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卧龙逆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卧龙逆天- 第13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松也不客套,昂首入座,举目打量了诸葛亮一眼,对于诸葛亮俊逸相貌颇为惊叹,但他也半点不觉得自行惭愧,的确是个洒脱之人。

待亲兵上过茶水,诸葛亮抿了口茶,道:“子乔先生尝尝我这茶这么样?”

张松端起茶杯,闻了一下,又轻抿了口,点头道:“不错,不错,早闻楚侯善于泡茶养生,有道家济世风范,今日一见,果真不虚也。”

“子乔先生喜欢就好。”诸葛亮淡淡一笑,不以为意的说道。

交谈之中,诸葛亮却并不询问张松军情,只谈荆益风俗人情,这样一来,张松反而有些坐不住,反而主动开口道:“楚侯,松从凉州来此,实为要事,更有军情禀报,不知楚侯可愿一听?”

“子乔先生但说无妨,亮洗耳恭听。”诸葛亮正身作揖道。

张松整理了一下思绪,道:“松年前从益州从发,赶至渭水南岸,谒见过曹丞相,然曹丞相视吾若草芥,吾无奈之下,原本打算转道武关,经南阳下荆州返回蜀中,不料在斜谷道中迷途,辗转半月,走出群山之时,已经抵达潼关附近,不得以松只得沿洛水而下,经东都洛阳,途径许都,转汝南,本想去襄阳拜访侯爷,但却意外得知楚侯您的大军在樊城,特来禀告路上知道的一些军情。”

原来张松在路经汝南之时,得知曹操帐下大将张辽所部两万五千人马,已经秘密前往南阳而来,至于行军路线,吾却没有打听到,而且汝南所部的两万人马,也在大将李通的率领下,悄悄开拔开出了汝南,据说已经进入桐柏山山脉之中。

诸葛亮听完张松的解说,不由有些迟疑的看了眼张松,道:“敢问子乔先生,为何知道如此多详情,还请子乔先生休要误会亮多疑。”

“呵呵,楚侯疑虑自是对的,若不是机缘巧合,这等军情绝密,松自是无法得到的。”张松微微一笑,接着道:“松能够一路畅通无阻至此,皆因为有此通行令牌,这是丞相府掌书记官杨修赐与在下的,吾二人虽然相交时日不长,但杨修却是个让人敬服仁厚之士,当他得知吾有意游历中原时,随即把自己贴身的腰牌赠送给了在下,这也是松能够一路南下,吃住在驿馆,代步有车马的原因,而松能够获知各中情报,也是在汝南驿馆之中歇脚时,听到同在驿馆歇脚的运送辎重的军士谈论,方才知晓的。”

毕竟张松初来乍到,却对曹军动向如数家珍,这也不由得诸葛亮怀疑,毕竟这事透着蹊跷,相反若是诸葛亮不闻不问,张松自己都会怀疑,诸葛亮是不是太过于没有心机了。

“若有冲撞之处,还望子乔先生莫怪。”诸葛亮听他这么一解释,不由释怀道。

“楚侯客气了,此乃人之常情,松焉能不明。”张松作揖一笑,接着道:“如今南阳和汝南曹军暗动,这还不是最主要的,吾在出关中之时,就听闻曹操大军,已经战胜了马腾和韩遂,如今荆州局势突变,只怕曹操大军,已经班师返回,若楚侯想攻取南阳,还需谨慎行事,切莫中了曹操之计。”

“哦,竟有这事,看来是的从长计议了。”诸葛亮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随即道:“子乔先生一路车马劳顿,不妨先去洗刷休息一下,待会午宴再叙如何?”

“楚侯所言有理,某这就告退。”张松明白诸葛亮这个时候,自是需要派人去证实自己的言词,以及做出相应的安排,所以他对于诸葛亮的这番安排,自是毫无意见。

“士载,立即安排府中奴婢,好生照顾好子乔先生去别院休息,若有怠慢,定责不饶。”诸葛亮起身送张松之时,一脸严肃对邓艾吩咐道。

“诺!”邓艾刚才一直在内堂内,诸葛亮和张松的对话,他自是一句没落下,对于诸葛亮如此重视张松,他自是明白个中缘故。

张松刚刚离去,刚才一直在隔壁的徐庶和庞统就联袂而来,诸葛亮看了二人一眼,道:“刚才张松说的话,想必你们都听到了,对此,汝二人有什么看法?”

