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将血- 第76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粮仓,马厩?”

“没错。”蔫狼很有气势的挥了挥手,“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没了粮草,金狗还打个什么仗?马厩……也去探探,我估摸着,里面的马不会太多了,毕竟要打起来了,马要是还在那里,还打个屁啊?所以,最要紧的,还是这几处粮仓……”

“嗯,老哥说的有道理……”黑小子点头,指着城东一处道:“这里是太原最大一处粮仓,一直由虎卫军看着,咱们人手太少,不去碰它,就这里了……”

蔫狼顺着他的手指看去,赞赏的点头,“西边的这两处粮仓,粮秣军械也是不少,烧了它,咱们就能趁乱出城,城内起了大火,大帅那里若是退兵,也能轻易一些,咱们就算有交代了,你们说呢?”

围在一处的年轻人们互相看了看,不觉同时点头。

黑小子站起身来,“宜早不宜迟,我亲自去探探西边,小五儿,你再辛苦一趟,带两个兄弟去瞅瞅这两处马厩……”

顿了一顿,他们这些人,不用怎么激励士气,什么时候该干什么,就像天上打雷,地上流水般自然,但这个时候,黑小子还是觉着应该说些什么。

“兄弟们,咱们一路上没少杀了金狗,但那都是小打小闹,回去便是说给人听,也没什么大意思,这遭不一样,这里是哪里,这里是他娘的太原城,城里十几万金狗,咱们要是能在金狗的老巢里点上一把火,荣华富贵先不提,大帅亏待不了咱们,就说回去了,估计即便是十几年,二十年后,咱们老了,记起这一遭来,也能觉着自己没白活,你们说是不是?”

“放心吧,咱们理会得。”

年轻人们纷纷应和,热血开始上头,这些可以说是军中翘楚的年轻人,多数已经有了将生死抛之于度外的觉悟。

蔫狼开口,“今晚,就在今晚,趁着城内有些乱,咱们干他娘的,放火之后,大家往城北走,出不出得去太原城,就看老天爷了。”

年轻人们点头,没人多说什么,谁都明白,一旦火起,若不能趁乱出城,多数就得被金人搜出来,下场不问可知。

黑小子嘴唇抿出一道坚毅的弧线,心里却在可惜,要是这次人来的多些,非得……能将太原城闹个天翻地覆?

天色将暮之时,探查的人陆续回到废园之中,一如蔫狼所料,外面大军调拨,有些乱,正是行事的好时机。

破釜沉舟,却也不能失了谨慎,等到天色黑下来,十几个人,分成两队,刘启升,蔫狼各带一队,瞧瞧翻出废园,往城西方向潜了过去。

其实,太原城内粮仓在唐时皆位于太原城外,这些官仓中的粮草除了供给太原城百姓之外,其余全为军用,实际上,其中一多半,皆为太原驻军军屯,而唐时朔方军的粮草输运,也有很大一部分要在太原大仓中调拨。

而到得唐末,契丹人南下,占据太原,这里也是北地粮草重镇,经过屡次扩建,太原城外城更形阔大,因辽人残暴,汉人义军此起彼伏,一些粮仓渐渐归于城内,到得金人西进,围太原,太原外围的粮仓在金人铁骑之下,被摧毁殆尽。

而到女真立国,以大同为西京,太原粮秣聚集的压力也被大同分担了出去,粮草少了,城外大仓也就没必要重建,于是,太原城粮草也就转到了城内大仓存储。

实际上,刘启升等人探听的情形还是略有不明,城东大仓之粮草,才为军用,城西粮草,皆为府仓,一部分供给城内百姓,一部分则为历年存留,只有四分之一左右,则为太原左近几支汉军的军粮。

