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泽大权在握,可以说他现在是开封城内说话最算数的人。但摆在他面前的是一堆大难题,让他焦头烂额。现在的开封,被金人搜刮不是说刮地三尺,应该说被刮地三十尺都不只了,什么金银财物都被洗掠一空,粮食虽然还有一些库存,但也支持不了多久。再且,朝中官员编制远远不足,如今任命的那些大臣,大部分都是劣迹斑斑,不能交付任何大事的,而且要对严加提防和监视的。
真正能放心让他们做事的人没几个。宗泽现在有点分身乏术,时间远远不够用的感觉。
稍稍有点安慰的是,张浚、赵鼎、胡寅等人能力都还不错,在入朝后,都开始负起了事,多少替宗泽分担了一些担子。吕好问虽然得金人另眼相看,但他却没有与张邦昌、范琼等人同流合污,在被委以知枢密院事后,也开始尽心尽责做事。虽然他也知道,宗泽没对他以足够的信任,他也不计较,并提了好多有用的计策。
“金人得志,益轻中国,秋冬必倾国复来,御敌之备,当速讲求!”这是吕好问所说的。
相比较,张邦昌、范琼等人则圆滑多了。他们做事一点不尽心,并且尽量为自己争取权力,想获得更多。不过宗泽和王晨已经对这些人严加提防,在大军开进城时候,就完全接管了他们所掌握的兵马,进行整编,打散编入宗泽的军队中。这些人除了他们身边的一些亲兵外,也没其他力量可以掌握。
如今的开封城,日夜戒严,可以说所有一切都是掌握兵马的宗泽说了算,这些差不多成了孤家寡人的“汉奸们”,暂时兴不起风浪来。
除了这些人,其他品格还算可以的大臣们都忙的要死。
不过大难之后开封城内的百姓也胆子变得小多了,他们现在只求的是能吃饱饭,有个睡觉的地方。
金人退后,许多人家里的房子都被毁了,家里所有的一切都没有了,吃穿住都成了大难题。没吃没穿没地方住的人太多,开封城内,曾一度盗匪横行,抢劫的事也经常发生。宗泽到达东京后,立即张榜公布了一道命令:“自今日起,有敢再为盗贼者,不管轻重,一律军法从事。”
因为宗泽威望非常高,他这份命令发布后,原本一团乱的开封城内的秩序,神奇般地很快好转了。
但这远远不够,需要解决的问题还非常多。
流民不少,大多都是衣食无着的,每天因为饥饿、生病而死的人不少,在宗泽率军入城之前,没有人管这些,开封城内,到处可见死去没人收尸的落难者的遗体。宗泽率军入城,初步掌控局势后,开始逐步恢复秩序。无人收尸的那些遗体也令人收集起来,安葬到城外。并马上开始赈灾救济无家可归的流民。开封城内的官仓里还有一些存粮,宗泽令人在城内四个门方向设置施粥铺,免费给那些无家可归、无处就食的人提供一点粥食。官仓内还有一些存粮,这多亏金人的食谱以肉为主,他们对粟、麦、稻等粮食作物不感兴趣,除了金人中的汉军取一部分外,其他的都留给了张邦昌。
当然这其中有张邦昌的功劳,是他在金人面前争取保留了一点,不然很可能全部被焚毁。
官仓中有存粮,这让宗泽稍稍松了口气。他所领的军中带有一定的钱财,还有粮食,开封城内还有粮食,不至于因为粮食问题而导致出现动乱的局面。不过宗泽要解决的难题还是非常多,但无论是兵员,还是钱物、粮食都不足,要是没有后续补充,那是支撑不了多久的。
新成立的朝廷已经广发诏令,向天下征诏勤王之师,向各州府要赋税钱粮,但谁也不知道勤王之师会有多少抵达,各州府会不会将赋税钱粮上交。
即使一切如愿,但这些到达都要一定时间以后,有点远水解不了近渴的味道。
为了解决这情况,宗泽可是想尽了办法,他觉得他必须铤而走险,去做他已经和王晨商量好的事。
也就是要亲自出面,招抚活跃在黄河南北的义军了!只不过现在开封城内还没有一个能代替他主事的人,这让宗泽下不了最后的决心。万一他去招抚义军时候有个什么意外,那新成立的残宋朝廷,可能就夭折了。他非常期望另外一位能人,就是被贬到南方的李纲快点来开封。要是李纲来到开封,主持朝事了,那他就可以去冒这个险,招抚那些活跃程度不低,力量不等的义军了。
因为急于要去做这打算好的事,宗泽让皇帝赵谌不断地将诏令送出去,催促李纲快些来开封。
开封城虽然被金人攻破,并被洗劫一空,但金人给张邦昌这个傀儡皇帝留下的东西还是有一点的,再加上张邦昌在金人走后,试图恢复一点开封的秩序,许多原本有的东西也重新被利用,比如驿站、邮路等,开封以南、以东、以西方向金人并未攻至,离开封府一定距离那些地方的官府机构还在运作,朝廷的命令也很快就传出去了。
也就在赵谌在开封继位称帝的第十天,第一支两千人的勤王之师抵达,这是由洪州一名副统制官所领的厢军。虽然说这两千人的厢军战斗力可以忽略不计,但这是一个好的兆头,朝廷的威望仍在,相信在接下来的时间内,有更多的勤王之师会抵达开封的。随后时间,陆续有勤王的义军抵达开封,只不过正规的禁军人马并未抵达,这多少有点让人遗憾。
第十二天,由颖昌府送来的一万贯税银及五千石粮食送到了开封,钱粮虽然不多,但同样让宗泽和王晨喜不自胜。他们感受到了大宋各级官府及百姓的支持,他们感受到了新皇帝被原来大宋那些官员的认可,每个人都在期待接下来的时间内,有更多的支持抵达开封。
