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公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好吃公子- 第1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爷,她不过才刚刚进府一天,只怕众人不服。”
  吴王浓眉蹙起,“能者得高位,府中厨房里的那些老厨向来不思进取,早就应该给点教训了。吩咐下去,这是我的意思,谁若敢对那个厨娘不敬,就立刻轰出王府。”
  枫红暗暗点头,又不由得摇摇头。听吴王说话,倒像是个很明事理的人物,只是为什么他对府里一套,在朝廷上对朝臣又是另外一套?
  “对了,今天这个厨娘可是行歌送进来的?”吴王问道。
  “是,她手里有行歌公子的亲笔荐帖。”
  “难为他连这些小事都记得。他是不是已经回京了?”
  “是,今日公子已经派人送信过来,说他已经回到别馆。”
  吴王放下筷子,思索了一阵,“明天给我准备马车,我去看看他。”
  “是。”
  枫红听了皱起眉。这些年与行歌明里暗里交手,知道他是为吴王暗中做事的人,但与吴王的关系却一直不能被确定。
  本以为行歌只是吴王安插在江湖的一个爪牙,但吴王对他似乎格外看重,语气里透露出的关爱,不像是一般主仆,或是联手做恶的朋友。
  “王爷,夜汤是否呈上?”
  “嗯,呈上来吧。”吴王又拿起筷子吃鱼,忽然间倏地停下动作,双眼如精光四射,直勾勾地看著枫红所在的方向。“谁在外面?”
  枫红一惊。难道他被发现了?但紧接著,他发现在距离自己不远的地方,还有一条人影伏在那里,看身形此人甚为高大,月光下还依稀看到那人一脸的纠髯。
  晕呐……居然是小孙!这家伙怎么不听话,还是跟来了!
  飞身而起,拽住他的肩膀,低声交代,“快走!”
  “不!此时此地就他一人,正是杀了他的绝佳时机!”孙延寿挣脱开他的手,手中一柄弯刀如月,明晃晃地从房顶上飞旋而下。
  这是孙家的独门兵器,可做手持兵刀,又可做回旋镖。此时,刀锋雪亮地从敞开的窗口飞入,冲著吴王直砍而去。
  本来坐在桌后正在吃菜的吴王因为听到动静已有警觉,反手一拨,竟用筷子将那柄来势汹汹的弯刀挑落在地。
  枫红低喝一声,“待著别动!”接著他飞身掠下屋脊,闪电般冲入堂内。
  “有刺客!”管家惊呼一声。
  吴王盯著他,“你是谁?”
  他嘻嘻一笑,“闻到王爷的菜香,想来向您讨口肉吃,王爷千万别紧张。”
  他并没有朝吴王靠近,而是悄悄地退到厅门一角。
  用脚尖勾起那柄掉落的弯刀,他拱手一揖,“因为菜香所以忘形,不小心把刀掉下来了,还请王爷恕罪。”
  吴王自然认得那柄弯刀,“你是孙家的人?”
  “哪个孙家?我不认识姓孙的。”枫红眼见他的拳头已经攥紧,心知对方如捷豹待发,于是脚尖一踹旁边的桌椅,借著反力弹回庭院外面。
  此时,王府的禁兵也被惊动,吴王一摆手,“不用追了!”
  回到房顶上,枫红拉起等候他的孙延寿,“快走!”
  王府禁兵听到王爷的命令全都停止追缉,但此时,就在枫红所处的对面屋脊上,竟也掠起一人,以如箭离弦般惊人的速度飞向他们所在的位置。
  夜空中只见银光闪烁,似有条银色流水划空而至。
  枫红暗自吃惊,对孙延寿说:“你赶快回去,我把这个人引开。”
  他看出这个突然冒出来的人乃是强敌,仓促嘱咐,“你也小心。”
  朝反方向掠开,枫红故意哈哈大笑道:“朋友也是王府的人吗?”
  本以为他这么大的动作定能将那人引到这边,不料那人却在半空中骤然变换身形,直扑孙延寿而去!
