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太尉新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高太尉新传- 第22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也沾满了血迹,最后索性随它去了。听得王厚宣召自己入临时行辕,他连忙整整衣冠肃容而入,依足礼数行了军礼。

    王厚见姚平仲一身狼狈。心中不禁暗叹一声,但仍旧迫不及待地问道:“希晏,你真的拿获了谿赊罗撒?”

    “回禀王帅,监军,末将曾经见过谿赊罗撒地画像,可以肯定拿获的人正是他!”对于自己地战果,姚平仲自信满满,要知道,他下令军士绑人的时候,那家伙还色厉内荏地出言恐吓。末了还试图以黄金骏马收买,不是谿赊罗撒还会有谁。

    “好,好!”王厚大喜过望。转头便冲童贯喊道,“监军,你我不如一同去看看?”

    童贯自然满口应承,姚平仲连忙趋前带路。待见到那个被五花大绑满脸血污的男子之后,王厚终于放下了心。擒贼擒王,此次出兵青唐,纵使能够所向无敌下城池无数,只要不能拿住谿赊罗撒,今后的隐患便无法消除。只要谿赊罗撒活着一天,他日羌族的其他首领起事时便会奉其为主,那就是无穷无尽地祸患了。

    他深深看了那个全无锐气的败军之将一眼,随即朝左右喝道:“替他松绑,好歹谿赊罗撒也是曾经当过青唐之主的人,替他先收拾一间屋子,然后命人贴身守着,外头再加派五百精兵看守!另外,把谿赊罗撒被擒的消息散布出去!”

    话音刚落,他便看到垂头丧气的谿赊罗撒突然抬起了头,那目光中赫然闪动着择人而噬的凶狠光芒,就连见惯战阵的他,此时也不由感到一阵心悸。

    “成王败寇自古常理,你当初夺赵怀德之位的时候,就应该想到今天!”王厚不肯弱了声势,狠狠回瞪了过去,“本帅无权处置你,到了京城,圣上自会定夺!”

    “希晏,此番你立了大功,圣上必然大喜,这封赏便不是上一次能比的了!”童贯亲热地拍了拍姚平仲的肩膀,又瞧了同样露出赞赏之色地王厚一眼,“王帅和我此次必定联名保奏,将门虎子,岂可限于年资而让你不能大用?”

    “多谢王帅和监军好意!”姚平仲深深弯下了腰,心中兴奋不已。

    不管在战场上如何沉着冷静,他毕竟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他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到地。

    就在谿赊罗撒新败之际,西夏大军万余人突然陈兵临宗寨东,欲策应羌军。王厚便命张诫率军前往迎击。及至谿赊罗撒败讯传来,夏人得知无夹击可能,只得黯然退走。

    十一日,王厚童贯入安儿城。十二日,大军至鄯州,谿赊罗撒之母龟兹公主青宜结牟及其大首领李河温率回纥、于阗、般次诸族大小首领等开门出降,鄯州克复。

    十六日,入廊州地界,大首领洛施军令结率部属降。十八日,王厚率大军入廊州,上表告捷称贺,并将大军驻扎于城西。由于畏惧宋军威势,河南部族每日都有前来纳降者,王厚便曲意安抚,并以谿赊罗撒咎由自取为名,告诫诸部不得妄为,否则即是自取屠戮。至此,青唐之地全数大定。

    四月二十二日,八百里加急的快马往京城送来了青唐大捷的消息。

    正在文德殿主持朝会的赵佶为之大喜,立刻颁下诏书。以王厚为武胜军留后,熙河兰会路经略安抚使,兼知熙州:童贯为景福殿使、襄州观察使,依旧勾当内东门司;高永年迁贺州团练使,知鄯州;都大茶马司提举程之邵以先前供战马万匹,钱百万贯,进龙图阁直学士;其余将士皆有封赏。

    而以获谿赊罗撒功,姚平仲进武翼郎,阁门宣赞舍人,位在从七品。以十七岁地年龄一举擢升从七品,这还是大宋开国以来武将未曾有过的殊荣,赵佶却犹为未足,又欲以积功加姚平仲捧日军营指挥使虚职,群臣力谏方止,但仍旧下旨令姚平仲押解谿赊罗撒进京。

