胡氏《大同论》一切琐说,文致周、程诸儒皆以僧为师。至以乡曲之私,谓建文逊国之时杨士奇不当死难,使务此小节则不足以为东里,尤为害义。其谓吕后名雉,高祖字之曰野鸡之类,杜撰故实,又其小疵矣。
△《路史》·二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旧本题青藤山人撰。青藤山人,徐渭别号也。渭有《笔元要旨》,已著录。
渭以才俊名一时,然惟书画有逸气,诗文已幺弦侧调,不入正声,至考证之功,益为疏舛。是编盖其杂记之册。王士祯《香祖笔记》尝议其不知隃糜为汉县,而妄云唐时高丽贡墨,以糜胶和松烟谓之隃糜。又云中山酒、中山兔毫并是应天府溧水县,非古中山,亦出杜撰。今考其书,琐事多据《事文类聚》,训诂多据《洪武正韵》,故事多据《十七史详节》,颇为弇陋。甚至檀弓之髽指为丧冠,月令之大酋指为《周礼》,以暨季江为江季,以寒具为寒食之具,种种臆谈,不可枚举。至云刘歆字子骏,向之少子,亦记为异闻,则更无谓矣。
△《梅花草堂笔谈》·十四卷、《二谈》·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张大复撰。大复字元长,昆山人。是编为其《梅花草堂集》中之一种,据《江南通志·文苑传》,乃其丧明以后追忆而作也。所记皆同社酬答之语,间及乡里琐事,辞意纤佻,无关考证。第十三卷中有论孟解十二条,以释家语诠解圣经,殊属支离。二谈轻佻尤甚。如云《水浒传》何所不有,却无破老一事(案:美男破老,《逸周书》之文),非关阙陷,恰是酒肉汉本色如此,以此益知作者之妙。是何言欤?
△《闻雁斋笔谈》·六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明张大复撰。是编大抵欲仿苏轼《志林》,故多似古人杂帖短跋之格。然所推重者李贽,所规摹者屠隆也。
△《河上楮谈》·三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朱孟震撰。孟震字秉器,新淦人。隆庆戊辰进士,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是书多述旧闻轶事,间或评论诗文,考证典籍,亦颇喜谈神怪。其停云小志一卷,记当时文士颇详,所载诗篇,多可采录。其论文宗王世贞,推为明代第一,则当时耳目所染,无足深怪。其辨王祎、吴云事甚有典据,而逊国一事全沿史彬《致身录》之讹,引证愈多,舛谬愈甚,与所论元顺帝出宋后事,同一误信之失。其论《史记》讹字最确,而前辈博雅一条,不知《清江集》之现存。又误以《孔传六帖》为三孔所作,疏驳亦甚矣。
△《汾上续谈》·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朱孟震撰。其体例与《河上楮谈》同,而所记多琐事,惟安南国试录一条,叙述颇详,足资考证。
△《浣水续谈》·一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明朱孟震撰。是编乃万历十三年孟震官四川按察使时所作,故以浣水为名。
浣水者,浣花溪也。其书杂撮而成,往往不著时代,亦不著出典。如并州士族好为可笑诗赋一条,盖《颜氏家训》之原文,而孟震笔之於己书,俨如新事。然则所谓誂撆邢、魏诸公者,不几为明代之邢、魏乎?惟松柏滩观音寺一条,考询遗老,绘画地图,核其坟塔名氏,师弟世系,知所谓雪菴和尚者在有无疑似之间,特为明确。
△《游宦馀谈》·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朱孟震撰。自序称生平宦辙,殆遍九州,因摭耳目所及,撰成此书。初分五卷,后乃并为一卷。所录多琐事。末附西南夷风土记二十六条,颇为详明。然孟震序中自言,未至滇云,则惟据传闻书之,恐亦未尽确实矣。
△《黄帝祠额解》·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李维桢撰。维桢有《史通评释》,已著录。是书乃其奉诏谒黄帝陵,见旧祠取鼎湖之事,额曰龙髯。乃作是书以辨其不经,谓骑龙即乘六龙之义。其实《子华子》已有是说,无庸复赘。又举百家所言黄帝神灵诸事,一一驳诘,词极辨博。实亦司马迁五帝本纪文不雅驯,荐绅难言之绪论也。
△《木几冗谈》·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彭汝让撰。汝让字钦之,青浦人。是编乃劄记清言,儇佻殊甚,盖屠隆一派也。
△《说颐》·八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余懋学撰。懋学字行之,婺源人。隆庆戊辰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右侍郎。
天启中追谥恭穆。事迹具《明史·本传》。是书凡三百五十二则,每则徵引古事相类或相反者二条,撮为四字标题,而以论断数语缀其末。旁见侧出,颇得连珠遗意。然引事不标出典,置论亦多庸肤。
△《留青日札》·三十九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田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