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任凭钟繇再聪明,此时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丞相放心,只要钟繇在关中一天,就不会让马腾父子,韩遂反叛丞相!”钟繇再次郑重其事的对曹智做出保证,也是一种变相的表达忠心。
“嗯,元常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丞相也相信元常在关中一天,关中就能安定一天。但马腾、马超父子,还有韩遂,并州高干,他们表面上服从朝廷,归顺丞相,但一个个拥兵自重,一家一个小朝廷,都是有开府的权利。而且他们势力又都在关陇、凉州、并州的西陲之地,总之这些地方是他们几家的割据,并不真正属于朝廷的,前段时间的马超表现可是很不一般。他们先是抗拒丞相兵发陈仓的军令,以各种理由推脱不说,主公还在张鲁的军中擒获了庞德,后来又……哎……他们迟早都是我们的心腹之患的!”荀攸预言又止的最后没有说全话意,但最后隐指的就是前段时日的马超欲图的兵犯许都之事。虽然被挫败了,钟繇甚至认为他又一次化解了一场关中危机,但从荀攸的话语中不难听出,这件事已是引起了曹智的不安和猜忌。
荀攸的话让钟繇茅塞顿开,之前怪不得贾诩被调来了关中,原来曹智准备对关中诸豪动手了。
钟繇此时已经明白自己之前都是会错意了,曹智不是对他有所怀疑,或是不满。而是要让他治理的关中诸毫就此不太平起来,曹智的潜台词已经很明确道出“我要他们反叛”。
钟繇立即快速的在意识里抛弃了曹智是为考察他的忠心,和政绩而找他回来的了。钟繇明白曹智这次让他回来汇报工作之余,还是要他拿出态度,表明决心,商量计策,对付关中诸毫,乃至并州高干的。
钟繇想明白后,马上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向着曹智行了个军人的“肃拜礼”,凛凛道:“丞相在上,各位大人今日可为钟繇做个见证,钟繇愿在此地立下军令状,丞相要是现在就发令,钟繇马上整合关中兵马,出兵征伐关陇诸逆臣!”
钟繇的行为让在场的人眼前一亮,曹智更是表现出了应有的感动。忙离座亲自扶起钟繇,并要曹昂以子侄礼扶钟繇重新入座,并亲手为钟繇倒上一杯酒,大示恩宠道:“元常,有你在关中,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来,咱们先饮了此盏!”
曹智和钟繇,与宴厅内所有的人满饮了一樽美酒,放下酒樽,重新落座后,面容一肃,换上一副愁容的唉声叹气道:“马超是铁了心要与我为敌,他这夺妻之恨是不可能与我化解的!”
曹智自报家丑似的,哀声完,曹昂马上站出愤愤不平道:“父亲与扬姨娘两厢情愿,那马超不是在以为杨姨娘死了,就马上娶了一位新妻子吗?怎么能说父亲夺他所爱呢?”
