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太尉新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高太尉新传- 第2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么能让赵似取得!伯章,我府里善于蹴鞠的人不多,你一定要帮我这个忙!”

    “娘娘太皇太后也会亲自来观看这蹴鞠之戏?”

    “这本就是给娘娘取乐的,自然少不得恭请娘娘亲至。”赵佶见高俅只是在其他事情上纠缠,不由加紧催问道,“伯章你别顾左右而言他,究竟能不能找到蹴鞠好手?”

    “十郎,你莫非没听说过一句话么?”高俅有意卖关子,良久才傲然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此时此刻,他不得不为那些队友们扼腕惋惜,若是没有犯下那等无法饶恕的大罪,他们应该就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了。毕竟,堂堂王府要养几个会蹴鞠的闲汉根本不成问题。
第三十四章 御前蹴鞠
    由于五天后就是比赛,因此高俅不得不求助于邓五他们的家人,这些市井妇人果然了得,不到一下午便找到了数十人。高俅亲自考较之后,这才筛选出了十人,加上王府中原本几个善于蹴鞠的家人,正好够了十六之数。

    为了增加己方胜算,他又竭力撺掇着赵佶向皇帝提出,废单球门制而采用双球门制进行比赛,中间还加了几条现代足球的规则。果然,赵煦没有驳这个弟弟的面子,大笔一挥就此照准。于是乎,一直以来的风流眼球门就在大宋的蹴鞠比赛中消失了。只苦了事先丝毫没有基础的两府家人,几乎被操练得累趴下。

    七月二十六,为了取乐于身体不豫的太皇太后高氏,哲宗赵煦,大会群臣于大内禁中,并奉请太皇太后、向太后及朱太妃于宣德楼,观赏赵佶和赵似两府的蹴鞠比赛。

    高俅身穿红色袍服紧随赵佶身后一同面君,见对面走来一个趾高气昂的小孩时,心知对方就是普宁郡王赵似,不禁悄悄打量了几眼。

    年满十岁的赵似远比兄长赵佶威武,仅仅身高就比赵佶高半个头,更不用说那明显是练过的肌肉了←耀武扬威地往赵佶身后一瞥,见高俅在那里偷看,顿时厉喝一声道:“呔,尔是何人,竟敢目视孤王,如此无礼!”

    这一声吼不要紧,上面的高氏顿时皱起了眉头,不露痕迹地瞟了一旁的朱太妃一眼,似乎漫不经心地对向太后道:“十二郎这孩子就是脾气暴躁,虽说官家是他的哥哥,但御前失仪这道理总该懂吧?”向太后哪敢违逆,连忙赔笑称是,朱太妃脸上便有些讪讪的。

    赵佶根本不搭理赵似的挑衅,一扯高俅的袍角,直截了当地上了高台,恭谨有礼地向众人道了安,这才笑吟吟地道:“诸位娘娘,圣上,今日的蹴鞠比赛虽然有彩头,臣却还想和十二弟赌一个东道,不知十二弟是敢还是不敢?”

    赵煦向来喜爱赵佶的乖巧有礼,此时完全没看到母亲朱太妃难看的脸色,反而饶有兴致地问道:“既然十弟你有此雅兴,朕就准了你,不过朕倒想听听,你这所谓的东道是什么?”

    “回禀圣上,臣要的东西在十二弟看来只是无用之物,听说十二弟得了之后只是把东西锁在库房里,臣不过觉得暴殄天物,所以才想为它挪动一个地方!”赵佶望着气鼓鼓的赵似,胜券在握地躬身禀奏道。

    “哦,究竟是什么东西让你如此记挂?”高氏听得愈发奇怪了,忍不住开口问道,“若只是寻常物件,让官家再赏你也就是了。”

    赵佶故意卖关子似的斜退了一步,正好让出了高俅。“伯章先生,你为娘娘和圣上解说一下!”