另一个意外便是,城西粮仓的粮草并不多,按理说,城西粮仓中的粮草应该比东城粮仓多出不少,但实际上,汉军各部吃空饷的太多,加之官吏贪墨,倒卖粮食,等等龌龊门道,所以城西两处大仓的粮食,也只剩下三分之二不到,很有一些粮仓中是空的,而陈米更是占了其中半数,这里面的门道不用细数,金国到现在,处处的窟窿,这也只不过是金国官场的一个缩影罢了,连完颜和尚,独吉思忠这样励精图治的金国重臣,对这样的情形也是无可奈何,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就遑论其他人等了。

真要牵扯起来,不论太原,还是西京大同,甚或是上京,一大批的金国官吏都得掉了脑袋,要不怎么说积重难返呢?就是这么个意思了……不然,独吉思忠何至于千里迢迢专来太原,阻完颜和尚出兵?为的哪般,还不是为了大军一动,粮草就可能跟不上,只因这不是太原一处的问题,金国各处官仓,皆是如此,太原这里还算好的,搁在别处,很可能粮仓中报说的粮食,根本就没有,粮仓都是空的。

只此一事,金国之腐朽就已可见一斑了的……

而刘启升等人到了太原才多少日子?自然不会知道这些,不过就算知晓,到了这个时候,也不会再改了主意。

不说这个,单说黑小子带着七个人,一路有惊无险,直到深夜,才潜到了西城一处大仓所在,再等一会儿,蔫狼带着人也到了。

一群人藏在暗处,往大仓方向观瞧,这里人真的不少,灯火通明间,来来往往运送粮草的人不算太多,却也绝对不能说少。

大战在即,各部粮草调拨一直都在进行,尤其是今晚,大军出城,各部请调粮草的,更是繁忙。

不过话说回来了,人多是多,但也确实够乱,人喊马嘶之间,军兵,民夫混成一团,沸沸扬扬,直若闹市一般。

“混进去容易,怎么把粮仓都点了有些难……”

“嗯,像这样的大仓,烧起来太容易了,不过一旦走水,救火的家伙什准备的肯定也不会少,所以这火头一定要多,让他们照顾不过来,只要真个烧起来,神仙来了也只有干瞪眼的份儿。”

“说的不错,老哥,你看咱们是分头行事,还是在一块儿,点了这处,再奔下一处?”

“还是分头行事吧,火一旦烧起来,金狗必有防范,下一处怕就没那么容易了,分头行事好些。”

“成,那我带人去下一处,定好了,大约一个时辰之后,咱们同时动手,我看之后咱们也不用会合了,立即带人去城北,能不能出去,各安天命,你看这么着可成?”

“好,小子保重,咱们过些时候再见。”

刘启升抱拳,“老哥也要珍重,这一趟若能出去,咱们就是过命的交情……”

蔫狼重重点头,“到时老哥定要请几位兄弟痛饮一番。”

两拨人分开,蔫狼这里又耐着性子等了有一会儿,这才一挥手,一条条黑影从阴暗处摸了过去。

这里的守卒本就已经忙的昏头转向,又值深夜,值守军兵都在打着瞌睡,谁也没有想到,会有人在太原城内纵火。

黑暗之中,一条条黑影如入无人之境般进了来,悄无声息的放倒几个守卒,换了衣服,举着火把,大摇大摆的巡视各个仓房,火油之类的东西在这个地方不好找,但架不住干草多啊。

夜晚之间,七八个人在混乱的大仓左右忙碌着,没人发觉,没个仓房阴暗之处,都被放上了一堆堆的干草。

直到第一缕火苗着起来,有人撕心裂肺的大喊,“走水了……”

整个大仓,瞬息间便静了一静,接着便是混乱,二十多处火头,接连烧起,本来便已入冬,天干物燥的时节,借着凛冽的寒风,火头越烧越大,风借火势,火借风势,不一时,火头便已连成一片,再充足的准备,面对这许多火头,也只有徒呼奈何的份儿了……

