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红颜多薄命,与帝王纠缠之女子,刹那芳华过后,多数皆是凋零殆尽,她一个小小才人,蜀中败落之家的女儿,下场无非就是被人遗忘或者丢掉性命罢了,对于这个,她已经不愿多想什么了。
其实,自她入宫开始,便已经注定了这样的命运,利钝成败,都是男人们的事情,作为一个纤弱女子,或可助人成事,想要保全性命已属难能,再想荣光加身,却是痴心妄想了。
蜀中沈氏之女,书香门第,却也难逃以色事人,想想自小在府邸中,听到的那些大义微言,见到的书生意气,搁在如今的她看来,却多少透着些可笑了。
幽居于此久了,甚至在心中会偶尔生出些怨恨出来。
不过,如今峰回路转,却好像有着另外一条路摆在她的面前,这是方当妙龄的她所无法拒绝的诱惑。
没有在景帝驾崩当夜,便自缢而死的她,早也就抛下了自小的那些教诲,在宫中呆的久了,心性难免变得果断而又深沉。
能够逃出宫禁之地,在她想来,是可以付出任何代价来争取的。
入宫之时,兰心蕙质,蜀中佳女子,到得现在,却也满心算计,再无复当日之纯真烂漫,皇宫这个大染缸,真的是无人可以稍有例外。
对于大将军的威胁,她心里无疑存着几分畏惧,但当她听到,也许今晚或者明日,便能离宫而去,心里的欢喜,真的是无以言表。
她慢慢垂下头,用秀发遮住已经挂上嘴角的笑意,传出来的声音,却带着委屈的味道,“将军多虑了,妾身一介弱质女子,在将军面前,何能掀起什么风浪,之后行止,皆凭将军之意便是,不过听将军方才在陛下面前所言,意有所指,不知能否告知于妾身,也好有个准备。”
赵石饮着茶,心道,你掀起的风浪差点连老子都受了没顶之灾,现在却来装什么可怜?“不用多想,只管安心等待便是。”
“那沈氏便多谢将军了。”
一边说着,一边轻轻起身一礼,又凑过来,小心的将赵石面前的茶盏注满,从始至终,宾主之间的转换,是如此的自然而然,就好像本当如此一般。
淡淡的芬芳传入赵石的鼻端,赵石嘴角露出些笑意,却明显带着几分讥讽,轻轻一拍桌案,示意她离的远些。
女子绽开一个足以让许多男人神魂颠倒的羞涩笑容,轻轻的退后了原处。
赵石心里却在恶意的想,日后风吹雨淋,也不知道这位从小不曾吃过什么苦头的大小姐能不能受得了。
心里这般想着,目光却四处逡巡了一番,“也不知才人走后,这里又会是怎么一番情形。”
“妾身不祥之身,只愿早日离开这是非之地,也免了这睹物思人,触景伤情的苦楚……”
“嗯,也是,不知才人出宫,要不要带些什么人,也好早做安排。”
“此间,皆为陛下选用之人,非是妾身能够左右。”
回答的虽是滴水不漏,但赵石也算明白,此女也许并非凉薄之人,但在宫中呆的久了,却已经成为了一个厉害人物,与宫中那些勾心斗角之嫔妃一般无二。
除了到了自己府中,要好好看管之外,却也正符合他的预期,若非如此,放之于西北,也就不合适了呢。
……
在这宜春殿中,与一个姿容艳丽,知情达意的女子相谈,却并非什么苦差,时光飞逝,很快便来到晚间。
殿中已经开始掌起了蜡烛,沈才人说话一直不温不火,偶尔低眉浅笑,或是话语中露出些亲昵,却也都有着极好的分寸,任一个男人与之相对,也挑不出半分毛病,只能感觉出从内到外的舒服。
连赵石也不得不感叹一声,此女那时能够专宠于后宫,实非幸至,若无这样的手段,也许皇帝陛下也不会时常到这里来游逛,而时常相对,还能未及于乱,只能说是皇帝陛下有着旁人难及的定力了。
当然,皇宫里面这些糟烂事儿,谁能知道个清楚呢,也许皇帝陛下早已吃干抹净,现在却又觉着麻烦,这才有了送此女出宫的意思也说不定呢。