    高俅万万没有想到赵佶会突然来这么一招,心中着实一惊。只刚才一会儿,他就感到脸上多了数道火辣辣的目光,情知苏轼等人是把自己认出来了。此时此刻,他压根没有退缩的余地,只能硬着头皮上前一步答话道:“回禀太皇太后,圣上,遂宁郡王看中的是普宁郡王府中珍藏的王羲之真迹《快雪时晴帖》,郡王爱字,所以才会提出以此物为东道。”

    “原来如此。”赵煦恍然大悟似的点了点头,又好气又好笑地瞪了一眼赵佶,这才应承道,“既如此,朕那双龙玉璧也不拿出来扫兴了,就拿十二弟的《快雪时晴帖》当彩头。不过,若是十弟你输了,朕就罚你一个月不许动笔写字,如何?”

    赵似正要开口还击就被兄长接去了话茬,听到此处,他的心中顿时大为不忿,一个箭步抢上前道:“圣上怎能如此不公,谁都知道快雪时晴帖乃是稀世珍宝,十哥若是输了,这罚也罚得太轻了!”

    赵煦闻言一愣,只听得右手边的太皇太后高氏笑道:“不过小小赌戏而已,十二郎你又不喜欢舞文弄墨的,别那么小气!若是你赢了,我另赏你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剑,如何?”

    “多谢娘娘!孙儿此次必胜!”赵似平日最喜舞刀弄枪,因此对所谓书画真迹并不看重,和赵佶打擂台也不过为出一口气而已。此时听得自己获胜可得宝剑,他心中那点不快早就丢到了爪哇国,但求胜的欲念却熊熊燃烧了起来。

    哲宗赵煦斜睨了高氏一眼,对赵似的不领颜色很有些不喜,但很快不动声色地转过了话题。“十弟,你既然矢志取胜,又要求朕改了规则,想必今日这场球大有把握。唔,你身后答话的这人便是球头吧,可有必胜之策?”

    “回禀皇兄,伯章先生向来在府中教臣弟写字,今日只是暂充球头而已人不知十二弟已经为了今日苦练多时,臣弟这些人只是为娘娘和皇兄凑数而已。”赵佶依足了高俅事先的吩咐,一本正经像个小大人似的,“时辰不早了,是不是该让他们下场?”

    “罢了,那就开始吧!”赵煦哑然失笑,大手一挥,两边红蓝分明的两队人便齐刷刷地向帝后行礼,随后这批人一起退了下去。

    高俅瞥了一眼场边的锣鼓,低声对自己的队友吩咐道:“记住,那些阵型千万别忘记了←们那些人一时半会没法熟悉规则,情况对我们很有利!”

    “喏!”众人一声大喝之后,立刻在半场之内站定,只等着锣鼓敲响,对方开始第一次进攻。然而,一看到那个打头的,包括高俅在内,这群人全都愣了。那个咬牙切齿站在鞠球之后的,不是赵似本人又是谁?

    “十二郎,他怎么跑到球场上去了?”太皇太后高氏也在锣鼓敲响的一刹那看出了不对劲,啪的一声搁下了手中茶盏,“这又不是宗室之间的游戏,人家都是蹴鞠老手,他一下去谁还不得让着他,胡闹!”

    一旁的赵煦和朱太妃都阴了脸,纵使事前知道赵似有势在必得的决心,他们也没料到这位堂堂郡王竟会亲自下场,可此时群臣环伺,再要制止已经晚了。赵佶更是勃然大怒,若非场中正在比赛,他几乎就要冲下去痛骂赵似卑鄙了。

    在只知道靠蛮力横冲直撞的赵似面前,高俅感到万分头痛。要是换作普通人,他自然可以用技巧去夺球,可是,对方乃是堂堂郡王金枝玉叶,一个不小心把人弄伤了怎么办?不仅是他,其他人也缩手缩脚,只要看见球到了赵似脚上就再也不敢上前拦截,竟是眼睁睁地让着这位郡王一次次抬脚射门。

    “真窝囊!”高俅心里憋着一肚子火,尽管此时对方一球未得,但这样被动挨打是他无论如何也没法接受的。瞅准球不在赵似脚下的一个空档,他凶狠地向带球者出脚一钩,一下子把球弹上了空中。见对方那个家伙一脸茫然,他一骨碌爬了起来,用肩膀把球接了下来,而后牢牢地把球粘在了身上,速度惊人地带球飞奔。

    “快,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拦住他就好!”赵似扯大了嗓子嚷嚷道,“给我使劲绊”

