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太尉新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高太尉新传- 第34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之后。一个乡民便偷偷去了余杭县衙。

    自从高俅那里有了回文之后,赵鼎便愈发忙碌了起来,原本无意见一个没什么大事的农户,但是,当听说对方的来历之后,他立刻便改了主意。在如今没有更多线索的时候,有人送上门来自然是最好不过地结局。

    他没有在公堂上摆出架子接见,而是直接命人将其带到了一间宽敞僻静地屋子,然后便遣退了所有无关人等。这才朝来人点了点头。

    “就是你要见本官?”

    那乡民也是第一次独自见官,脸上自然是慌慌张张的,原本还站着的他在听到这句问话之后,竟然情不自禁地跪了下来,磕了一个头才结结巴巴地道:“犬大人,小人小人张二狗,今今天求见是是因为”太过紧张地他一下子卡了壳,不由激动得满脸通红。

    “好了好了,这不是公堂,你用不着那么紧张!”赵鼎露出了一丝笑容,适意地摆了摆手,“你起来说话吧,要是渴了,旁边有茶,不妨润润嗓子!”

    张二狗打出娘胎就从来没见人对他这么客气,当下便觉得受宠若惊。小心翼翼地爬起来之后,他哪敢去动旁边的茶盏,只是使劲吞了一口唾沫便肃着手站了。

    赵鼎鼓励似的点点头:“不用着急,慢慢说,本官决不会怪罪你!”

    有了这句话,张二狗顿时多了几分底气,当下便详详细细地把自己信奉明尊教的经历讲述了一遍,末了才很有些畏缩地问道:“赵大人,小人回去之后仔细琢磨了您的话,不敢再信这邪教了。只是这明尊教实在是势力大,当初小人的村里头也有毁谤明尊的,听说那人第二天便暴毙而死,灵验得很,所以村子里几乎没人不信。小人这一次出首,就怕回去之后遭了报应,这一条命不算什么,可小人家里还有妻儿老小,实在是毗”

    了解大概情况之后,赵鼎只觉得后背心都凉透了←万万没有想到,明尊教居然已经在乡间发展到了这样的程度,整个村子竟全都是信徒,要是其他村庄都是这样,也就是说,一旦有变,便可以造出巨大的声势。尽管心中惊骇,但是,当着张二狗的面,他却掩饰得滴水不漏,脸上地笑容依旧温和可亲:“你放心,你今天说的事,本官替你保密!你是个本分人,这一次孔庙修好之后,你要是愿意,本官还可以让你寻一点其他差事做。”

    送走了感恩戴德的张二狗,赵鼎原本想再写信给高俅,但左思右想却有些不放心。这些民务上的事情向来有轻重缓急之分,要是高俅认为不重要而耽误了,那可就非同小可。想到这里,他连忙命人准备了马车,竟是亲自往杭州城内赶去。

    得知赵鼎来见,高俅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直到赵鼎把事情始末来由一一说了,他这才明白了过来。”元镇,看来我果然没有看错人,要是别人,上书一次也就够了,想不到你还亲自跑这一趟。民政无小事,这点道理我还不至于不明白,你放心,一接到你上次的上书,我就移文各县以及两浙路和江南东路各州县,令他们严密注意明尊教的动静。”

    “相公远见,下官不能及也。”赵鼎此时方才领悟到高俅早有准备,心中立刻松了一口气。不过,他想想还是补充了一番,“不过,百姓信明尊只是为了生计,和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不同,所以不可一概而论。今后若是真的查实明尊教为邪教,还是应该将普通百姓和真正的教众有所甄别,也可以避免存在冤情。”

    “唔,元镇说地很有道理。”高俅赞赏地看了赵鼎一眼,心中暗自点头。二十岁出头便能稳重至此,足可证明赵鼎是可用之才。这样看来,若是此次明尊教一事真能处理得好,自己也该上书朝廷举荐°起来,自从宗泽之后,自己似乎没有正儿八经地举荐一个人,横竖大宋朝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自己也不算违规。

