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一片狼藉,空无一人。原来王允出城前派人通知了家人,让她们各自分散逃离了。府中的财物,自是被乱兵们搜刮一空。
刘协是稀里糊涂地被王允带出了长安城,吕布和马腾在城外的大战,他居然毫不知情,身边也没有人告诉他,这让他感到十分伤心。这么大的事情也不禀告他,自己还算是个皇帝嘛不过,坐在马车内的刘协看到身旁的王允那灰白的须发,看到他为自己忙前忙后时,有感于他的忠心,也就不计较了。
随同他们一起出城的还有大司农朱俊、太尉杨彪、安集将军董承等人,一行人护卫着刘协的马车,一路往东行去。长路漫漫,他们到底要去向何方?
第三百三十四章 立身安邑
安邑,河东郡郡治。
晨曦微露之时,刘协被窗外传来的鸟鸣声吵醒,他坐起身来,使劲揉了揉眼睛,怔怔地望着盖在身上崭新的缎被,感觉犹在梦中。
自从仓惶间被王允拉上马车,出了长安城之后,为了躲避西凉追兵,刘协一行人只好走荒村野道,过的都是颠沛流离的日子。他们走弘农,过陕县,穿大阳,一路上皆是风餐露宿,携带的粮食很快就吃完了。好在王允随身带了一些贵重的饰物,派宫中的侍卫四处搜寻到百姓人家,换了一些粗陋的食物,仅能糊饱肚子,比起宫中来条件自然差得就太多了。
十四岁的刘协已经经历了太多的事情,人情练达,他没有叫苦,还把自己的食物分给王允等人吃,口中连道:“为了我刘氏江山,诸位大人辛苦了”
朱俊、杨彪、董承等人忙跪倒在地,泣声道:“臣受君恩,无以为报,唯尽力维护我汉室威严,当鞠躬尽瘁。”伏皇后迈着小碎步走到诸人身旁,将他们一一搀扶起来,柔声道:“皇上不要你们尽瘁,皇上要你们都活得好好的……”
这时,刘协的眼中也泛起了泪花,他拉着伏皇后的小手,看着她那有些消瘦的脸庞和坚定的眼神,泪水忍不住如断了线的珍珠一般滑落。
一行人好不容易来到河东郡境内,王允见后无追兵,胆子也大了些,派朱俊前去通知河东太守王邑。王邑骤然得知皇帝竟然到了河东的地盘上,不禁大吃一惊,忙领着郡中官员,一溜小跑到城外拜见。刘协好言安慰,说明自己是为西凉贼兵所迫,不得已才离开的长安。
王邑见刘协和伏皇后穿着黑乎乎的衣裳,蓬头垢面,哪里还有半点皇帝的威严,自是心中难过,他忙将自己的府邸腾了出来,让刘协等人居住。至此,刘协方才将一颗心稍稍放了下来,晚上也可以睡个踏实的觉了。
房门“吱呀”轻响,伏皇后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到底是年青,昨晚一顿美餐,加上一夜的安心睡眠,她的脸色已变得红润了许多,眼睛也十分灵动,宛如一潭春水。
刘协忍不住赞道:“皇后,你真好看……”
伏皇后的俏脸红了一下,轻移莲步,坐到刘协身边,笑着打岔道:“昨晚我梳洗完毕,见你已经睡着了,想是异常疲惫,我也不敢打扰你,就睡在隔壁房间了。”
刘协轻叹了一口气,道:“朕确实又困又累,这些日子真不是人过的啊。其实,如果留在长安城里,那马腾和韩遂想必也不会怎么样对我的。毕竟我还是皇帝嘛。”
刘协的话音未落,便觉得有一只温暖的小手掩住了自己的口,伏皇后嗔道:“事已至此,你埋怨已于事无补。王大人他们也是为了你的安危着想,你想想看,一路上他们吃的苦可比咱们多多了。他们图的是什么啊,还不是为了你”
刘协有些懊丧地道:“唉~~算我说错了……皇后通晓世礼、练达人情,有你在身旁,我就什么都不怕了。”
伏皇后给了刘协一个温暖的笑容,道:“今日皇上该召集众位大臣,商议今后的去向了。”
刘协点头道:“是啊,不过河东王太守王大人忠心耿耿,地域内也还算太平,我倒有意在此地暂住一段时间,你看呢?”