    入朝贺青唐故地尽皆克复之后,高俅也觉得整个人都轻松了下来。

    自从去岁年底开始,朝廷的重心便都向西北军事倾斜,就连政事上也是如此。朝会上言必涉青唐已经是不稀奇的事,就连几个新进文官也上书言废禁武令,这也让高俅和严均大吃一惊′然此议最后被压了下去,但能够看得出来,因为战果辉煌,朝中臣子已经对此有所心动。大宋被压制了那么多年的武风,正有渐渐复苏的迹象。

    “接下来就要面对西夏的反扑了,幸好,谿赊罗撒没有跑掉,居然被姚平仲那小子活捉了回来!”对于这个意外的战果,高俅至今仍然觉得不可思议,平羌之后,西北之地的战争只不过刚刚开始,而抓到谿赊罗撒不仅意味着羌人失去了一个实际领袖,也让羌人无法借由此人重新团结起来。对于大宋来说,这个功劳和得一州一地其实没有任何分别,光是为姚平仲转了五官其实并不足以犒赏其功。

    除此之外,蔡京一心想要招纳仁多保忠也让他分外头痛∑乎是看中了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一点,蔡京最近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出了此事,认为此举能够震慑西夏,可问题是,根据枢密院河西房细作从西夏得来的消息,仁多保忠已经深为夏主李乾顺所忌,招降这么一个光杆司令又有何用,不过徒招夏人怨恨而已。

    不过,蔡京有一句话却没有说错,夏人需要的是一个在西北动兵的借口,即便王厚不去招纳仁多保忠,一场大战也在所难免。因为先前王厚平羌的缘故,夏人已经相当地忌惮,否则也不会配合谿赊罗撒的攻势而出兵临宗寨〉起来王厚也确实把赵佶的心理摸透了,班师回熙州的时候居然沿兰州大河在夏国东南境上陈列大军巡边,大大地耀武扬威了一把。

    羌人大首领多罗巴的逃脱其实也是一个隐患,他当初能够拥立谿赊罗撒,之后也可以拥立其他人为主。而且,在知道羌人无法力敌宋军的情况下,他将夏人引狼入室也是很可能的事。在西北那块地方,汉藩之间想要和平共处根本就不可能。等等,似乎西北军中也有不少将领麾下任用羌人为亲兵,万一被人里应外合想到这一点,高俅顿时出了一身冷汗。青唐虽下,但出于粮饷和驻军考虑,十余万大军绝不可能一直在湟鄯驻扎下去,大城驻万人,小城驻千余人已经是很了不得了,再加上路途补给遥远,很容易为羌人及夏人所趁。想到这里,他几乎是立刻翻出了王厚的来信,仔细地查看着那些驻守青唐的将领名册。终于,他的目光集中在了高永年这个名字上。

    两次西征,高永年都是单率一路军马策应王厚童贯,战必当先勇不可挡,乃是西征的一员大将。最最重要的是,他所率的军马中,羌兵的比例是诸将中最大的。王厚还曾经说此人对羌人推心置腹,往往能使得群藩归心,而现在看来,在西北连年用兵的当口,这未必是一件好事。

    若胜,则其属下羌兵必不会妄动;若败,谁敢担保高永年麾下的藩兵能够为了一个汉人主将而不要性命?这是人的本性,不可不防!再说,他确实记得史书上记载宋军在西征大捷后因麾下羌兵反水而折损大将,只是不记得是谁了。

    他不假思索地拿过一张信笺,略一沉吟便奋笔疾书了起来。不管如何,先行告诫王厚令其防范是最可行的,至于高永年听或不听,这却不在他的掌握之内,还得另作计较。

    手机小说网随时随地享受阅读的乐趣!
第四章 会羌酋夏主定策
    对于西夏来说,贞观四年(崇宁三年)的春天并不是什么好日子。

    打从去岁宋军在青唐用兵开始,西夏君臣便得出了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结论。但是,宋军动辄便是十万大军,竟是一时难以钻空子,看着诸羌被分裂蚕食,他们着实难以吞下这口气。自夏主李乾顺以下,不少人都是夜夜辗转难眠,忧心忡忡自不在话下。