    正踌躇间,他突然想到了另一件事,犹豫片刻,最后还是决定对赵鼎交待两句:“元镇,既然明尊教的事是从你的地头上起的,那么有件事我便得嘱咐你。明尊教在东南一带传播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所以我早已让小七去查证此事。据他所言,明尊教似乎并不只是意图不轨,很可能还有其他企图,其中甚至有外力干涉※以,你倘若遇到这类事需要处理,不妨放长线钓大鱼,莫要为了立功而打草惊蛇,你明白么?”

    赵鼎已是听得愣了,他原本以为自己是第一个注意到明尊教端倪的人,却想不到高俅早已派人在查,而且注意到了更深层次的东西。等到他领会了这番话,方才醒悟到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刚刚高俅说查证此事的是燕青,那自己原本把他当作衙内岂不是大大地走眼?想到这里,他不由露出了几分尴尬,更是不知该说什么是好。

    高俅却不知道赵鼎和燕青之间还有一段隐情,只以为他是在懊恼:

    “元镇,少年得志原本是好事,你在大事小事上也从未疏忽过,这一次的事我也不过白嘱咐几句罢了。民变是大事,但倘若涉及敌国更是大事,两边都马虎不得。好了,你是余杭县尉,一县的事都靠你打理,用了饭便赶紧回去吧,别让百姓找不到你这个父母官!”

    听高俅这么说,赵鼎自然连连点头,只是却不肯留下用饭,直到高俅沉下了脸他才答应了下来,心中自然还是有些窃喜的。寻常宴请暂不必说,但这等随意留客之举,往往只是在极为亲密的亲友之间盛行。

    手机小说网随时随地享受阅读的乐趣!
第四十章 连暗示好事
    自唐宋以来,士大夫便日益崇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宗旨,每日饮食力求翻新,五花八门的花样足以让前人砸舌。一顿家常便饭,冷热数十道只是寻常事,若是遇着宴请,那更是要让四五个厨子忙上整整一天,而其间浪费的钱粮往往可供普通人家过上一年半载。

    身在世间,高俅自然不能免俗,在他看来,既然一分一厘都是自己赚的,那么,民以食为天,在吃上头多下点功夫也是人之常情。不过,他一向的习惯是吃不完的菜肴点心全部赏了家里的下人,而且是内外均得,没有什么厚此薄彼,由是自然是皆大欢喜。

    酒醋白腰子、炒鹌子、烙润鸠子、湖鱼羹、田鸡串连高俅自己看到这一桌子菜肴,都感到没有下筷的地方,更不用说尚未在这上头用心的赵鼎了。

    这其中也有一个缘故,自从高俅当日对妻子露出口风,为高蘅选夫婿这个话题不知为何便在府里渐渐传开了,久而久之见炙对赵鼎分外不同,那些下人便都把赵鼎当作了未来的佳婿。毕竟,高蘅是一直被高俅夫妇当作千金一般养在家里的,虽然是侄小姐,但将来出嫁必然是高俅亲自操办,因此厨房里的几个厨子厨娘一听说是留赵鼎用饭,立刻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巴结。

    “这些家伙,听着风便是雨,巴结得也太过了!”

    高俅情不自禁地笑骂了一句,便示意赵鼎坐下,这才对旁边的高升吩咐道:“你去厨房,每人赏五贯钱!不过,今后没有特别吩咐的全部按照常例,要是换了别人,还以为我是炫耀豪富!元镇以后都是常来的,让他们别把人给我吓跑了!”

    赵鼎起初也被那一桌二十几个盘子吓了一跳,及至听出高俅话中有话←不由心中剧震←原本就是聪盟,所以才会在当初高俅随口一问之后立刻写信给母亲问讯,如今听高俅似乎有旧事重提的意思,一颗心自然而然地提了起来。

    高俅摆手示意高升斟酒,又对赵鼎笑道:“原本只是留你用一顿便饭的,谁知他们竟用了这许多功夫。你回去后还要处理公事,酒便以三杯为限,如何?”