徐庶和庞统对视了一眼,开口道:“若张松所言不假的话,南阳必然是个陷阱,我军若贸然开进,只怕会陷入其中,难以自拔,但若是假话……”

徐庶话未说完,诸葛亮却打断了他的话,道:“若是假话,我们很快就能拆穿,所以并不足惧。”

诸葛亮说罢,起身朝门外的亲卫兵喊道:“传令斥候营的军官前来见我。”

“主公所言甚是,只是为何斥候营昨日送回的情报,却说如今南阳只有穰城和宛城各屯有六千兵马呢?”庞统这会也是一脸疑惑的说道,对于军中斥候营的能力,他还是很清楚的,可这次斥候营却出现了偏差,这不由让庞统颇为费解。

诸葛亮思虑之下,道:“斥候营打探的情报并没有错,错就错在斥候营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城池之中,而忽略了山野密林,南阳地跨千里,纵横南北,一支有心藏匿的兵马,若不稍加细微观察,又岂能轻易发现?”

“嗯,主公推测有理,统以为,如今既然局势未明,大军实不宜轻进,而且还需要提醒章陵太守诸葛瑾大人和镇守将军魏延,以防遭遇曹军突袭,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庞统点了点头,进言道。

诸葛亮想想,道:“就依士元兄之策,大军继续在樊城休整待命,等确认军情之后,再做计较。”

由于张松送来的情报,使得诸葛亮及时的做了军事部署,从而挽回了损失,因为多日之后,黄同率领的斥候营和黄光的暗卫营,经过严密打探,终于凭借着穰城频繁的商队进出中,发现了一丝端倪。

并且找到了张辽所部人马驻扎之地,让诸葛亮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张辽、李典、王朗所部的两万五千人马,竟然隐伏在新野城外的博望坡的密林山谷之中。

博望坡地形险要,又是诸葛亮大军进攻穰城的必经之路,若要不是张松提醒,自己率大军通过博望坡,很可能会遭遇张辽的伏击,若是在博望坡遭遇伏击,纵使大军能够脱困,也必然是损失惨重。

得知个中情况,诸葛亮也不由感到一阵后怕,在这个冷兵器时代,若不能知彼知己,在这个讯息万变的战场上,确实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出现。

(汗。。。。今天终于有4千收藏了,感谢大家的支持啊,谢谢。。。)

第二百零八章 良将霍峻

第二百零八章良将霍峻

正在诸葛亮惊异南阳局势的变化之时,徐庶和庞统联袂而来,刚一进帐徐庶便开口道:“主公,章陵郡的魏延将军送来消息,说已经查明汝南太守李通兵马,实际隐藏在南阳境内的复阳县境,也就是距离章陵郡治所舂陵城上方一百五十里的位置。”徐庶边说边走到了地形图前,指着复阳的位置说道。

“李通大军屯与复阳,俨然与伏军与博望坡的张辽,形成了呼应之势,若我军不幸中伏,李通大军则可立即切断我军后路,把我军困于新野一线,若我军没有中伏,李通则可奇袭舂陵,骚扰我军后方,这条战略意图若实现,我军纵使有防备,也必然会陷入被动之中。”诸葛亮蹙眉道,这条计策却也够厉害的。

“主公,眼下既然曹军援兵已经抵达南阳,加上原来南阳的万余守军,曹军兵力几乎与我们不相上下,加上他们占据地利,这对于我军来说,无疑是不利的,以统愚见,咱们可以调转枪头,立即发兵攻打复阳城,把李通所部围困在复阳,然后命武阳关一线的文长将军出兵,趁汝南空虚之余,把汝南的钱粮人口尽数掠至章陵,然后放火把汝南毁之一炬,如此我军虽不得汝南之地,但却得汝南之实矣。”庞统眼球一转,口中说着掳掠之事,嘴角却不由露出一丝冷笑。