伏皇后低头想了想,回道:“也好。皇上可以派出一些人前往周边郡县联络,河东军力毕竟有限,他们能来勤王最好不过。”
就在他们俩说话间,王允站在窗外,脸色阴晴不定。他本是前来问安的,远远地看见伏皇后走入屋内,一时好奇,便偷偷听了一会。听到刘协埋怨自己时,王允气得胡须都在微微颤抖,待听到伏皇后的劝解,王允脸色方有些缓解。听到他们俩商量在安邑暂留一段时间后,王允转身飘然离去。
当日,刘协召集众臣商议,王允托病不出,众人随后商定暂居安邑,派出安集将军董承、大司农朱俊持节奔赴周边郡县,要求各地派兵勤王。
当夜,王允竟真的病了。
年岁已高的王允没有想到刘协竟然会责怪自己,之前他还自以为劳苦功高,冒着巨大的危险将刘协救出长安城,连自己的家人都放弃了。看来刘协确实长大了,再也不是那个原先对自己十分依赖的小孩子了。
一股郁气纠结在王允的心口,久久不散。时间长了,王允觉得心口传来阵阵隐痛,忍不住低声呻吟起来。王允身边只有一名侍卫,他见状忙出门去找郎中。夜深人静之际,他对城中的路也不熟,一时之间哪里能找得到郎中?
待侍卫带着一名头发花白的老郎中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时,王允已经昏迷了。老郎中给他搭腕诊脉后,脸色凝重地摇了摇头,一个时辰之后,一代权臣王允终于撒手归西。尘归尘,土归土。
得知王允去世的消息,刘协忍不住泪如雨下。王允虽把持朝政,但对刘协还是关爱有加,在刘协的心目中,王允忽而是个倔强强硬的朝臣,忽而是个慈祥的父亲。这次王允不顾生死,抛家弃业,历尽艰辛方把他安全带到安邑,竟然就此离去,怎能令刘协不伤心?
刘协下令厚葬王允,因安邑条件有限,只能在城外选了一处依山伴水之处,修建了王允的墓穴。三日后,将王允隆重下葬。回城的途中,刘协愁眉不展,伏皇后温言安慰。
刘协苦着脸道:“今年初,太常皇甫大人病卒,军中痛失统帅。如今司徒大人也驾鹤西去,他乃国之栋梁,对朕亦忠心有加,唉……我都不知后面该怎么办了……”
伏皇后轻轻握着刘协的手,温声道:“皇上,这么多人追随你,他们的前途和命运就掌握在你手中,你可要坚强。”
刘协直视伏皇后的清秀脸庞,眼中柔情流露,叹道:“做这个皇帝有什么好?如果能当个普普通通的百姓,与你比翼一起飞,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该有多好”
第三百三十五章 短视袁绍
伏皇后心神激荡,温柔地看向刘协,不自觉地将身子缩进了刘协的怀里,喃喃道:“难道我不想么?只是……这个时候你退缩不得,你是皇帝,是百姓之主,自然要胸怀天下,兼济苍生。”
刘协忿忿地道:“历朝历代何曾有过我这样的皇帝?没有锦衣玉食,更没有后宫佳丽三千……唉哟……唉哟……”
刘协突觉耳后一阵撕裂般的疼痛,不由得叫出声来,原来是伏皇后痛下杀手,她一边用手使劲拧着,一边咬牙切齿地道:“原来你想当个昏君啊年纪不大,胆子倒不”
过了几日,朱俊和董承都有好消息传来,河内太守张扬派数千人背负着粮米前来贡奉,原先的白波帅韩暹、胡才、杨奉投靠朝廷后,驻扎在河东境内,如今也各率本部人马前来护驾。
刘协大喜,封张扬为安国将军、胡才为征东将军、杨奉为荡寇将军、韩暹为横江将军、王邑为列侯。至此,刘协方真正踏实地在安邑安居下来,不过,安邑只是他临时的住所罢了,在他心中,有机会还是要还都洛阳的。