而半晌过后,从这里望去,靠北的大仓红彤彤一片,火头也着了起来……

从天空望去,整个太原西城,浓烟滚滚,通红的火舌不时窜起,展示着自己傲然的身姿,将所有遇到的东西,都纳入自己的怀抱。

火光映照之下,人如蝼蚁,分散奔逃,再过半个多时辰,太原上空,已经被浓烟所笼罩,不论城内城外,所有人都惊骇的瞅着变得通红的天空,以及那一发不可收拾的火头儿。

开始时,所有城内望见这等骇人大火的军兵将校都是一个念头,赶紧救火,但随后,将军们却已经醒悟了过来,一边急令人传报上官,一边安抚军心,谨守城池,防秦军趁机攻城,而这么一来,大火更是一发不可收,直到第二日晚间,两个大仓烧无可烧之际,火头才渐渐弱了下来……

是夜,太原大火,数十万石粮草,付之一炬,大火着的太过突然,守仓军兵,以及各部拉粮的军兵将校还有征发之丁壮,死于大火者,不计其数……

更可怕的是,死伤到在其次,阳曲,太原两场大火儿,可谓是烧的金人焦头烂额,大军粮草捉襟见肘,不久之后,太原十数万百姓之家,也闹起了粮荒。

太原城这一场大火,也趁势点燃了太原城下的战火,让迟迟未曾正面交锋的两军,终于开始了真正的较量,决战提前到来……

而这个时候,无论秦军,还是金兵,都未曾真个准备妥当,这场预料之外的大火,让两军主帅都是措手不及,奈何,两军主帅又都是决断非常之人,于是乎,一场堪称惨烈的大战在这个冬天,在太原坚城之下,就此拉开了帷幕……

第九卷 旌旗漫卷不须夸 第771章 鏖兵(一)

“传令各部不得擅动,人不得解甲,马不得解鞍,等候军令……”

“也不用救火了,拆除粮仓左近民房,不要让火势蔓延。”

“传令四城守城士卒,紧闭四门,无我军令,不得擅离城墙一步。”

“传令给合合,周佐,命他二人率部与城内官佐巡视四城,三日之内,凡闲杂人等出现于街市,皆视同细作,立斩。”

“上书朝廷,命人急送上京,请朝廷务必于年前调粮到太原,数目多少,去问西京户部派来的那几个兔崽子。”

岔子接二连三的出来,情势渐趋险恶,眼望着西城通红的天空,完颜和尚反而静下了心来,只是眉头微蹙,一连串的军令毫不犹豫的脱口而出。

“秦人恐怕要趁乱退兵了。”急急赶过来的独吉思忠有些衣衫不整,这一场大火来的是如此突然,烧掉了些什么两人也都很清楚,至此时候,向来不紧不慢的独吉思忠也有些急了……

“求之不得……”完颜和尚冷笑了一声,脸上带着难言的自信,还有一丝即将获得猎物的兴奋,没有一点的沮丧流露,“明日秦军必退,我带兵出城追敌,大破秦军,指日可待,这太原城,还劳兄长看顾一些时候,待得我凯旋而归,再与兄长痛饮一番。”

瞅着渊渟岳峙的完颜和尚,独吉思忠终于放下了心来,笑道:“好,就等你回来……”

……

太原大火自然也惊动了城下的秦军,黑夜之中,秦军大营从沉睡中醒来,骚动着,天色微明之时,赵石带人登到寨中高处,往太原方向张望。

不多时,便颁下军令。

“传令各部,收拾行装,早饭过后,立即拔营,咱们回榆次去。”

于坚城之下,撤兵而走,无疑是最危险的事情,赵石一直在等,没有这场大火,也许就要等到冬天第一场大雪来临之际,便要拔营而起,退兵回汾州,那个时候,天气严寒,对秦军不利,但对于追兵来说,定然也不好过。

可以想见的,退兵之路将艰难无比,两军鏖战,结果很可能就是两败俱伤,到了那时,五万秦川儿郎,近十万河中子弟,能安然回到汾州的,会是多少,便是赵石自己,也是没底,更可怕的是,北地严寒,又有大雪封途,非战斗减员,才将是士卒折损的最大原因,一旦支撑不住,被金兵冲开阵列,也许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