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秦皇纪- 第5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采!”孟昭、马盖和范通三人为秦异人大声喝采。

他们深知秦异人的底细,秦异人练武的时间并不长,能有如此剑术,能与这个打斗经验极为丰富的奴隶打得难分难解,难能可贵了。

“好!”围观之人虽未如孟昭他们那般喝采,也是大声赞好。

刷!

一道匹练似的剑光劈来,秦异人避之不及,胸口被划了一下,一道血痕出现,鲜血淋漓。

“虎狼秦人,你还嫩得很!”这人裂嘴一笑,极是讥嘲。

“你高兴得太早了,你差点身首异处了。”秦异人反唇相讥。

“身首异处?”这人仿佛听到天下间最好笑的笑话似的,扯扯嘴角,讥嘲不已。

然而,很快的,他的冷笑就僵在脸上了,右手在颈间一抹,入手的尽是鲜血,脖子上一道清晰的剑痕。

“死来!”这人脸色阴沉,勃然大怒,手中剑上下翻飞,对着秦异人劈来。

秦异人何时伤的他,他压根儿就不知道,对于他这样的老手来说,这是耻辱,难以忍受,他真的是恼羞成怒了。

“休要生气,这是斗武的大忌,你不会不懂吧?”秦异人却是大声提醒对方。

此人心中一凛,忙凝神静气,剑招连绵不绝,一招接一招,如同长江大河。

秦异人要让他处在最巅峰状态,才能有最大收获,不得不提醒他。

经过一番打斗,惊人的领悟力展现出来,秦异人收获颇多,进步极快,出手越来越老辣,这让此人大为震惊。

“公子说得没错,唯有生死间才能让人有最大的进步!”孟昭大为感慨。

“是呀。公子好胆色,竟然要在生死间历练。”马盖对秦异人的选择大为佩服。

范通没有说话,重重点头,赞叹之意已在其中。

“嗤!”秦异人手中剑如同毒蛇一般,在这人手臂上一划,一道血痕出现。

“刷!”再一剑,此人肩上多了一条伤痕。

“噗!”此人背上中了一剑。

秦异人本就狡猾多端,诡计百出,再有了这番进步后,这人就穷于应付了,难以对付秦异人,被秦异人反击得无还手之力。

好在,秦异人并没有打算取他性命,而是剑下留情。

“撒手!”秦异人手中剑一绞,此人的剑掉在地上。

“你……”秦异人的进步,此人亲眼得见,历历在目,他压根儿就不相信,世上竟有进步如此神速之人,一双眼睛瞪得滚圆,一脸的难以置信。

“你输了。”秦异人手中剑指着这人咽喉。

“你杀了我吧!”此人很有胆色,脖子一梗,丝毫不惧。

按照斗武场的规矩,胜者可以杀死失败者。

“杀了他!”

“杀了他!”

“快杀了他!”

“杀了他,赏十金,这是你的赏金!”

围观之人眼球充血,吼得山响,怂恿秦异人斩杀对手于剑下。

“好汉子!”秦异人对此人不乏好感,赞叹一句,收回剑,转身就走。

“赢了!赢了!”这是第一次生死相搏,对于秦异人来说,意义重大,秦异人大是欢喜,一个劲的吼道。

“公子,小心!”突然之间,只听孟昭、马盖和范通的吼声响起,三人很是惶急。

秦异人心知有异,顿觉脑后生风,如同豹子般朝前跑去,反手一剑,格开背后来袭长剑,转过身来,只见那人紧握手中剑,脸孔扭曲,极为狰狞,大吼一声:“虎狼秦人,死吧!”

秦异人手中剑一挥,削断此人手腕,秦剑指在他咽喉上喝问道:“我已饶你一命,你为何背后偷袭?”

“嘿嘿。”此人狞恶一笑,道:“杀了你,我就可以做三日国人,不受拘束,有酒有肉,有女人,我为何错过此等良机?”

