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扶后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匡扶后周- 第26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投降,也不会丧失现在享有的荣华富贵,要不然周军攻城之后,瓦桥关守军定会与城俱亡!

董遵诲喊了两遍,城中守军的军心就有些浮动。姚内斌见不是办法,连忙说道:今夜天色已晚,明天再给董遵诲答复。

董遵诲也需要时间打造攻城器械,便代表众将答应下来。当夜,周军营中的灯火持续了很久,很久,将新搬运到城下的投石车部队那些敦壮结实的身影显露出来,让城上守军切实感到了危机。

姚内斌本想挑选精锐士兵出城夜袭,却被董遵诲他们暴露出来的力量所震慑,将士们普遍没了硬扛下去的信心,纷纷劝说姚内斌弃械投降。见大家全都起了降意,姚内斌也不敢死撑下去,连忙向城外派出了信使,代表全军向周军投降。

消息传开之后,郭荣很是兴奋,如此轻易拿下瓦桥关,证明天意在他,天意在周啊!他恨不能早先来到关上,觉得漕运船队速度过慢的郭荣,便率领一众文武大臣从陆路冲向瓦桥关。不过因为李重进他们带走了营中的主力,郭荣身边只剩下五百名皇家侍卫做护卫。

等到本夜时分,郭荣所部还是没有能抵达瓦桥关,疲惫的他们只能在半道上扎营休息。而这个时候,萧思温派出的斥候骑兵们也发现了这一条大鱼。但是他们绝对想不到,后周的皇帝居然带着这么一点兵马就敢上前线。所以,尽管辽军骑兵们集结起来,却愣是没有发动对周军的突袭,只是待在不远处的旷野中,与周军保持对峙。

等到天明时分,失去皇帝消息的董遵诲率领千余名亲信骑兵亲自来迎接,这才将辽军骑兵所逼退。董遵诲吓得脸都白了,当然一半是为郭荣所担心,另一半则是故意表示自己的忠心。郭荣却对董遵诲连连安抚几句,又亲自召见了举义投降的姚内斌,将他册封为汝州刺史。至此,瓦桥关以南所有土地,已经尽数被周军所夺取。

五月二日,郭荣在瓦桥关举行宴会,宴请随行的众位文武大臣,对立下战功的群臣表示嘉赏、鼓励。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周军就夺去了三州三关十七县,付出的代价极为轻微,郭荣自然龙颜大悦,再起雄心,想要率军一鼓作气,彻底收复幽燕。

不过,群臣却纷纷表示反对,大家一致劝说道:幽州乃是辽国的大郡,城防工事非常坚固,而且在萧思温的督战下,城高池深的幽州军马愈发强盛。何况周军远征千里,士兵们也有所疲惫,辽军以逸待劳,这样攻打幽州,实在是以弱击强,胜算很低。

张永德更是大声劝说道:“咱们这次北伐,所向披靡,几乎是兵不血刃就很顺利地拿下了燕南数州。这都是因为陛下的威德远扬,这才让咱们轻松取得如此大的胜利。而辽主得知燕南丧失,一定会调集精兵强将扼守幽州。加上幽州的地势险要,地理情况复杂,咱们一定得谨慎行事,万万不能贸然轻进!”

眼见着众将一致反对,郭荣皱紧了眉头,却没有轻易表态。大家还以为他被众人说服,全都兴高采烈地开始饮酒,庆祝起北伐的胜利来。

等到散宴之后,郭荣却悄悄派人招那李重进入内,对他说道:“我军前来,势如破竹,关南各州县,几乎是兵不血刃地拿下。如今正是灭辽扫北的最佳时机,又岂能中途班师?!朕决议统一中原,平定南北,时不可失,决意再进!如今群臣一致反对,不过是被外强中干的辽国所恐吓而已。朕希望你能够率领万余精兵,作为大军先锋先行出发,朕率领大军随后接应,不捣辽都,绝不回军!”