    这一日,李乾顺下朝之后便在后庭射箭解闷,但是,平日几乎十拿九稳的箭法却突然大失准头,气得他将几个养护箭靶的人狠狠痛骂了一番,丢下宝弓便一个人回到宫中闷坐′然梁氏已除,但是,国中仍有不少贵族势力,他这个皇位仍然坐得不稳,不但如此,明知宋军对付了羌人便不会放过自己,他却仍得派使节如宋贺正旦,偏偏就连一点消息都打探不到。

    “兀卒!”

    李乾顺闻声抬头,见一个英气勃勃的青年疾步走入向自己施礼,紧皱的眉头顿时舒展了开来。来人是他的庶出弟弟李察哥,虽然刚刚二十岁,却是英武非常胆略出众,去年他才刚刚将其晋封为晋王,给了他一些军权,这也是他即位以来册封的第一个兄弟,目的就是为了稳固统治,从贵族手中夺取兵权。

    “你回来了!”他点头示意,待其坐定后便出言问道,“你去练的那些弓弩手怎么样了?”

    就在去岁时,察哥向上进言,以遇陌刀法则骑兵难施。遇神臂弓则步兵溃败为由,要求仿照中原宋朝召集藩汉丁壮习练弓弩,平日从事农耕。战时则充弓弩手。李乾顺看到这个建议后便当即大加赞赏,立刻晋封其为晋王。并令其监督训练弓弩手之事。

    “已经招纳了数千人,只要勤加训练,将来必定能够建立奇功。”

    提到自己训练的弓弩手,察哥顿时兴奋不已,“大宋攻我们时往往以弓弩建功。往日我们只能以力拒之,但这么多年来,神臂弓等诸多弓弩已经缴获了不少,在民间招纳巧匠也能够仿制得**不离十。长此以往,今后便不会被宋军的弓弩压着打了!”

    “希望如此。”李乾顺露出了一丝苦笑,脸上殊无喜色,“人说唇亡齿寒,宋军如今下了青唐,更是咄咄逼人地在我国附近耀武扬威,恐怕。这一次是不得不用兵了!”

    “我也听说宋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下了青唐。”察哥见乃兄兴致不高,不禁想起自己当初在宋军重围中脱身地情景,忍不住打了个寒噤。”我国和羌人彼此相依。如今青唐既然为大宋所取,则他们下一个锋锐所指则必是我国。兀卒,不若我们率先出荤何?”

    “率先出击?”李乾顺不可置信地抬起了头,脸上尽是惊愕。”难道永安年间的失利你忘记了吗?如今大宋的岁赐年年不绝,倘若一旦动了兵戈,于我大夏并没有好处!”

    “兀卒难道忘了汉人地一句话吗?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察哥毫不畏惧地直视着兄长的炯炯目光,毅然决然地道,“我军先出则能占据先机,倘若等到宋军开始进兵,那时再作防御就来不及了!大宋明明已经平定了青唐,为什么还要把十余万大军屯扎在熙州,分明是他们早有预谋!兀卒,先发者制人,后发者制于人,汉人早有这样地老话,你还犹豫什么?”

    李乾顺本就是刚毅果决之人,在察哥劝说之下顿觉心中涌起了一股豪气。”你说得对,倘若等到宋人前来攻我,那就来不及了!不过,我国如今尚且纳贡称臣,贸然进兵未免落人口实,就算他日让辽国居中转圜也多有不易。唔,你对此可有什么想法?”

    “兀卒马上便要迎娶辽国公主,辽国既然肯允婚,便摆明了不会坐视我们两国交兵。再说了,辽主还不是曾经称赞过兀卒天纵英武?还不是利用过我们党项人征伐叛兵?”察哥不以为然地一笑,转而又想到了自己半路上遇到的那拨人,这才想起了今次的真正来意。”至于兀卒不想落人口实,这却容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