这话说的多少有些牵强,而且其中内幕,在座之中恐怕没有比钟繇更清楚的了。但今日曹智这么说肯定是为了引出下面的话题,在说在场都是曹智心腹,有谁会去深究曹智是不是真的夺人妻之事。
钟繇忍着笑,瞥了主位上的曹智一眼,见曹智眼光有意无意摇向他时,他就赶紧低下了头。
这时只听主位上的曹智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说给钟繇听的道:“不管怎样,关中、并州这些人和咱们不是一条心,他们没理由将来也是要找出一些理由来针对我的。与其等着别人先发作,不如先发制人……”
曹智喃喃的说完,就端起酒樽,自饮自酌起来。
听话听音,钟繇算是明白曹智这么急的招他回许都是什么事了。
钟繇此时已经无心在饮宴,他钦佩曹智胸怀大略的同时,马上调整思路,咀嚼一番曹智的明显是在暗示他要先下手为强的暗示。
此时以曹智的身份、地位,攻伐关中、并州诸豪,必须是要师出有名才行。因为那些人都是明面上归顺了朝廷的,盲目用兵,对曹智的名声不利,对朝廷的信用度和形象都很不好,所以必须找到一条理由,最好是能坐实他们谋反的真凭实据。
在座都是些善弄权术人才,此时可能都在冥思苦想如何让曹智未来的出兵关中,师出有名。
可能在座的此时唯一的共识就是,要挑动马腾等人先反叛,那样他们出兵讨伐就是名正言顺的了。
但怎么样挑马腾父子的刺呢?这场类似家宴的宴会到了此时,已经完全变了口味,这其实是一场真正的议事会议,并且是针对神州大地上,西北最后一些军阀势力的铲除大计。
其实这种方式在曹智的团队中很正常,大家也都挺配合,都放下碗筷、酒盏,开始集思广益。
有人马上提出可以利用几年前董承一案马腾一家牵连其中作为借口。这个提议,马上被荀攸否决,他认为这件事不但早过了,而且事后证明马腾做的很是聪明,从来没有在“衣带诏”的那份“义状”上签过自己的大名。马腾的参与是通过留守许都,作为人质的儿子马铁实施的,事后马腾就表明过是因为儿子年纪太轻,才被人愚弄,纯属是小孩不懂事的上当受骗。把事情推的一干二净不说,还让曹智不得不以示大度的放还了马铁。这件事上马腾做的很是漂亮,“衣带诏”的事他肯定参与了,但董承失败后,马腾却能进退自如。因为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签的字,曹智能追究吗?
荀攸的意思,事后主公曹智也的确只是教训马铁几句,就放还了他会凉州,让马腾再教育。现在却要在那这件事来说事,荀攸认为太笨,太拙劣,太不像话了,这不是让天下人耻笑吗?这不是个曹智出兵关中的好借口。
接着又有人说,可以拿这次马超派人入汉中,支援张鲁一事做文章。
荀攸还是否定,因为马腾、马超在这件事上还是滴水不漏的。庞德的马超的部将,和马腾没啥关系不说,庞德跑到汉中,毕竟只带了几十个人,不是带了部队去增援张鲁。
对,庞德现在 是成了他们的俘虏。但马超完全可以说他是变节,叛逃自己,去投奔张鲁的,完全和他没关系。这理由不但充分,而且冠冕堂皇,并且理、据都还站得住脚。
会议一下子陷入僵局,大家沉默了好一会,都未能再拿出好主意。
钟繇也是一直一边听着别人的意见和反驳、讨论,一边沉思着。绕了一圈,能说的都说完了,但还是没议出个有效的方案来。最后大部分人都把目光聚焦到他这位司隶校尉身上。那地方是钟繇你管的,也最了解这帮西凉和并州的这几股军阀,和他们都打过交道,你总该拿出个对得起你这个职位的章程和计策来吧!
钟繇想了会儿,看到众人期待的目光,也没矫情和做作,直接一清嗓子站了起来,对上曹智期待的目光,开始侃侃而谈。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钟繇定计
“臣以为在主公发动此次的西征之前,因派议郎张既再去劝说马腾等解散部曲入朝为官,马腾和韩遂长期不和,要他失去那份保命的实力,他一定会对此犹豫,他要是绝不肯入京为官,我们也算有了一个抗旨的理由!”钟繇对着曹智讲出第一个计谋后,稍事顿了顿,看了一眼几位主要人员,然后继续道:“当然,马腾现在可是已经在动身来许都的路上,他也不一定不肯就此留下,长期在许都为官,我想只要他在凉州、关中的势力还掌握在他的儿子或亲信手中,就不怕我们敢动他,当然也就不怕韩遂侵吞他!”