奴隶是没有自由的,非常渴望自由。为了激励奴生死相搏,打出最为精采的搏杀,斗兽场以此来激励奴隶,会让奴隶疯狂。

“就为这个?”秦异人好一阵讶然。

“没错。”此人重重点头。

“若是打斗中你杀了我,我无话可说,只能怨我练武不精。我饶你一命,你却恩将仇报,要置我于死地,还只是为了做三日国人,你是小人,见利忘义的小人!死不足惜!去死吧!”秦异人手中剑划出一道美妙的弧线。

一颗头颅高高抛起,鲜血飞溅。

有不少鲜血溅到秦异人嘴上,舔舔鲜血,秦异人的血液又沸腾了。

第二十一章 黄鼠狼借鸡

这是秦异人平生头一遭杀人,并没有想象中的惊悸与不忍,反而是杀得理直气壮,这大概与此人恩将仇报有莫大的关系。

舔舔嘴唇上的鲜血,异样的味道,让人兴奋,让人热血如沸。

“鲜血,真是个好东西!”秦异人很是兴奋的想。

“公子终于杀人了!”孟昭、马盖和范通三人大喜,脸上泛着开心的笑容。

倒不是三人嗜杀,而是在这大争之世,不敢杀人能活多少时间谁也说不清。秦异人杀人了,这道坎算是迈去了,值得庆贺。

自此以后,秦异人主要在斗兽场与人搏斗中度过。

生死间的历练比任何训练都更能激发人的潜力,秦异人的进步非常快,出手越来越凶狠。有些奴隶还算不错,秦异人能放就能了,对于那些见利忘义的小人,秦异人斩杀之。

随着秦异人斩杀的人越来越多,秦异人身上的杀气越来越浓烈,整个人大变样了。

……

韩国都城,新郑(现河南郑州)。

新郑原本是春秋时期诸侯国郑国的都城,韩灭郑后,把新郑定为国都。新郑已经有五百年的历史了,是一座历史名城,占地数十里,修得很是坚固,可谓坚城汤池。

韩国王宫,上千间房屋,间间雕梁画栋,极尽工巧之能事。装饰得金碧辉煌,气派十足,极为奢华。

七大战国,除了秦国外,另外六大战国的王宫都是金碧辉煌,极为奢华,实在是不必奇怪。秦国那是个特例,把能赚到的每一枚钱都用来力征,而不是享受。

韩桓惠王头戴王冠,身着王袍,端坐在宝座上,穆穆威严,气派十足。

丞相韩开地(张良祖父)与一众大臣在座,个个愁眉不展。

“诸卿,你们都说说,赵国借钱借粮借地之事,可否?”韩桓惠王缓缓开口,大声问道,声音清越,不急不徐,一点也不紧张。

信陵君使韩,为赵国“借”钱粮和城池,其用意谁个不知,哪个不晓?就是猪也知道,这是黄鼠狼借鸡,有借无还,韩开地这些大臣急得团团转,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而韩桓惠王却是不急,真是让人不解。

“君上,这事不借不行啊。”韩开地很是苦恼,道:“信陵君名满天下,他为赵借钱借粮借地,若大韩不借的话,无异于得罪了信陵君。得罪了信陵君,无异于得罪了魏国,无异于得罪了天下,会为天下人唾骂。”

信陵君“贤名”天下传,为天下人所重,拒绝信陵君的后果非常可怕,韩开地越说越是苦恼,眉头拧成一个川字了。

“是呀!”群臣齐声附和。

“再说了,长平之战,秦赵相持,本就是因韩而起。赵挡秦三载,天下人都以为是为韩抗秦,若大韩不借的话,必为天下笑。自此以后,天下人都会唾弃大韩。”韩开地的声音渐高,道:“大韩之所以存,赖合纵矣。大韩与虎狼之秦接壤,若山东唾弃大韩,大韩还不被虎狼秦国所灭?”