这样的女子,看上去,可要比后世那些高呼男女平等的女人厉害了不知多少。
到得有人前来相请,赵石起身,微微点头示意,“才人不必相送了,早做准备。”
“将军之情,妾身记下了,早晚必有厚报。”
一句话间,便小小的显露出了峥嵘,沈氏之女,又曾艳冠后宫,又哪里真个那么容易受人摆布。
赵石一笑,并不答话,干脆的转身离去。
在他身后,女人雪白的牙齿咬了咬红唇,她所自负的地方,在这个男人面前好像并无多少用武之地。
这是一个与她之前所见过的所有人都不一样的男人,雄心勃勃,却又真正的心狠手辣的人物,不论是之前的那些传闻,还是亲身经历的一切,甚或是他的言谈举止,都让她敏锐的感觉出这一点。
而她之后的一切,都将交付在这样一个人手上,真的让人难以预料,这人会怎样对待于她。
还好,这人也非是真正的无情之人,据说此人至孝,对妻子也颇看顾,到了此人府上,却还是要打起精神来,若能得些庇护,将来许就有着好处。
而赵石此时已经随着来人出了宜春殿,抛开其他心事,开始琢磨起了见到太皇太后之后,该说些什么,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归义王的亲事。
慈安宫离宜春殿可不近,直走了小半个时辰,才来到慈安宫所在之处。
宫门内外,灯火通明,老远就能瞧见。
赵石来这里的次数不算少了,每次入宫,都会来这里给太皇太后请安问好。
这位太皇太后虽然属于强拉的亲戚,但无论景帝一朝,还是现如今,对他都是慈爱有加,时常还叫定军侯府的几位夫人入宫说话,显得分外亲近。
当然,这里面有着赵石乃赵氏一族,头一位大将军的缘故,即便是强拉的亲戚,可以借助之处,着实不少。
到得如今,更是如此,太皇太后这一族,出类拔萃的人才不多,不论是赵布宗,还是赵幽燕,甚至是其他几个已经崭露头角的族人,却都是出自赵石麾下,可以说,如今秦州赵氏的尊荣,不是太皇太后支撑起来的,而是大将军赵石一身担着。
连那位曾经任过凤翔团练使的赵老爷子,如今已经七老八十,人都有些糊涂了,却还数次提请,让赵石来任秦州赵氏的家主,可见,秦州赵氏之荣辱,太皇太后在宫外的依靠,都牵连在赵石身上,再没有什么办法割舍开来了。
当然,话说回来了,不能得到好处,却全都系于利益之上,从始至终,太皇太后赵氏对于赵石这个后生晚辈,都是照看有加,并无任何亏欠之处,这个由不得赵石不感激……
第十二卷 千秋功业需百战 第1161章 献女
慈安宫里太监宫女,进进出出,显得很是热闹,赵石一到,不用通禀,就被带了进去。
赵石看了看,这里张灯结彩的,显然已经开始为将要到来的年关做准备了,而离皇帝大丧,三年之期已过,宫中看来是要热闹一番了的。
景帝驾崩,对于太皇太后赵氏来说,可能会是个不小的打击,但对于慈安宫于宫中的地位而言,却没有任何的影响,甚至尊荣犹胜于往昔。
成武皇帝登基,没有从景帝侧妃中选一位出来,奉为皇太后,这样一来,为表孝道,对于慈安宫这里,也就越发的看重。
皇家亲情淡薄,多数都是利益使然,这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而此时看来,太皇太后在长安之乱前后一言不发,也实是明智之举。
进到内殿,太皇太后还没有出来,却已经传谕宫人,传上酒菜。
赵石等了片刻,太皇太后才在宫人搀扶之下,笑呵呵的行了出来。
见礼已毕,太皇太后来到主座坐下,摆手吩咐赵石落座。
赵石看了看,相比几年之前,太皇太后老的厉害,头发已经白了大半,走路也已蹒跚,容颜之上,也只有偶尔才能让人想见当年之风韵。