  霎时,那柄细如银线的长剑映亮了枫红的眼,他猛然想起在踏歌别馆时,曾见行歌手下用过这种兵刀,立刻意识到不妙,足点树枝也冲了回去。
  孙延寿虽然臂力惊人,但论轻功却远比下上枫红,以致刹那间即被身后的人追上并挡在自己身前,一把银剑抵住他咽喉,速度之快、武功之高、招式之诡异,在在都让他惊出一身冷汗,呆呆看著面前这个黑衣蒙面的男子,几乎要怀疑他是人还是鬼。
  “剑下留人!”枫红也已赶至,大声说:“他不过是一时莽撞,并没有伤及吴王性命,你不能杀他。”
  “孙家派人刺杀王爷,我要将他带回王府由王爷发落。”冷如冰的声音敲在夜色下,是一种逼人的杀气。
  枫红笑道:“哪儿有刺杀?你有何凭证?”
  “你手中的那柄弯刀就是证墟释。”那人对孙延寿冷笑道:“我放你孙家一条生路,是你自己要找死,那就怪不得我了。”
  银剑闪烁,枫红情急之下大喊一声,“你若敢动他,我也会让你尝到生不如死的滋味!”
  银光在半空停顿,那人微露兴味,“你想怎样?”
  “是人就有弱点,抓住他的弱点再施以打击,这不是你惯用的伎俩吗?难道你就没有弱点?我说过,别逼急了我,否则我会对你不客气。”
  面纱上方,那双俊逸森寒的眸子凝住,“你想说什么?”
  “你最在乎的那个人,你有没有想过,若是有一天我像你今天这样把剑也架在他的脖子上……”
  黑衣人眸光跳跃,“你不会。”
  “我虽然没杀过人,但并不是不会杀人;为了救人,什么事情我都做得出来,包括夺走你好不容易得到的一切!”
  片刻的空气凝滞,几人都屏住呼吸。
  银剑在空中坠落,“再有同样的事情发生,我不会放过你们的,孙不老也必死无疑!”
  枫红对听呆了的孙延寿使了个眼色,让他先行离开,然后对黑衣人一笑,“我果然没猜错,初舞是你的弱点。”
  一只修长的手摘下蒙面黑纱,露出俊美如仙的脸庞,只是寒凝的严峻让今日的行歌看起来与平时判若两人。
  他紧紧盯著枫红,一字一顿,“有句话你没说错,是人就有弱点。所以,小心保护好你的弱点,别被我抓住。”
  枫红正色道:“你曾听过一句话吗?聪明反被聪明误,你心机用尽,可是最后被牺牲的人也许恰恰就是你自己。我倒是很期待看到你一无所有时的那张脸。”
  行歌唇角勾起一抹诡异的笑,“在你有生之年是没这个机会了。”
  “那可说不定哦,风水轮流转,哪一天你搞不好会反过来求我帮你呢。”枫红突然跃起身,几下弹跳即落入树丛之中,难觅踪迹了。
  行歌转过身,看著不远处的王府灯火,因为刚才的一番喧闹,整个王府都被惊动,所有家丁和府内驻守的禁军都开始巡逻搜捕可能还有藏匿著的刺客。他并没有立刻返回,迟疑之后也暂时隐在黑夜之中。
  这次来,他本想单独会见那个人,只因孙延寿的行刺突生变故,让向来冷静行事的他在一怒之下,也暴露了行踪。
  看来今日不是与那人相见的最好机会。
  第七章
  孟如练累了一个晚上,好不容易将所有的宵夜都为王爷做完,返回自己休息的房间。但才刚刚推开一条门缝,屋内竟有人将她一把拉进去,她惊得张口要喊,却被人捂住了嘴。
  “别叫、别叫,是我!”
  那该死的声音让她狠狠咬了一口捂住自己嘴巴的手。
  “唉哟,这就是你送我的见面礼啊?”
  “大半夜的,你跑来做什么?”推开枫红,她瞪了他一眼,“你不要命啦!王府岂是你能随便乱闯的地方?”