韩国与秦国接壤,正挡在秦国东进的必经之路上,是以,韩国所受秦兵最多,遭秦祸最烈,也是山东六大战国中第一个被秦国灭掉的战国。

这么多年来,秦国多有吞并韩国之志,却一直没有得逞,就在于有合纵,韩国是山东的一份子。若因此事而为天下所弃,韩国存在不了多久,必然为秦国灭掉。

“这事若不是信陵君前来的话,还好说,偏偏是信陵君前来,不借不行,借少了也不行。”韩开地双手一摊,无奈的道。

废话,正是因为信陵君在邯郸,秦异人才出了这一个损人利己的损招,要不然的话,光凭眼下的赵国,韩国完全可以不鸟。

“能不能少点?”韩桓惠王眉头一掀,问道。

“信陵君已经放言,不能再少了。要借四十城呀。”韩开地右手五指揸开。

赵国也够狠的,不过向秦国割让了二十城,却向韩国索要四十城,真是狮子大开口。

“哈哈!”突然之间,韩桓惠王仰首向天,大笑道:“这有何难?就要信陵君立下借据,寡人再多借十城,这总行了吧?”

“再借十城?”群臣如同炭火掉进裤裆烧了JJ似的,一蹦老高,个个瞪圆了眼睛,一脸的难以置信。

四十城已经不少了,再借十城,脑子被驴踢了吧?

“若赵不还,寡人就找信陵君索要,信陵君信誉卓著,美名天下传,总不至于耍赖吧?”韩桓惠王颇为自得,一扬下巴儿,道:“好事做到底,就多借十城。赵国为大韩抗秦兵三载,多不容易,大韩当然要大方一次啦。”

群臣听了他的话,都快哭了。

信陵君的信誉就那么值钱么?他拿什么来保证?即使他同意归还,赵国会归还吗?那可是土地城池,利益攸关,谁能不眼红?谁能不动心?

“寡人这一奇计,大妙!”妙在君臣无比郁闷之际,只听韩桓惠王自夸起来,脸上泛着红光,欢喜难言,仿佛他是天下间第一智谋之士似的。

“君上妙计,臣等佩服!”群臣想到他的嗜好,谁也不敢指责。不仅不能指责,还要顺着他的话往下说,要恭喜他。

韩桓惠王最大的爱好不是锦衣玉食,不是美姬歌舞,而是“奇计”。

他所谓的奇计,其实就是“乌龙事件”。他一生所用“奇计”无数,最为有名的有两个:一是“肥周退秦”,他割让一些土地给周天子,要周天子诏令天下攻秦,结果是周朝因此而被秦国灭了,韩国还要割地赔金,向秦国称臣。

二是著名的“疲秦计”,派出当时顶尖水工郑国入秦,说是要为秦国修水渠,以此来消耗秦国国力。这一疲秦计的直接后果就是让秦国更加强大,因为“郑国渠”的修建,关中沃野千里,秦国的实力一举超过了秦昭王在位时的巅峰时期,为秦始皇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可以指责韩桓惠王的衣食不美,可以指责他的美姬不好看,就是不能指责他的“奇计”不行,不然的话,准备掉脑袋吧。

韩桓惠王自以为得计,美滋滋的,群臣谁也不敢指出这一“奇计”有多么的愚蠢。

韩开地奉命前去见信陵君,把韩桓惠王的意思说了,信陵君满口答应,当即写下借据,带着钱粮土地离开新郑,直奔邯郸而去。

与来时不同的是,门客发现信陵君的轺车老是在晃动,不时发出“格格”的笑声。

信陵君在轺车里笑得上气不接下气,气都喘不过来了。

见过蠢的,就没见过这么蠢的!

第二十二章 长平大战的罪魁祸首

韩国王宫,韩桓惠王在得到信陵君的保证后,大是欢喜,喜滋滋的,令人大摆酒宴,要与群臣痛饮。

席间,他自吹自擂,吹得天花乱坠:“寡人此计大妙,一计既保往了大韩城池、名声,不为山东唾弃,为合纵一员。又让信陵君与大韩捆在一起,若赵不归还城池,信陵君必然为大韩说话。得信陵君相助,就是得魏国相助,得天下之助。”

“君上英明!英明无比!”韩开地这些大臣味同嚼蜡,还不得不拍他的马屁。

这酒席竟然一连摆了七天,韩桓惠王依然是兴致高昂,丝毫没有罢酒宴的意思,要不是发生意外的话,他这酒宴说不定要摆上一个月。

“来,诸卿,为大韩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