二十多年过去,算一算,太皇太后也是奔七十的人了。
没有什么外人在,赵石也随意了很多,坐下之后便笑着道:“几年在外,心里多有记挂,今日看着娘娘身体康健,臣也就放心了,而娘娘这里,看着可也比往日热闹多了呢……”
太皇太后看上去兴致极为不错,只是无论说话,还是动作,都有了些迟钝。
“人老了,什么热闹不热闹的,都还不是那么回事……只是今天你来了,这里才算有了些人气,平日啊,怎么会这么闹腾,你这常年在外的,入宫一趟也不容易,别拿那些奉承话来糊弄本宫,陪我这老人家多聊一阵子,也就算你有那个孝心了。”
“对了,瞧这记性……听说你又在草原上纳了个胡女回来,还是个公主来的,你没回来之前,这宫里宫外可就传遍了,怎么,这次入宫没带进来,不说让人带着过来给本宫瞧瞧吗,怎么,嫌本宫老眼昏花,记性又不好,就不当回事了吗?”
长安之乱后,这位太皇太后娘娘确实骤然衰老了许多,说话也开始絮絮叨叨,与百姓之家的老人并无二致。
只是到了这个岁数,也就少有什么顾忌之处了,想笑就笑,想怒便怒,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其实正是说的这个年龄。
赵石笑着解释,“臣这次入宫,是为谢恩而来,哪里敢带女眷,娘娘若是想见,过几日臣便将她送过来,不过胡人不懂规矩,可别惹恼了娘娘……”
太皇太后那边已经笑了起来,虽然到了这个岁数,但耳不聋眼不花,别看老的厉害,身子确实康健的很。
秦州赵氏屡出高寿之人,却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如今赵氏一族,两位重要人物,皆都健在,正是明证,同样,也是家族的福分所在。
“你啊,看上的人儿,本宫可清楚着呢,除了舞刀弄枪之外,心思也一个比一个机灵,就说琴其海那丫头,本宫每次见了,就打心眼儿里喜欢,这次你带回来的这个,估摸着又是个伶俐人,但本宫可要说说你了……”
一边说着,一边顺手从憋着笑的宫娥手里接过茶盏,漱了漱口,吐到一个银盆里面,才又接着道:“本宫在宫里呆了这许多年,可一个胡女都没见到,偏你府里一个连着一个的收拢,皇帝还年轻,九五之尊,也不是没有嫉妒比较之心,比来比去,可就成了祸事了,这个上面,你可要想清楚了。”
这话也就这位太皇太后能说,其他人即便心里能想到,也断不敢宣之于口,不过,这样的言语,才是真正的良言规劝,要不怎么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呢,在宫中呆了数十载,于许多事上,可能没什么远见,但在女人和皇帝这个话题上,却没有人比这位老人家更有发言权了。
赵石点头,借着这个话头就道:“多谢娘娘教诲,这不,臣从北边回来,可也带回来了几位真正的西域女子……不过出身都嫌卑微,又不通汉家礼仪,正好来到娘娘这里,想向娘娘请教一下,若是献给皇上,合不合规矩。”
太皇太后立时来了兴致,随手挥退了在她眼前晃悠着布菜的宫娥,头微微扬起,教训道:“你呀,大事明白,小事糊涂,几个胡女……送入宫中教坊就是了,日后能不能在宫中占据一席之地,都凭她们的本事,难道你还想捧在手里,送到皇帝面前去?”
“她们在宫中站稳了脚,自然会念你的好处,你一个大将军,为她们争地位,邀宠之名就要先落在脑袋上,皇后那里你也不好说话,再说宫里女人这么多,你见哪个是凭着娘家一步登天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