邺城,在一抹斜阳的映射下,高大的城墙闪出点点金光,显得更加雄伟。“得得”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传来,一名传令兵背插三角红旗,连人带马毫不减地冲入了城门,拐了个弯,直奔袁绍的府邸而去。
夜幕低沉,袁绍负手站在窗前欣赏后花园里的夜色,清瘦的沮授匆匆赶来,施礼朗声道:“拜见主公。”
袁绍转过身来,淡淡地笑道:“广平来了,我们正在等你。”
沮授转头一看,房内的墙角处,袁绍的心腹爱将淳于琼和谋士郭图正在低声细语。
袁绍以手示意三人围坐在他身边,未语先皱眉,道:“今日传来信报,皇上一行离开长安后,如今已在安邑落脚了。司徒王允病逝,看情形,他们要在安邑待上一段时间了。”
“哈哈”,沮授扬声大笑,拱手对袁绍道,“恭喜主公,贺喜主公”
“广平你这是何意?天子蒙尘,流落河东,何喜之有?”袁绍有些摸不着头脑。
沮授朗声道:“主公欲成霸业,此乃天赐良机也将军生于宰辅世家,以忠义匡济天下。目今皇上流离失所,宗庙受到毁坏。而州郡牧守以兴义兵为名,行兼并之实,没有一人起来保卫天子,抚宁百姓。现将军已经粗定州城,应该早迎大驾。在邺城建都,挟天子以令诸侯,蓄兵马以讨不臣。那时,还有谁能抵御”
袁绍一听,顿觉十分有道理,不觉一拍案几,大笑道:“广平真高人也,深合吾意”
郭图本就是心胸狭窄之人,见沮授此计得袁绍赞赏,只怕他从此以后的得宠,忙起身反对道:“主公,我以为不妥汉室衰微已经很久了,今天要重新振兴谈何容易啊何况目前英雄各据州郡,士众动以万计,这时就是所谓‘秦失其鹿,先得者王’的时候。这时如果我们把天子迎到自己身边,那么动不动都得上表请示。服从命令就失去权力,不服从就有抗拒诏命的罪名,等于是自缚手脚,这可不是个好办法。”
淳于琼和郭图私交甚密,见郭图反对,便也对袁绍说道:“主公,我以为公则之言很有道理。如今主公据有广大的土地,带甲数十万,民众富庶,那是何等地逍遥自在,何必请尊神来身边时刻管着自己呢?”
“公则和仲间所说的也很有道理……”袁绍明显开始动摇了,他本就有争霸天下的野心,现在把汉室皇帝请来,以后又该如何让他走呢?请神容易送神难呐。
沮授不想放弃,便又苦口婆心地劝告:“主公,风光量宜放长远。迎皇上不仅符合道义,而且是符合当前需要的重大决策。如果我们不先下手,一定会有人抢在前头。取胜在于不失时机,成功在于敏捷神,希望主公认真考虑。”
袁绍的目光迅地在郭图和淳于琼脸上转了几圈,又迎上了沮授那清澈坚定的目光,不禁一软,“此事重大,容我细细考虑吧。广平、公则、仲间,你们皆是我的左膀右臂,凡事多有倚仗,你们辛苦了,天色已晚,先回去休息吧。”袁绍说着,便起身离去。
沮授缓步走出袁绍府邸,见天边有一轮弯月如钩,远处隐隐约约地传来长笛之声,声音竟是哀怨无比,也不知是哪家的痴情怨妇在泄着自己的郁闷之情。
“唉……”沮授轻叹一口气,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主公如此犹豫,一旦错过这个大好的机遇,被别人抢了先,那今后要成大业就要艰苦得多了。
宛城。
曹操独坐在书房之中,望着案几上的一封密信在默默地思考着。此信是潜伏在邺城的“幽灵”成员刚刚送来的,讲述的是袁绍最终没有采纳沮授的意见,决定不去迎接皇帝刘协,为了表示道义,袁绍派人往安邑送去了五十匹绢和一千石粮食。
“哈哈”曹操突然放声大笑,自言自语道,“袁本初啊袁本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