李重进知道郭荣的秉性,不敢再劝,立即答应下来。他随即调集人马,天一亮就领军出营。考虑到李重进一行兵力单薄,郭荣又命令董遵诲率领五千骑兵稍后出发,以散骑都指挥使孙行友为副将,攻打易州。董遵诲不敢怠慢,马上领军出击。

在派出这两支部队以后,郭荣心中大安,只要他统御大军缓缓行进,就能够将辽国势力逼出幽燕。到时候他的大周王朝疆域扩大一倍,无论是战斗力还是战争潜力,都大幅度提高,他也能建立一个媲美于大唐的辉煌王朝!

郭荣越想越是得意,身上的压力一扫而光,被他强压下来的病魔立即探出头来,对他进行了迅猛打击!忙于北伐的郭荣,这段时间根本就没有吃药,更没有调理身体,所谓病来如山倒,郭荣本是小小的感冒,没想到竟然一病不起,只能留在瓦桥关调理身体。

失去了郭荣的大军接应,李重进哪里敢贸然北上,等他行至固安的时候,就悄悄控制兵马,减缓了北上的步伐。正好固安城北有一条安阳河,上面的桥梁被辽将领军拆毁,河上的船只也被溃逃的辽军夺走焚烧。

李重进心中暗喜,一边装出气恼的样子来,限令士兵们及时修复桥梁;一边又悄悄派出斥候,打探周边消息,以便自己日后及时撤离。就在李重进在安阳河边无所事事的时候,董遵诲也率军冲到了易州。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439章大意失荆州

说实话,对于攻陷易州,董遵诲并没有半点兴趣。虽然他转世前历史学得不咋地,却也知道郭荣很快就要病故身亡,后周的这次北伐最终虎头蛇尾,就此结束。眼下的问题是,自己如何能在郭荣身亡后取得较大的利益,或者说自己如何才能够躲开郭荣逝世前的那些**,尤其是即将发生的“点检当天子”!

董遵诲知道引起这**的是一块小小的木牌,上面只有这五个字,却愣是引起了后周的谢幕,促进了宋朝的创立。而目前殿前司的点检乃是张永德,作为殿前司的第二人,董遵诲固然希望看到老大下马,但他更不希望自己也受到这一牵连。可他虽然在古代锻炼了这么多年,董遵诲还是没有想出任何办法,思来想去,他也只能镇之以静,准备用不断的战功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毕竟无论谁上台,手下都得有镇得住场子的战将!所以此次易州之行,董遵诲必须取得全胜,要不然此行毫无意义。

易州刺史名叫李在钦,是一个不怎么出名的家伙,也没有任何可以出名的事迹。不管是董遵诲还是孙行友都没有把他放在心上,然而就是这李在钦,却在易州集聚人马,准备与后周骑兵争雄!

李在钦拼命的原因很简单,这家伙觉得自己是辽国提拔起来的官员,就该为辽国抛头颅洒热血,所以他竭心尽力,努力加强城防工事,搜集城中的青壮兵丁。准备与周军血战到底。

易州虽小,却有百余因贩私盐而打入大牢的死囚。李在钦赦免了所有死囚的罪过。赠以大笔的钱财,然后以他们的家人为质,让他们夜袭周军。

这些个死囚,本来就是些胆大妄为之徒,解决了后顾之忧又喝了壮胆的符酒,他们全身热得冒汗,也搞不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众人手持兵刃。趁着月色悄悄埋伏在周军附近,做好了突袭的准备。李在钦更是亲自挑选了三千士兵,跟在这些死囚的后方,以做接应。

而此时周军刚刚结束了大半天的急行军,大家都很是疲惫,加上将军们对易州军队都不算太重视。整个营地的防守显得有些个松懈。恰巧董遵诲心中有事。将本夜的防务交给了孙行友。而孙行友更是马虎,根本没有让士兵们按照操典扎起结实的营盘,只是用木头围起来一道低低的栅栏;还将董遵诲叮嘱下来的明暗哨予以简化,大门处仅仅布置了些许哨兵。

死囚们过去能够穿越官兵的封锁贩盐,自然有他们独特的本事。现在众人将衣服上捆扎上部分茅草,趴在地上,悄悄往周军营门处摸了过去。领头的几个人都是贩私盐的惯匪。他们极有耐心地往前挪着,有时一刻钟才走两三步,有时却在瞬息之间连爬十余米,就这样,死囚们悄悄摸到了营门的边上,做好了出击的准备。

今夜月暗星疏,可视度非常不好,也给死囚们造成了一定的掩护。等到他们摸到哨兵附近的时候。这几个周军士兵仍然没有任何防备。于是死囚们暴起发难,两个伺候一个。将门口的十余周军士兵全都捅死,愣是没有发出半点异响!