    “多谢相公体谅!”赵鼎见高俅亲自递过杯子。连忙欠身双手接了,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我自幼丧父,全靠家母一力抚养,所以一向俭省惯了,刚才一看这架势着实一惊,让相公见笑了。”

    “元镇这么说便过了,难不成人人都是生来富贵不成?”高俅举起酒杯一饮而尽,然后便露出了一丝追思之色,“你乃是朝堂新贵,家底又不算厚实。若是像那些不知轻重的人一样和人攀比吃喝。那即便学问再好也是不足取的!别人都是等到他日腾达之后方才把父母接到身边,你却一中进士便将母亲接到了京城,为人如此纯孝。岂可是那些生于膏腴之家的纨绔能够比拟地?”

    高俅的这句赞语正中赵鼎的心坎,他自幼丧父,全凭母亲抚养,因此事母至孝,即便知道东京地高宅鬼,却依旧借了一笔钱先在京城安置了母亲。正因为如此,他的俸禄如今一多半都得用了还债,就连置办家人也是捉襟见肘,如今统共身边也就两个家人而已。

    但是,这些苦经他自己知道。却不可对外人道。当下他只是谦逊了一句:“相公谬赞了,身为人子这是应当的。”

    “好了好了,你再客气来客气去,这满桌的菜都要凉了。”高俅伸手止住了赵鼎接下来的话,摇头一笑道,“你要是也学那些矫情的只动两三筷子,可就辜负了那些厨子花费地大把气力了!”

    当下两人便开始用饭,直到高俅见赵鼎似乎差不多了,这才命人撤去盘子。一一漱口之后方才上了茶。此时,他才斟酌着字句问道:

    “元镇,此次我南下的时候从数百个进士当中挑选了你们,便是存了一个示范的例子,因此,你们这些天以来的所有政绩,我都一一具折详细禀明了圣上。区区县尉不过是一个起步,今后的仕途之路还很长,你须得有一个准备。”

    赵鼎哪里不知高俅正在面授机宜,立刻坐直了身子。同为一科进士出身,名次相近的人也许却会在之后的宦途上大相径庭,一个可能扶摇直入政事堂,另一个却可能永远在地方上蹉跎岁月,这都是常有的事。

    而高俅如今交待的便是此中关键,他自然是格外上心。

    “历来考中进士的,先在中枢放一放,然后便到地方做官,这就比那些一开始便放到各地作县尉地高上一等,但是,这并不是一成不变地。”见赵鼎听到县尉两个字似乎有些不自在,高俅不禁露出了一丝微笑,“你不要忘了,蔡元长的宦途,便是自钱塘尉起步的!”

    赵鼎旋即感到豁然开朗,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不过是庸人地想法,蔡京能够有如今的地步虽然也沾了机遇的光,但总脱不过手段和才能←虽然对蔡京的一些行径很看不惯,但是,他却不得不承认,古往今来能够如蔡京这般抓牢君王心意的人实在不多。

    “不过,君子重德小人重才,此话虽有偏颇,但历来君王用人以德为重,而以才次之,虽然因此而养成了一批空有德行而无治事之能的庸才,但是,仍然被人认为是用人的正道,这一点元镇却不可忘!”高俅渐渐语气加重,带上了几分告诫的意头,“七县之中,我也早有了一个比较,余杭在你的治下确实显露出了几分新气象,所以,你必定是要再往上拔的。然而,你太年轻,难免不会招人闲话,所以,该做地功夫你一定要做足,千万别给人留下可以攻击的把柄。就如上次的信徒聚众闹事,若是你当日只以安抚为主,便会被人斥之以惠民损上,幸好你掌握了分寸!换句话说,只要有人保举,地方上的政绩反而是最最可靠的!”

    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