“嗯,往下说!”曹智很有兴趣的两手支在身前的几案上,将整个脑袋搁在上面后,对着钟繇说道。
“既然我们要他们反,其实比这些年这么辛苦的维持关中的和平简单多。首先,马、韩两家是关中地区最大势力,我们不能让他们拧成一股绳,还要了利用他们的矛盾,来为我们最终取得胜利,打好基础,所以我主张主公应该首先在他们的老窝放把火,任命我们的一个人为凉州牧,我提议韦端!”钟繇胸有成竹的缓缓说道。
但他的提议,却令很多人一时陷入迷茫,有人就提出了,既然要分化马、韩两家,就应该任命马腾或是韩遂一人为凉州刺史,而不是派个空降兵去。
随即钟繇咧嘴一笑解释道:“事情是这样的,我们之前一直没有设置凉州刺史一职,就是因为马、韩两家在凉州的势力势均力敌,我们也不好得罪一方。但现在有了一个和他们两家都关系不错的韦端做凉州刺史,只要我们有计划的抬一家,打压一家,还怕他们不反吗?”
钟繇这个想法不错,韦端一直是他在关中的副手,的确很是熟悉马、韩两家的情形,也和他们关系不错。派他去马腾、韩遂倒是都不会立即翻脸,但这样一来更有利于他们从中推波助澜、挑拨离间,引发他们谋反。只要马、韩任何一家忍不住起兵造反,不就中了曹智的下怀,有了充分的理由出兵关中。
“当然,这些都还不保险,最保险的就是撤换河东太守,换一个让马腾、韩遂、甚至并州一些人,都能感受到让他们蠢蠢欲动的人,去治理河东,那样就事半功倍了!”
钟繇突然提到的河东郡,其实是因为它的战略位置有可利用的地方。东汉末年复杂的政治军事形势,和现在关中和并州这些势力对曹智将来的隐患,于是就把河东郡,这个交接点推到了一个非常重要而且敏感的战略位置。
河东郡肯定是属司隶校尉管辖,现在的司隶校尉自然是钟繇,是曹操的亲信,所以河东郡属于曹操的势力范围。并州的刺史现任还是高干,并州以前属于袁绍的势力范围,现在高干表面上是归顺了曹智,但骨子里还是自成一体的,曹智对这个老对手,袁绍的外甥,也不会就此安心。这点甚至连高干也很清楚,曹智的屠刀迟早要落到他头上,所以高干是很迫切需要联合外援来对抗曹智的。
曹智这次出兵关中,已经明确了是要一并处理掉高干这个眼中钉的。而黄河西岸的关西地区,属于马腾、韩遂的势力范围。在曹智无论与关中诸豪,或是北征高干,他们各方想得到对方的支持,与对方势力接触,就必须争夺河东郡。所以,袁尚也好,高干也罢,委派郭援为河东太守,带兵进攻河东,试图赶走曹智任命的河东太守王邑,都是这个目的。钟繇之前杀了郭援,击退了高干的部队,使河东暂时安宁下来,但现在情况又有新的变化,曹智要关中马腾、韩遂先动起来,钟繇所以马上指出河东就不能这样太平,否则这些人怎么看到联合抗曹的可能和前景呢!
钟繇提议撤换现任的河东太守王邑,是一个办法。但这马上让曹智为难道:“王邑一位勤政爱民的好官,深得河东百姓的爱戴。从兴平二年开始,他就在那里干得不错,突然撤换他,他肯定心怀不满,而且王邑一走,河东又要派谁去呢?”
“丞相放心,王邑是丞相一手提拔上来的亲信,心向丞相,为了防止并州刺史高干的势力,向西与马腾、韩遂接触,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对河东郡的控制。尽管王邑深得民心,也必须把他调开,另派一位亲信担任河东太守。我相信他是能理解的,我也会亲自去对他说的。”
“嗯!各位推荐一位像西汉萧何、东汉寇恂那样能独当一面的人才,去镇守河东吧!”曹智基本同意钟繇的三点意见,但说到推荐一个人才去河东,把这桶水搅浑,就需要集思广益了。说实话,这样的人才并不好找。
要举荐这样的人可没这么简单,众人再次陷入一片寂静中。最后还是荀攸突然站了起来道:“臣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