    高俅好容易才躲过了好几个人的黑脚,快要接近球门时,他突然感到有人在自己背后用力推了一把,身子立刻失去了平衡,重重向地上倾倒了下去,而那颗球也高高弹了起来,旁边正是赵似那张得意洋洋的笑脸。

    火头上的高俅完全忘记了对方的身份,趁着自己人还在空中,赵似也尚未碰到球,他看准球的落势抬起右脚巧妙一勾,一个经典的倒挂金钩动作,球应声入网。与此同时,明明离着他的脚几尺远的赵似突然捂着肚子在地上乱滚,口中大呼小叫了起来。
第三十五章 太后归政
    “皇兄,十二弟没事吧?”赵佶望着里间哼哼不已的赵似,心里不知道骂了多少遍,“御医如何诊断?”

    刚才那一幕虽然极快,但除了几个大臣之外,赵煦自己也看得清清楚楚←略回头瞟了一眼面沉如水的太皇太后高氏,无所谓地摆摆手道:“他只不过一时用力过度,两脚抽筋,不碍事!”

    赵煦一向不太喜欢这个自作主张而又爱惹麻烦的亲弟弟,平日不过是因为母亲朱太妃的缘故而多多看顾。此时此刻当着两宫太后和群臣的面,他只能刻意回避朱太妃的目光,深深看了底下的高俅一眼。

    “刚才的事情和你无关,不过,看到普宁郡王撞上来,你好歹也得注意一些,否则若一个不小心伤了郡王,事情就不好收场了。”

    高俅先是松了一口气,但当他听到最后一句话,心里仍然是一肚子火。这个赵似看上去年纪小,想不到竟是人小鬼大,居然会用这种下三滥的法子骗取他人同情。话虽如此,彼此身份悬殊,他还只能忍气吞声地俯首称是,一抬头却正好对上了苏轼责怪的目光。

    虽然有赵似的闹剧在前,但帝后和一干大臣都在,一场比赛要草草收场却不可能了。因此,赵似此举无疑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半点好处没捞着不算,反而在帝后的心里结下了一个大疙瘩,又把高俅的火气全都逼出来了。

    再次上场之后,他给其他队友下了死命令,金锣一鸣响就开始穷追猛打,组织起了一次又一次地流畅进攻。面对一向讲究技巧而忽略对抗的对手,他们自然是大获全胜,仅仅高俅一人就连中三元,大玩了一把帽子戏法。最后一次把球踢进对方球门时,他甚至忘情地扯下了裹头的头巾,将其高高抛到了空中,一时兴起地高叫了两声万岁,其他人顿时群起仿效,一时间,包括宣德楼上的群臣也纷纷伏跪于地,高呼万岁不迭。

    尽管耳边是山呼海啸一般的颂圣声,但看了这种一边倒的比赛,再加上适才因为赵似而受责,颜面大失的朱太妃怎么也笑不出来,若非因太皇太后高氏在场而无法退席,她恐怕早就偷偷溜了。望着御座上开怀大笑的哲宗赵煦,再看看身边颔首赞许的高氏和向太后,她竟有一种不甘心的冲动,什么时候,究竟要什么时候她才能真正作一回自己,不必再谨小慎微地躲在一侧唯唯诺诺!

    大汗淋漓的高俅从赵煦手中接过一杯御酒,又发现可恶的赵似完全不见身影,心情顿时大为舒畅。一饮而尽之后,他的两句对答也极为得体,待到赵煦问他的名姓时,他便不假思索地答了高俅两字。就在此时,一直在旁边含笑不语的高氏突然发出了一声轻咦,脸色微微一变。

    “你就是高俅高伯章?”高氏情不自禁地露出了一丝笑容,摇头叹道,“老身还以为苏卿家当初夸大其词,想不到你这个堂堂苏门弟子竟真的会踢一脚好球。”她这句话一出口,群臣中顿时响起了一阵难以抑制的议论,而赵煦原本极为开朗的神情也变得阴沉了。高氏却不理会身边人的举动,直截了当地问道:“你身上可有功名?”

    高俅暗暗叫糟,他哪知道这位老太太的记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