  “没有你我才知道,这世上的东西吃起来都失去了味道。”他眨眨眼,“本来我最爱吃京城福林居的年糕,刚去买了一个,居然觉得不如你做的香酥饺好吃。”
  她瞥了他一眼,“你半夜跑来,不会是叫我又给你做什么香酥饺吧?”
  “在这里我当然不会那么放肆,总要替你著想嘛,不过你刚才给王爷做的那道水煮鱼闻起来真是香,什么时候有空也给我做一次?”
  “你脑袋里除了吃,就没有别的了?”她走到屋子中间的桌旁,掀开一个扣著的饭碗,将下面的菜盘推给他。
  枫红的鼻子动了动,双眼顿时晶灿了起来,“是水煮鱼?!你什么时候偷了一份在自己房里?”
  盘子上还有一副筷子,他夹起鱼片放到嘴里就大口嚼起来。
  “你吃鱼从来不吐刺吗?”孟如练点燃了蜡烛,在摇曳的烛光下看他大啖美食的样子。
  “舍不得吐啊,你这道菜连鱼刺都香得别有味道,当然要好好品味一会儿,可惜菜凉了,要是滚烫的时候,一定比现在还好吃。”他边吃边说,用下巴对她点了点,“你也坐下来吃啊。”
  “谢公子赐座。”她在他对面坐下,“吃完就走吧,王府戒备森严,被人发现你在这里会给我惹麻烦的。”
  “你猜到我会来找你,所以特意给我留了这份鱼,是不是?”枫红夹起一片鱼放到那个空碗里,推给她,“忙了一天,你还没吃吧?”
  她看了看碗,又看了看他,“你来王爷府到底有什么事?”
  “来看看你过得好不好,还有就是……”
  “孟姑娘睡了吗?”门外忽然传来管家的声音。
  孟如练脸色一变,对他道:“别出声。”
  她走到门口,隔著门板对外面说:“正要休息,您有什么事情?”
  “今天府里来了刺客,情况有些混乱,以致有件大事忘记告诉你了。王爷很满意你做的菜,吩咐说,以后的厨房由你管事,一日三餐都交给你做。”
  “多谢王爷的美意,我初来乍到,恐怕不宜担当这个管事之职,能否请您代为转告王爷,如练难居此位。”
  “王爷决定的事情不容辩驳,姑娘也就别推辞了。王爷还吩咐过,不许任何人为难你,厨房的事情都由你做主,所以你也不用担心。”
  管家走后,枫红小声说:“恭喜你啊,才一日工夫就升做了府内的管事,看来入御膳房是指日可待了。”
  “刚才你没说完的话是什么?”她背靠门板望著他,眼神是从没有过的专注。
  “还有就是……想给你讲一个故事。”
  “讲故事?”她狐疑地看著他。
  “也是一个很老的故事,和你心中隐藏的故事差不多久,只不过你那个故事的主角是个女孩子,而我这个是个男孩子,有兴趣听吗?”
  孟如练依旧狐疑,“你要是想藉著什么胡编乱造的故事,来和我讲什么化解仇恨的道理,我可不听。”
  “你若是听到不喜欢听的地方,直接叫我住口就可以了。”
  枫红头一次如此正色,没有了平日的神采飞扬和嬉笑怒骂,神态平和恬淡,似乎他正要讲述的。真的只是一个普通的“故事”——
  “二十多年前,有个大户人家。主人姓宁,是朝廷大官。宁老先生有个独子,名叫丹青,三岁识文,六岁赋诗,是宁先生的心头肉、掌上宝,人人都说宁公子将来必能成为国家栋梁。皇太后在世时,偶然看到宁公子非常喜欢,便赐了他一串佛珠,说保佑他一生平安,还收他做了干孙,让宁家风光无限。
  “后来朝中文武两派因种种矛盾积压未解,朝政之争越发激烈。文官这边以宁老先生为首,那时候他已经是丞相之位,声名权势显赫一时;武将那边则尊吴王马首是瞻,朝中的武将十人中就有七、八人是吴王亲自调教提拔的亲信。
  “两派越斗越烈,终有一日,因官盐私卖的问题,宁丞相与吴王在朝上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