“主公,士元所言甚是,战争之道,不外是争地争人,汝南无险可守,我军纵使夺取,也需要屯重兵把守,可若是把汝南人口尽数掠走,使其成为废墟,曹操得知也无益。”徐庶思虑之下,也是深表赞同道。

诸葛亮沉思片刻,有最终点头表示了赞同,当下遂道:“士载,召集众将议事。”

待众将到齐后,诸葛亮让徐庶把当前形势叙述了一遍,然后开口道:“诸将若有好的主意,不妨提出商议一下,若无异议,立即听我号令行事。”

“末将等谨遵主公将令!”众将齐声应道。

“文向,子龙、叔至所部兵马,今晚出城,秘密取道舂陵,日夜兼程,争取后日傍晚前,赶到复阳城下,我大军随后赶到。”诸葛亮目光扫过徐盛,赵云、陈到三人脸庞吩咐道。

“末将领命!”三人齐声出列,接过将令而去。

“其余众将随中军行动,明早出发。”诸葛亮环视众将一眼,正准备吩咐留守之人时,负责帐前守卫的邓艾走了进来,道:“主公,督粮校尉傅大人求见。”

“请傅校尉入帐。”作为督运粮草的粮官,傅士仁自是有面见的权利,所以对于傅士仁的求见,诸葛亮并没有感到奇怪。

不一会,一身戎装的傅士仁便走了进来,作揖行礼道:“下官拜见主公。”

傅士仁身材魁梧,满脸虬髯,倒也有几分英武之气,诸葛亮点了点头,道:“傅校尉请入座。”

“谢主公赐坐。”但傅士仁却并未入座,而是接着道:“主公,下官此次求见,乃是为主公举荐一员大将,恳请主公能能够接见。”

“哦,既是傅校尉推荐,可宣其入内。”诸葛亮到是有了几分兴趣,若傅士仁真能推荐大将入仕,也算是大功一件了。

“仲邈兄,我家主公有请。”傅士仁告退一声,走到帐外,把在帐外等候的壮汉给请了进来。

“罪将霍峻,见过楚侯。”身高七尺有余的霍峻,五官轮廓鲜明,身形挺拔,年约三十出头,双目迥然有神,坚毅的脸庞上尽显彪悍之气。

“汝是昔日刘荆州帐下的偏将军霍峻,霍仲邈?”诸葛亮在荆州多年,对于此人自是不陌生,而且荆州地面上,素来有传言说荆襄大地能征善战之将,首推文聘,次推霍峻,文聘的能力,诸葛亮早已见识过,这霍峻竟然能与文聘其名,想必也差不到哪里去。

“正是罪将。”霍峻有些紧张的低头作揖道,这次来投奔诸葛亮,他心中还是有些惶恐的。

“主公,仲邈兄早在赤壁之战前,因不满刘琮降曹之举,辞官归隐枝江故里,原本早就想来投奔主公,但去年因其兄病故,而他又大病一场,直到年前身体恢复,这才起身带着宗族三百部曲士卒,前来投奔主公麾下。”傅士仁与霍峻之兄霍笃交厚,霍峻生病不假,其兄病故也不假,但他迟迟未肯出山的原因,却是担心诸葛亮不肯接纳。

直到年前霍峻获知傅士仁受到诸葛亮启用,成为诸葛亮帐下的督粮校尉,霍峻才写信与傅士仁,并请求傅士仁代为举荐,这才有了霍峻投奔的起因。

诸葛亮点了点头,道:“仲邈诚心来归,自是一家之人,罪将二字就免了。”说到这里,诸葛亮话题一转,问道:“仲邈,若让你镇守樊城,汝将如何御敌镇守?”

霍峻思虑了片刻,道:“樊城背靠襄阳,襄阳在,樊城不失,襄阳失,则樊城难以自保,所以末将以为,樊城不过是个钓饵,有三千兵马守卫足矣,然襄阳则不同,只要襄阳大军屯扎,敌军则不敢望其背也。”

霍峻这话,无疑是符合兵法中的地利要素的,樊城位于汉水北岸,背靠汉水南岸的襄阳,自古以来,围绕襄阳的战事,樊城从来就没有能够坚守不破,这也从而有了一句俗语:叫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