金人来不及带走,或者说没办法带走的财物很多,光象牙就有两百多担,还有许多书籍、典藏,但那些金银细软则没拉下,在金人眼中,钱财是最重要的。不过这些东西在宋人眼里可都是宝贵之物,虽然不能直接换钱,但价值却不是一般的钱财能换取的,这些东西重新被拉回宫中存放。
原本藏品非常丰富的皇宫,差不多被金人搬空了,张邦昌等人填充了一点,这些金人未搬走的东西放回去,宫内依然到处空荡荡。
宫内也没什么人,皇室成员只有四个人,就是元祐太后孟氏,皇帝赵谌,赵環環和赵珠珠两位帝姬。服侍他们的人虽然也已经挑选的差不多了,但也没多少人,晚上时候,除了这几人所居的地方还有点人迹外,其他地方一片死寂。无论是赵谌还是赵環環、赵珠珠,晚上时候他们都不敢走出居住的宫殿,即使王晨陪伴他们也不敢去,怕闹鬼。
王晨这段时间也没帮宗泽太多的忙,他大部时间都是在整训新选拔的殿前司天子亲军营,想将这五百余人训练成一支各方面战力都非常出色的部队。几天下来,这支人马纪律方面也有了极大的改观,虽然没做到完全的令行禁止,但整体面貌已经与原来大相庭径,军容远比宗泽所领其他人马好。
这五百人除了日常巡逻的人外,每天都在高强度训练着,队列、射击、格斗、刺杀等冷兵器时代军队士兵需要的技能全都练习。王晨要将这五百人训练成为纪律严明,整体战斗力出众的精锐之师。
赵谌及赵環環、赵珠珠的安全暂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这是王晨的心血所在。因为有王晨所领的这五百人保护,赵谌和赵環環、赵珠珠也不再整日提心吊胆,他们安心了很多。因为这安全感是王晨给他们的,每天王晨都在身边陪伴他们,这更让他们觉得离不开王晨,对王晨的依赖越来越强烈。
作为皇家孩子的赵谌,自小没得多少父爱,再加上遭遇了如此的惨变,非常期待有个依靠,而王晨的出现让他觉得找到了最可依赖的依靠,二十几天的接触下来,让他对王晨产生了类似父亲的那种情节,他性子又很懦弱,什么事情要是王晨不给主意,他下不了决定。
近段时间朝廷的决策,赵谌做出的决定,差不多都是王晨所出的主意。
-----------
又一天朝阳东升,开封城南南熏门,沐浴在朝霞亮光照映下的军士们正在严格检查进出城的百姓。
开封的秩序在恢复,进出城的百姓也在增多。在城门打开之际,城外等候的数不清的行脚人、生意人,肩挑手拿,或者赶着驴车,拥挤着准备进城。
因为是非常时刻,负责城门守卫的军士不敢有任何的大意,严格检查进出城的人。这也使得进出城人流的行进速度很慢,但没有人敢抱怨。
而在人流之中,有几辆马车也在静静地排队等候放行。
一位大宋的超级人物,就在其中的一辆马车上。
第三十三章 李纲抵开封
这几辆马车是有军士护送的,护送的军士数量不多,只有十几人,但这也可见马车主人的身份不同一般。护送的那名副将原本是想上前将马车主人的身份禀明,让他们这一队人马行进城,但被制止了,马车的主人不愿意有特殊的待遇,这名副将只得罢休。
好不容易才轮到查验这几辆马车。
不过在听到马车上人员的身份后,领头的那名看守城门的副将吓了一跳,赶紧命令手下军士闪开,不再检查,对城车内的人恭敬行礼后,放他们进去了。并马上派出一名军士,赶快进城报告去。
马车的主人对此没有任何的反应,依然闭着眼睛坐在车里,任马车慢慢行驶。
连续十几天的快速赶路,赶路的间隙又在思考问题,夜间也经常在写东西,多天没休息好让他累坏了,他想趁进城的间隙,偷空休息一下,并在琢磨进宫后,该如何与皇帝说自己的打算。不过在马车进城后一会,他却怎么也坐不住了,令马车停下来,他要看看街上的情况。
这名看年岁五十多,但显得清俊威严的老者踩着车夫送上的脚蹬下了车后,就驻足察看起街道上的情况来。街道早没了靖康之难发生前的繁华,许多店铺都未开门,无数的难民就在街道边上栖身。他在进城时候,已经看到了城外有数不清的难民搭建的窝棚,没想到进城后情景依然如此,入眼的都是一片荒凉、凄惨的情景,哪里还有往日繁华的影子?
短短几个月,繁华的大宋京师变得这副样子,让他心里像刀割一样难受。
“官家,你为何就不听老臣之建议,一力抗金啊?”老者心里无奈地感慨,“要是听从老臣的建议,不将老臣贬摆,金人岂是这么容易就得逞的?唉……”
就在他驻足察看了一小会,举步往前走的时候,一名年龄比他小一点,显得精明干练的中年人快步走到他面前,恭敬作礼后道:“老爷,离宫还有段距离,你这几天急赶路累了,还是上马车休息一会吧?街上人多耳杂,万一有个闪失那小的可是担当不起。”
“李安,这没什么!”老者摇头头拒绝了中年人的好意,“一直在车上憋屈,骑马又累,既然已经到了开封,不如先下来走动走动,活动一下身体,也顺便看看现在的开封样子。”
就在他们说话间,只见一队军士赶着几辆大车而来,在城门近处两辆车停了下来,其余几辆车吆吆喝着出城去了。停下的马车上跟随的几名军士驱散民众后,从马车上卸下米粮,埋锅生火,准备煮粥施赈灾民。看情况出城去的那几辆马车也是做这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