如果换做往常。周军早有暗哨向全军示警,可是今天负责全军夜间警备工作的孙行友根本就没有布置暗哨,大门口的十余守卫被杀之后,周军营中还没有听到任何动静。这下这些个私盐贩子更是得意,他们轻轻搬开了鹿角,推开了拒马,将营门处的障碍物全都撤离,愣是将周军的营门口偷偷清理出来。

随后百余名死囚全都溜进了周军营中,大家也不说话,悄悄猫进了周军士兵的大帐,捂住士兵们的嘴巴,将他们一个个割喉!就听见帐篷里传来急促的喘息声,以及血液喷涌的咕咕声!

在解决了四个都每都一百人的周军士兵之后,这些死囚居然还没有被人发现。他们的胆子骤然变大,紧握着匕首就冲入了第五个都的营帐。这也是孙行友所统率前军的最后一个营帐,再往前就是董遵诲的本部人马。

但这些个死囚没有想到,正好有几个周军士兵白天里喝多了水起身撒尿,与他们撞在了一起。闻着对面这些人身上刺鼻的血腥味,周军士兵虽然睡眼朦胧,却也是心头大惊,立即大声喊了起来。眼见着偷袭不成,浑身是胆的死囚们立即开始了强攻。反正周军将士大多还在昏睡,身上的兵器铠甲都集中放置,毫无武装的他们虽然竭力抵抗,却还是被死囚们一个个屠杀。

此时李在钦也率领那三千士兵冲进了周营,看到偷袭暴露,他并没有紧张,而是兴奋地喊道:“趁着敌军还没有反应过来,大家杀啊!”

有李在钦领着亲兵们亲自动手,他手下的士兵们也变得勇敢起来,点燃了手中的火把,冲着周军的营帐就扔了过去。几无防备的周军营帐立即燃起了熊熊大火,数百名士兵全身都被火舌吞没,根本跑不出来;而十余名侥幸逃出的士兵,也被烧得面目全非,发出一声声惨绝人寰的嚎叫!

孙行友此时已经从营帐中冲了出来,顾不得披甲,只是手持长矛。他的本部人马如今只剩下四五十人,堪称是损失惨重。而且敌军能够顺利袭营,与他的疏忽大意有着直接关系,此战下来,甭管是输赢,孙行友都逃不了罪责!

不过孙行友此时并没有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他只是看着自己位于前方的本部人马的营帐发呆,然而让他失望和悲伤的是,那里没有传来任何动静,显然,士兵们已经殉国了!这些士兵都是他的家乡人,都是因为信任孙行友这才加入军队,如今却横遭惨死,让孙行友急得目眦俱裂!

孙行友大声吼道:“莫州孙行友在此,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李在钦听到他的喊声,立即跳了出来,指着孙行友大声喊道:“放箭!”

李在钦身边的数十名弓箭手立即响应起他的命令,纷纷弯弓搭箭,冲着孙行友就射了过来。孙行友怒气冲天,一边用枪挑着箭矢,一边怒声责骂,对方怎么可以不守规矩?!不过李在钦却不管不顾,只是大声喊道:“放箭,放箭!”

孙行友此时也顾不得斗嘴,急忙往旁边躲去,几个忠心的侍卫举着木盾,将他保护起来。就听见“笃笃笃……”,箭矢不断地钉在了木盾之上,更有一发长箭从木盾的缝隙中飞了出来,正好射在了孙行友的右臂之上,将他手中的长枪射落在地!

孙行友哀叹一声,然而就在此时,中军大帐那里却传来了出击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